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祷赛(禱賽)
祈神报赛。 汉 王充 论衡·辨祟:“ 项羽 攻 襄安 , 襄安 无噍类,未必不祷赛也。”
《漢語大詞典》:分祷(分禱)
(1).分斋。周礼·春官·小祝:“及葬,设道齎之奠,分祷五祀。” 郑玄 注:“分其牲体,以祭五祀。”
(2).分别祭祀。《后汉书·明帝纪》:“理寃狱,録轻繫。二千石分祷五岳四瀆。”新唐书·王璵传:“ 璵 遣女巫乘传分祷天下名山大川。”参见“ 分齐 ”。
分類:分别祭祀
《漢語大詞典》:分齐(分齊)
古时祭祀,将斋祭之物分献于各祖宗,谓之分斋。齐,“ 斋 ”的古字。《诗·小雅·楚茨》“或肆或将” 毛 传“将,齐也” 孔颖达 疏引 三国 魏 王肃 曰:“或分齐其肉所当用者。”
分际,分寸。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 琅邪王 ﹞见典御进新冰,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訽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
《漢語大詞典》:禳祷(禳禱)
祭神以消灾祈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蛙神:“人则大恐,斩牲禳祷之,神喜则已。”
分類:消灾祈福
《漢語大詞典》:雩祷(雩禱)
犹雩祭。梁书·许懋传:“并有雩祷,亦非常祭。”
《韵府拾遗 物韵》:祷佛(祷佛)
西湖志馀真观者父母祷佛而生居灵隐石室戒行精高祈俦辄应
《漢語大詞典》:祷福(禱福)
祷祝求福。新唐书·李德裕传:“帝方惑佛 老 ,祷福祈年。”
分類:祷祝求福
《漢語大詞典》:密祷(密禱)
暗中祈祷。新唐书·张守珪传:“ 守珪 密祷于神,一昔水暴至,大木数千章塞流下,因取之,脩復堰防,耕者如旧,州人神之,刻石纪事。”
分類:暗中祈祷
《漢語大詞典》:桑林祷(桑林禱)
谓祈雨。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阳盱 请而洪灾息, 桑林 祷而甘泽滋。” 明 谢谠《四喜记·久旱祈神》:“臣民徒有 桑林 祷,万物焦枯四野空。”参见“ 桑林 ”。
分類:祈雨
《漢語大詞典》:桑林
(1).桑树林。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一:“蝉鸣空桑林,八月 萧关 道。” 宋 梅尧臣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元 赵孟俯 《右耕》诗之十二:“寒风吹桑林,日夕声颼颼。”
(2).古乐曲名。相传为 殷 天子之乐。左传·襄公十年:“ 宋公 享 晋侯 於 楚丘 ,请以《桑林》。” 杜预 注:“《桑林》, 殷 天子之乐名。”庄子·养生主:“ 庖丁 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3).传说中的神名。《淮南子·说林训》:“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诱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从 桑林 之祟,而 晋侯 之疾间。”
(4).古地名。相传为 殷汤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当 齐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梦 也。”《淮南子·主术训》:“ 汤 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之际,而四海之云凑,千里之雨至。”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 桑林 请六事,河水问九畴。”
《漢語大詞典》:吁祷(籲禱)
呼天祈神。明史·孝义传一·沈德四:“人子事亲,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有疾则医药吁祷,迫切之情,人子所得为也。”
分類:呼天
《骈字类编》:岁祷(岁祷)
史记封禅书唯雍四畤上帝为尊其光景动人民唯宝故雍四畤春以为岁祷
《漢語大詞典》:祷谢(禱謝)
谓祷请鬼神等免去灾难。 汉 王充 论衡·感虚:“然则天地之有水旱,犹人之有疾病也。疾病不可以自责除,水旱不可以祷谢去。”说郛卷十一引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老父惊惶,速以裀褥藉之,焚香祷谢。”
《漢語大詞典》:赛祷(賽禱)
谓祭祀酬神。 宋 叶适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墓柏成峯,有闢其道;岭人之思,赛祷以报。”参见“ 塞祷 ”。
分類:祭祀酬神
《漢語大詞典》:塞祷(塞禱)
古时酬报神灵的祭礼。管子·小问:“ 桓公 践位,令衅社塞祷。”史记·封禅书:“春以脯酒为岁祠,因泮冻,秋涸冻,冬塞祷祠。” 司马贞 索隐:“塞,与‘赛’同。赛,今报神福也。”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会 昭帝 崩, 胥 曰:‘ 女须 良巫也!’杀牛塞祷。”
《國語辭典》:祷词(禱詞)  拼音:dǎo cí
向神祷告时所默诵的话。如:「她在吃饭前都会先念一段祷词。」也作「祷告词」。
分類:求神祷告
《漢語大詞典》:祷禬(禱禬)
泛指祈祷神鬼降福除灾。 宋 沈□ 鬼董卷四:“有富民妾,孕不成子。每产皆多怪禽异物,状不肖人类。间一似人,则角其首,翼其腋,或身无肤。其家大怪之,祷禬不輟,然不识其由。”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上下积忿厌苦,殴攘祷禬,百术备至,终无所益。”
《国语辞典》:泣祷(泣祷)  拼音:qì dǎo
发自衷心的诚恳祈祷。《宋史。卷四○四。柳约传》:「母病甚,泣祷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