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执服(執服)
慑服。因畏惧而服从。汉书·陈咸传:“下吏畏之,豪彊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漢語大詞典》:詟挠(讋撓)
畏惧屈服。 元 姚燧 《南京路总管张公墓志铭》:“ 至元 四年,授同签 吐蕃 经略使,兵裁叛离,仁革狠顽,渠酋讋挠,滋久安顺。”
分類:畏惧屈服
《漢語大詞典》:重足屏气(重足屏氣)
谓畏惧之甚。宋书·柳元景传:“ 世祖 严暴异常, 元景 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 江夏王 义恭 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北齐书·杨愔传:“ 杨遵彦 等欲擅朝权,威福自己,王公以还,皆重足屏气。”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 令萱 则自太后以下,皆受其指麾; 提婆 则 唐邕 之徒,皆重足屏气;杀生予夺,唯意所欲。”
分類:畏惧
《漢語大詞典》:战战业业(戰戰業業)
戒慎畏惧貌。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故先王懍朽索之驭马,虑天命之无常,战战业业,若履渊冰。”
分類:戒慎畏惧
《國語辭典》:战战兢兢(戰戰兢兢)  拼音: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因畏惧而颤抖。形容戒惧谨慎的样子。《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蓦听的人言马嘶,威风也那猛势,諕的我战战兢兢,慌慌张张。」
《國語辭典》:战战惶惶(戰戰惶惶)  拼音: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
形容戒慎畏惧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帝问毓曰:『卿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分類:戒慎畏惧
《國語辭典》:望风而靡(望風而靡)  拼音:wàng fēng ér mǐ
草木随风伏倒。形容为强大的气势所折服倾倒,或为敌人气势所震慑,未作战就溃败了。《汉书。卷六○。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栗。」《三国演义》第一回:「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也作「望风披靡」。
《漢語大詞典》:威附
语出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穰苴 ﹞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后以“威附”谓使敌人畏惧,使民众归附。 唐 常衮 《代杜相公让河南等道副元帅表》:“ 汉 让 韩信 以安危存亡之地, 齐 擢 穰苴 以文武威附之名。”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南蛮》:“盖及其輒动,而我之所以威附之术可得而谈者,有用兵深入,伐而克之。”
《國語辭典》:无所畏忌(無所畏忌)  拼音:wú suǒ wèi jì
什么都不惧怕顾忌。《汉书。卷七六。王尊传》:「知中书谒者令显等,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恣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晋书。卷五九。齐王囧传》:「董艾放纵,无所畏忌,中丞按奏,而取退免。」也作「无所顾惮」、「无所顾忌」、「无所忌惮」。
《漢語大詞典》:畏徇
畏惧而徇私。辽史·圣宗纪一:“诸县令佐如遇州官及朝使非理徵求,毋或畏徇。恒加采听,以为殿最。” 金 元好问 《御史孙公墓表》:“ 李氏 女有姿色,已许嫁矣。首相 白撒 之姪,恃势夺婚,且欲以为妾。夫家诉於官,官畏徇不为理。” 康有为 《为布告百七十馀埠会众》:“僕以救焚拯溺,无所畏徇,而救 中国 之沦亡,必以‘君民同治, 满 汉 不分’八字为目的。”
分類:畏惧徇私
《國語辭典》:畏葸不前  拼音:wèi xǐ bù qián
畏惧怯懦,不敢前进。《清史稿。卷一一。高宗本纪二》:「丁卯,以扈从行围畏葸不前,褫丰安公爵、田国思侯爵,阿里衮罢领侍卫内大臣。」也作「畏缩不前」。
《國語辭典》:畏威怀德(畏威懷德)  拼音:wèi wēi huái dé
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敬畏威势,感怀恩德。《梁书。卷五四。诸夷传。海南诸国传》:「或泛海三年,陆行千日,畏威怀德,无远不至。」《旧唐书。卷六二。李大亮传》:「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永为蕃臣。」
《漢語大詞典》:缩首卷舌(縮首卷舌)
畏惧无言貌。 明 李贽 初潭集·师友三·谈学:“虽至圣至神,於此无逃避梦中,若问其因,亦当缩首卷舌,不敢出声矣。”
分類:畏惧言貌
《漢語大詞典》:严懔(嚴懔)
严肃而使人畏惧。 闻一多 《红烛·我是一个流囚》诗:“啊,快乐--严懔的快乐--抽出他的讥诮底银刀,把我刺醒了。”
分類:严肃畏惧
《漢語大詞典》:胁肩低眉(脅肩低眉)
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虽器不益於旦夕之用,才不周於立朝之俊,不亦愈於胁肩低眉,諂媚权右。”亦作“ 胁肩低首 ”。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於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