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饵石(餌石)
服食玉、石类的药物如丹砂、石膏、石钟乳等。传说久服可以延年成仙。晋书·隐逸传·张忠:“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 宋 苏洵 《审势》:“譬之一人之身,将欲乳药饵石以养其生,必先审观其性之为阴,其性之为阳,而投之以药石。”
《漢語大詞典》:白虎汤(白虎湯)
用石膏煎服的汤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君所患者,阳明经疟也。 吕 医误为太阳经,以升麻、羌活二味升提之,将君妄血逆流而上,惟白虎汤可治。然亦危矣!”
分類:石膏汤剂
《国语辞典》:粗画(粗画)  拼音:cū huà
一种装饰技法。利用锐利的器具在土板或石板、石膏板、赤土陶器上刻划线条、花纹、文字的技法。古时地中海地方的文化多藉粗画得以保存。
《國語辭典》:岩溶  拼音:yán róng
可溶性岩石,尤其是碳酸盐类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溶蚀形成的地貌。大陆地区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此地貌,也称为「喀斯特」。
《漢語大詞典》:玄精石
矿石名。似石膏之类,可入药。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玄精石:“玄精是碱卤津液流渗入土,年久结成石片,片状如龟背之形。 蒲 解 出者,其色青白通彻, 蜀 中赤盐之液所结者,色稍红光。”
《国语辞典》:石膏模型  拼音:shí gāo mó xíng
将石膏或人造石的混合液倒入模子中,硬固后而形成的各种模型。
《国语辞典》:做胚  拼音:zuò pēi
制作陶瓷器物前,将流动性的土浆注入乾的石膏模内,石膏即吸收水分,约半小时后将土浆倒出,即已硬化成形,此一过程称为「做胚」。
《漢語大詞典》:紫雪丹
中成药名。原名“紫雪”。由寒水石、石膏、磁石、升麻、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甘草、硝石、朴硝、朱砂、麝香等制成。功能镇惊安神,清心开窍,适用于热病烦躁等症。见 唐 孙思邈 《千金翼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朴消
《国语辞典》:硫酸钙(硫酸钙)  拼音:liú suān gài
一种化合物。为白色透明晶体,在自然界中以硬石膏及石膏的形态出现。可用于油漆、水泥、陶瓷、塑像、纸、农业、化学药品等的制造。
《国语辞典》:烧石膏(烧石膏)  拼音:shāo shí gāo
化学式CaSO4‧0.5H2O。将石膏加热至摄氏一百二十五度左右约一小时,去除部分结晶水后,成为半水合硫酸钙的白色粉末。加水后仍能凝固,可用来粉刷墙壁、制造模型、石膏像等。也称为「熟石膏」。
《国语辞典》:石膏像  拼音:shí gāo xiàng
用石膏所作成的各种人像。常用于素描习作,为一种艺术品。
《漢語大詞典》:豆腐脑儿
食品,豆浆煮开后,加入石膏而凝结成的半固体。
《國語辭典》:豆腐脑(豆腐腦)  拼音:dòu fu nǎo
1.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盐卤或石膏,凝结成比豆腐还嫩的食品。俗称为「豆花」。
2.骂人没有思想。如:「别看他长得一副聪明相,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豆腐脑,没有一点思想。」
《漢語大詞典》:肌石
理石的别称。石膏之顺理而微硬有肌者。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三·理石
分類:石膏顺理
《漢語大詞典》:白炉子(白爐子)
北京 一带称用石膏、石棉和耐火黏土做成的小炉子。 鲁迅 《彷徨·伤逝》:“在家里是和她相对或帮她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