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点(一點)
(1).汉字的一种笔画。常指书画中的点画。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点,如高峰坠石。”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陆绥:“体韵遒举,风彩飘然。一点一拂,动笔皆奇。”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李灵省:“若画山水、竹树,皆一点一抹,便得其象,物势皆出自然。”
(2).表示甚少或不定的数量。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诗:“如获琼歌赠,一点重如金。”景德传灯录·潭州神山僧密禅师:“我今日一点气力也无。”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好好的替咱们服侍老太太西去,也少尽一点子心哪。” 鲁迅 《朝花夕拾·小引》:“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
(3).一经指点。《朱子全书》卷十二:“千条万绪,一身亲歷之,圣人一点他便醒,元来只从一箇心中流出来。”
(4).一方面;一部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十:“他们都晓得有两点,为什么我们只提一点?一万年都有两点……说只有一点,叫知其一不知其二。”
(5).一小时。一天中的第一和第十三时,也称一点。
《漢語大詞典》:三五
(1).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宋 贺铸 《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 清 林则徐 《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
(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 宋 李清照 《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宋 刘辰翁 《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
(3).谓十五岁。 晋 陶潜 《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唐 王翰 《飞燕篇》:“可怜女儿三五许,丰茸惜是一园花。” 明 何景明 《七述》:“三五冶容,二八曼姬。”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芳辰三五,方 洛阳 而自娇;阑干十二,弔 姮娥 而微叹。”
(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古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五百年一大变。史记·天官书论:“为国者必贵三五。” 司马贞 索隐:“三五,谓三十岁一小变,五百岁一大变。”
(5).指三皇五帝。《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背三五之典刑兮,絶《洪范》之辟纪。” 王逸 注:“言君施行,背三皇五帝之常典。”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谈主上之圣明,则君尽三五;述宰相之英伟,则人皆二八。” 宋 欧阳修 《憎蚊》诗:“荒茫三五前,民物交相黷。” 清 钱谦益 《大司马吉安茂明李公参赞留务序》:“主上神圣,度越三五。”
(6).指三王五霸。《楚辞·九章·抽思》:“望三五以为像兮,指 彭咸 以为仪。” 王逸 注:“三王五伯,可修法也。” 姜亮夫 校注:“ 战代 言三五,多指三王、五伯。”
(7).指三辰五星。史记·天官书论:“为天数者,必通三五。” 司马贞 索隐:“案:三谓三辰,五谓五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考七耀之盈虚,步三五之变化。”云笈七籤卷二十:“九灵交度,三五相推。”
(8).指三正五行。黄庭内景经·五行:“五行相推反归一,三五合气九九节。” 梁丘子 注:“《玄妙经》云:三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天、地、人凡三而各怀五行,故曰三五……诸生之物,不得三五不立也,故曰:‘天道不远,三五復返。’”
(9).指三才五常。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禀神智以藏照,秉三五而垂名。” 逯钦立 注:“三五,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义、礼、智、信。”
(10).指三所五位。《诗·大雅·大明》“燮伐大 商 ” 汉 郑玄 笺:“协和伐 殷 之事,谓合位三五也。” 孔颖达 疏:“言正合会天道於五位三所而用之。岁、日、月、辰、星五者各有位,谓之五位。星、日、辰在北,岁在南,月在东,居三处,故言三所。”汉书·叙传上:“东厸虐而歼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东厸, 紂 也。歼,尽也。王, 武王 也。欲合五位三所,即国语岁、日、月、星、辰之所在也。’……五位,谓岁、日、月、辰、星也。三所,谓 逢公 所凭神, 周 分野所在, 后稷 所经纬也。”
(11).指三田五脏。黄庭内景经·治生:“安在紫房幃幙间,立坐室外三五玄。” 梁丘子 注:“谓八景及二十四真神营护人身,则三田五藏真气调柔无灾病也。”
(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备鸣盗浅术之餘,豫三五贱伎之末。” 李善 注:“抱朴子·军术曰:大将军当明案九宫,视年在宫,常就三居五;五为死,三为生,能知三五,横行天下。” 唐 刘禹锡 《魏生兵要述》:“吾知元侯上舍,不独善鸡鸣、弹长鋏、三五、九九之伎,顓之而已。”参见“ 九宫 ”。
(13).指参宿和昴宿。《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三五,举其数也;参昴,著其名也。”旧说以“三五”指心宿和柳宿(噣)。 毛 传:“三,心;五,噣。四时更见。”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天汉迴西流,三五正从横。”
(14). 晋 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晋书·石季龙载记上:“又敕 河 南四州具南师之备, 并 、 朔 、 秦 、 雍 严西讨之资, 青 、 冀 、 幽州 三五发卒。”宋书·孝义传·孙棘:“ 世祖大明 五年,发三五丁,弟 萨 应充行。”南史·循吏传·郭祖深:“又 梁 兴以来,发人征役,号为三五。”
(15).约举之数。表示数目不多。 唐 李白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还西京》诗:“遂将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水浒传》第二回:“ 朱武 、 陈达 、 杨春 三个头领吩咐小嘍囉看守寨栅,只带三五个做伴。” 清 朱彝尊 《〈腾笑集〉自叙》:“庭有藤二本,檉柳一株,傍帖湖石三五,可以坐客赋诗。” 沈从文 《生存》:“长案旁坐下了三五个车夫。”
谓三令五申。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发徐州三五教》:“所统郡县,便普三五;咸依旧格,以赴戎麾。” 胡之骥 汇注:“三五,犹《孙子兵法》所谓三令五申之教。”
《漢語大詞典》:九宫
(1).术数家所指的九个方位。《易》纬家有“九宫八卦”之说,即离、艮、兑、乾、坤、坎、震、巽八封之宫,加上中央宫。灵枢经·九宫八风:“九宫八风。立秋二,玄委,西南方;秋分七,仓果,西方;立冬六,新洛,西北方;夏至九,上天,南方;招摇,中央;冬至一,叶蛰,北方;立夏四,阴洛,东南方;春分三,仓门,东方;立春八,天留,东北方。”后汉书·张衡传:“臣闻圣人明审律历以定吉凶,重之以卜筮,杂之以九宫。” 李贤 注:“《易乾凿度》曰:‘ 太一 取数以行九宫。’ 郑玄 注云:‘ 太一 者, 北辰 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於中央。中央者, 北辰 之所居,故谓之九宫。’” 前蜀 杜光庭 《胡贤常侍安宅醮词》:“六甲五行之象,九宫八卦之方,各静封隅,永垂贞吉。”
(2).古代算法名。旧题 汉 徐岳 《数术记遗》卷一:“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 甄鸾 注:“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三国志·吴志·赵达传:“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
(3).道家语。三光、三宝、三生的合称。黄庭内景经·五行“三五合气九九节” 梁丘子 注引《玄妙经》:“三者,在天为日、月、星,名曰三光;在地为珠、玉、金,名曰三宝;在人为耳、鼻、口,名曰三生……合三者为九宫。”
(4).指 唐 时的九宫神坛。 玄宗 天宝 三年置。其名为: 太一 、 天一 、 招摇 、 轩辕 、 咸池 、 青龙 、 太阴 、 天符 、 摄提 。参阅旧唐书·礼仪志四
(5).舞曲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上元舞者, 高宗 所作也。舞者百八十人,衣画云五色衣,以象元气。其乐有上元,二仪,三才……七政,八风,九宫。”
(6).曲调名。黄钟宫、仙吕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五宫双调、大石调、越调、商调,合称九宫调。通称九宫或南北九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九宫十三调,南曲之门户也。”参见“ 九宫十三调 ”。
(7).九宫格的简称。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述书上:“更以朱界九宫移其字,每日习四字,每字连书百数,转峯佈势,必尽合於本乃已。”参见“ 九宫格 ”。
(8).中国象棋术语。指棋盘上由斜交叉线构成的“米”字形方格。是“将”、“帅”和“士”活动的地区。
《漢語大詞典》: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时内雨量达10毫米或一小时内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漢語大詞典》:立马(立馬)
(1).驻马。 唐 朱庆余 《过旧宅》诗:“荣华事歇皆如此,立马踟蹰到日斜。” 明 高启 《大梁行》:“立马尘沙日欲昏,悲歌感慨向 夷门 。”
(2).犹立刻。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三场第一小场:“对! 老田 !立马写上封鸡毛信给 上川 红军。”
《漢語大詞典》:小劫
(1).佛教语。释氏以“劫”(劫波)为假设的记时之号。谓人的寿命从十岁增至八万,复从八万还至十岁,经二十返为一小劫。具体说法尚有不同,合成大劫为时则一。《法华经·化城喻品》:“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隋书·经籍志四:“末法已后,众生愚钝,无復佛教,而业行转恶,年寿渐短,经数百千载间,乃至朝生夕死,然后有大水、大火、大风之灾,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归纯朴,谓之小劫。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 唐 李白 《游昌禅师山池》诗之一:“一度坐小劫,观空天地间。” 清 曹寅 《题姚后陶比丘小像》诗:“猛风不动袈裟角,弹指阎浮小劫移。”参阅法苑珠林·大三灾·时节
(2).道教语。道教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一小劫。《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自从混沌初分以来,一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世上混一,圣贤皆尽。”
(3).灾祸、魔难。佛典、道藏皆谓小劫之中历经各种灾难,俗因以喻天灾人祸之较轻者。 宋 苏轼 《别子由》诗之一:“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 清 查慎行 《六月廿三日夜大雨》诗:“二更小劫须臾过,不碍先生高枕卧。” 吴梅 《翠楼吟·秦淮遇京华故人》词:“湖山沦小劫,正风鹤长 淮 兵气。”
(4).犹小寇。对敌之蔑称。宋书·郑鲜之传:“ 佛佛 虏陷 关中 , 高祖 復欲北讨,行意甚盛。 鲜之 上表諫曰……愚谓不烦殿下亲征小劫。”
(5).围棋术语。劫争中与全局关系较小者。 清 金农 《与谢山人池上奕》诗之一:“方罫楸枰布势迟,钩连小劫动偏师。”
《漢語大詞典》:片纸(片紙)
(1).一小张纸。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帖月於壁上如片纸耳。”宋史·汪若海传:“ 高宗 尝以片纸书 若海 名諭 张浚 曰:‘似此人材,卿宜收拾。’”
(2).指简短的文字。 晋 干宝 《进〈搜神记〉表》:“片纸残行,事事各异。”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词家绳墨,只在谱韵二书,合谱合韵,方可言才,不则八斗难充升合,五车不敌片纸。”
(3).指便条。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姚麟奏对:“ 麟 对曰:臣职掌禁旅,宰相非时以片纸召臣,臣不知其急,故不敢擅往。”
《漢語大詞典》:一小
方言。从小。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娘家也没有钱,可一小就养成千金小姐的脾气!” 曹禺 《原野》序幕:“我知道, 金子 ,你一小就是个规矩人。”
《漢語大詞典》:大雨
(1).降雨量较大的雨。亦指下大雨。春秋·隐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
(2).现我国气象观测规定,一小时内的雨量在8.0毫米以上的雨,或二十四小时内的雨量为25.0--49.9毫米的雨为大雨。
《漢語大詞典》:一文
(1).一条斑纹。指事物的一小部分。《淮南子·说林训》:“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驥一毛,不知善走。” 柳亚子 《<燕子龛遗诗>序》:“ 王子 所辑虽不多,见虎一文,亦足慰君于地下矣。”
(2).一篇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夫銓序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陈书·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
(3).指一句文辞。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唐 孔颖达 疏:“是一文而有二意。”
(4).一枚铜钱。旧时铜币皆有文字,说明其值,故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汉 世 刘宠 作郡有政绩,将解任去治,此溪父老,人持百钱出送, 宠 各受一文。”《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是一年前,也是赌输了,身边并无一文,夜间便去掏摸些东西。”儿女英雄传第三回:“自己又是一文不要的。”
(5).方言。一块银元。 徐珂 《清稗类钞·方言类》:“ 广州 方言:一块银元,呼作一文。”
《漢語大詞典》:小步
(1).缓步。 宋 杨万里 《颜几圣招游裴园》诗:“小步深登野寺幽,古松将影入茶甌。”
(2).较小的前进步伐。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牲口喘着气,响着鼻子,迈着小步。”如:如果连这一小步都跨不出去,今后全面的改革又从何谈起?
《漢語大詞典》:头钱(頭錢)
(1). 汉 代人口税的一种。 汉 制:从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年二十三傅,十五赋,七岁头钱二十三,何缘?”
(2).犹一钱,极少之钱。北史·高昂传:“头钱价 汉 ,随之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唐 小説载 李紓 侍郎駡负贩者云:‘头钱价奴兵。’‘头钱’犹言‘一钱’也。故都俗语云:‘千钱精神头钱卖’,亦此意云。”
(3).一种博具。共用钱六枚。博者掷下去,看“字”(正面)和“鏝”(背面)的多少,决定胜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桥上两边,用瓦盆内掷头钱,关扑钱物、衣服、动使。”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云]这箇是头钱。[ 燕大 云]这钱昏,字鏝不好。”《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便去场上将这十两银子撇在地下,叫道:‘把头钱过来我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 吴宣教 )接将头钱过来,往下就扑。”
(4).赌博场所主人或供役使的人从赢者所得的钱中所提取的一小部分。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教小廝另取一两银子,送与 汉老 ,作为头钱。”《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纵然不能赢钱,弄他们两个头钱,贴补贴补候补之用也是好的。”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他常邀些人来赌钱,抽头钱给她,有时他把头钱也拿了。”
(5).指地痞流氓向个体劳动者敲诈所得的钱。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六章:“就是在我的茶铺里吃……吃茶,评……评理,在码头上收……收点头钱。”
(6).本钱。 沙汀 《淘金记》九:“一百多换一两,啥劲仗呀!头钱又不要多,卖五石米就尽够了。”
《漢語大詞典》:一班
(1).表数量。用于人群。常含贬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 魏生 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一个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元 无名氏 《度翠柳》第二折:“待我辞别那一班儿姊妹兄弟,就跟的去。”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进到厅上,一伙人在那里围着一张桌子赌钱, 潘三 駡道:‘你这一班狗才,无事便在我这里胡闹!’”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
(2).古代官吏等级,品以下又分若干班,以班多者为贵;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见隋书·百官志上
(3).谓同一朝列。一列为一班。 宋 秦观 《次韵宋履中近谒大庆退食馆中》:“翠华初到殿中间,三馆诸儒共一班。”宋史·礼志十五:“同天节上寿班,自今枢密使副、宣徽、三司使、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以上共作一班,进酒一醆。”
(4).同一批。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时同 安老爷 一班儿拣发的十二人。”
(5).一斑。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悟此生之泡幻,藏千里於一班。”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四·上杨提台禀帖》:“某把总自到汛以来,既未尝郭外查点,且终月不闻夜出,此耽逸之一班矣。”
(6).一般,一样。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灯与名园总一班,峰峦层叠水潺湲。” 清 万玉卿 《潇湘怨·醒玉》:“一半是有情儿,一半是无情鬼,一班儿形骸髮齿,一班儿胎卵毛皮。”
(7).犹一番。《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 吕公 见他説出一班道理,也不去逼他了。”
(8).指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学校中的一个班级,或因工作与学习而编成的一个班组。旧时亦指一个戏剧团体。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每学量童生多寡,分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
《漢語大詞典》:中眼
戏曲名词。一小节音乐的第三个拍子。一板三眼的节拍为四拍,第一拍叫做“板”,第二拍叫做“头眼”,第三拍叫做“中眼”,第四拍叫做“末眼”。戏曲曲谱上,以“。”作为中眼的符号。
《漢語大詞典》:蛾眉月
月初或月末的一种月相。因月球被照亮半球的一小部分,形似蛾眉,故称。如:在地球上看月亮,有时像镰刀,这叫“蛾眉月”。
《漢語大詞典》:一眚
一时的或一小点过失。眚本指目病生翳,引申为过错
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