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宗室后裔。德宗贞元元年登制科。十一年,官监察御史、使黔中推按。历左司员外郎,出为韶州刺史。顺宗永贞中,移赣州刺史。宪宗元和四年,为司勋郎中,迁中书舍人。历大理、太常少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字里不详。德宗贞元元年(785)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贞元间官左司员外郎,先后至湖州、越州、处州、台州等地。二十一年自韶州刺史移赣州刺史。宪宗元和四年(809)任司勋郎中,十三年任太常少卿。事迹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七、《登科记考》卷一二。《舆地纪胜》卷八二存其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唐文·卷六百十八
直方。德宗朝官左司员外郎。历中书舍人。试太常卿。贞元二十一年自韶州刺史移赣州刺史。迁司勋郎中。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十七
澈字直方。元和中官太子通事舍人飞骑尉。
丘直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文宗大和四年,自左神策大将军,拜鄜坊节度使。

人物简介

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七
直方。梁州城固人。大和中官左补阙。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1 【介绍】: 唐幽州范阳人。张仲武子。以幽州节度副使袭父位。举劾多不法,贬思州司户参军,久乃复授羽林统军。后官检校尚书右仆射。坐事贬康州司马。僖宗乾符中,累进左金吾卫大将军。广明元年,黄巢军逼京师,诈降巢,谋泄,遭屠族。
吴直方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化四年(993)任江阴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东阳人,字德方,学者称复庵先生。少以世业治《尚书》。举进士不第,退治河洛之学。宋亡隐居授徒。晚岁家益贫,躬耕自给,以高寿终。
《漢語大詞典》:直方
公正端方。《韩诗外传》卷一:“廉洁直方,疾乱不治,恶邪不匡,虽居乡里,若坐涂炭。”后汉书·杨震传论:“ 延光 之閒, 震 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不畏彊御,气流墨中,无纵诡随,声动简外,乃称絶席之雄,直方之举耳。” 宋 范仲淹 《与孙明复书》:“足下直方而孤,非求荣之人。” 清 刘大櫆 《祭舅氏文》:“呜呼舅氏,以君之毅然直方长者,而天乃絶其嗣续。”
《漢語大詞典》:直方大
平直、端方、正大。易·坤:“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宋 孙宗鉴 《东皋杂录》:“ 东坡 喜嘲謔,以 吕微仲 丰硕,每戏之曰:‘公真有大臣体,此《坤》六二所谓直方大也。’”
《漢語大詞典》:刚方(剛方)
刚直方正。后汉书·祭肜传论:“ 祭肜 武节刚方,动用安重。” 唐 元稹 《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 宋 范成大 《方竹杖》诗:“竹君箇箇面团团,此士刚方独凛然。” 章炳麟 《革命道德论》:“ 钟 、 陈 、二 荀 皆刚方皎白士也。”
《國語辭典》:刚正(剛正)  拼音:gāng zhèng
坚强严正,刚直方正。《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神念性刚正,所更州邵必禁止淫祠。」《三国演义》第五五回:「郡主自幼好观武事,严毅刚正,诸将皆惧。」
《漢語大詞典》:锋棱(鋒稜)
亦作“ 锋稜 ”。
(1).指物体的锋芒、棱角。 宋 司马光 《怪石》诗:“圭角老龙脊,锋稜秋剑鋏。” 清 曹寅 《砚山歌》:“按图絶似小 岱岳 ,背腹浑厚无锋稜。” 叶圣陶 《登雁塔》:“那石碑经历了一千四百多年,文字还很完整,笔画还有锋棱,可见石质之坚致。”
(2).凌厉的气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大抵总宪戇直凌人……又未尝不稍敛其锋棱。”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官大踧踖,锋稜顿减。”
(3).指刚直方正,气势凌厉。 清 曾国藩 《祭汤海秋文》:“凡今之人,善调其舌。君则不然,喙刚如铁。锋稜所值,人谁女容?” 宋晶如 注:“棱,四方木也。比喻刚方之意。” 臧克家 《自白》诗:“百炼的钢条铸成了我的骨头,那么坚韧,又那么的锋棱。”
(4).气势(直逼)。诚意伯文集卷一附《诚意伯次子阁门使刘仲璟长史传》:“年二十八,师事 石楼子 ,明志式虑,锋稜古人。”
《國語辭典》:孤介  拼音:gū jiè
品行清正不随俗。《宋史。卷三一二。王圭传》:「琪性孤介,不与时合。」《红楼梦》第七五回:「这是他的僻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的。」
《漢語大詞典》:质桷(質桷)
质直方正。隶释·汉梁相孔耽神祠碑:“慈仁质桷,精静诚信,天授之性,飞其学也。”
《國語辭典》:刚正不阿(剛正不阿)  拼音:gāng zhèng bù ē
刚强正直,不徇私逢迎。《聊斋志异。卷一二。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