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俯首(頫首)
(1).低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 百粤 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 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闕。’” 宋 苏轼 《策略第五》:“百官俯首就位,歛足而退,兢兢惟恐有罪。” 宋 叶适 《台州教授高君墓志铭》:“博士撰解训一二通,据案抗声读,诸生俯首听,谓之讲书。” 柯岩 《美的追求者·花开花谢》:“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的形象。”
(2).比喻屈服。 清 魏源 《筹海篇四》:“但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怀,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 鲁迅 《花边文学·算帐》:“大莫大于尊 孔 ,要莫要于崇儒,所以只要尊 孔 而崇儒,便不妨向任何新朝俯首。”
頫首:犹低头。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百粤 之君頫首係颈,委命下吏。” 颜师古 注:“ 邓展 曰:‘頫音俯。’古俯字。”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玉照堂梅品:“又标韵孤特,若 三閭大夫 、 首阳 二子,寧槁山泽,终不肯頫首屏气,受世俗湔拂。” 梁启超 《郑褧裳画引》:“百家腾跃,頫首 宋 元 。”
《漢語大詞典》:匍匐
(1).爬行。《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朱熹 注:“匍匐,手足并行也。”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二酋战慄无人色,匍匐而出。”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洞口外十几个敌人,都挟着大炸药包,继续向坑道口匍匐逼进。”
(2).谓倒仆伏地;趴伏。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 郑玄 注:“匍匐,犹颠蹷。” 汉 王逸 《九思·悯上》:“庇阴兮枯树,匍匐兮巖石。” 唐 元稹 《寄吴士矩》诗:“强起相维持,翻成两匍匐。”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 休勒 衣服破碎,头青脸肿,绳捆索绑,一下子被推在地上,匍匐在单于脚下。”
(3).比喻屈服,顺从。 秦牧 《花城·土地》:“那时候人们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风雨雷霆,电光野火,都曾使他们畏惧颤栗。” 巴金 《亡命》:“我每一想到蓝天的 意大利 ,想到匍匐在法西斯铁腕下的人民……我的整个心都要燃烧起来了。”
(4).尽力。《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郑玄 笺:“匍匐,言尽力也。” 唐 柳宗元 《叔父殿中侍御史墓表》:“行军司马侍御史 韦重规 等,匍匐救助,事用无闕。” 宋 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救。” 清 魏源 《傅巡抚祠碑铭》:“其羞如何?匡我王服,紓难毁家,救民匍匐。”
(5).劳顿;颠沛。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 子华 勇此行,东下甚匍匐,入门未及言,相向且慟哭。” 宋 文天祥 《集杜诗·杜大卿浒序》:“匍匐 淮 甸,卫护艰虞,忠劳备尽。” 王闿运 《陈景雍传》:“且 湖北 糜烂,再遇寇荼毒,羣吏匍匐气尽。”
《漢語大詞典》:降下
(1).使降服归顺,俯伏称臣。史记·朝鲜列传:“左将军亦使人求閒郤降下 朝鲜 , 朝鲜 不肯,心附楼船:以故两将不相能。”汉书·高帝纪下:“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利也。”
(2).屈服。隋书·段文振传:“ 文振 性素刚直,无所降下。”
《漢語大詞典》:挫折
(1).失利,失败。 汉 桓宽 盐铁论·诛秦:“控弦之民,旃裘之长,莫不沮胆,挫折远遁。”东观汉记·耿弇传:“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 宋 杨万里 《张魏公传》:“ 元祐 至 隆兴 初,首荐论事切直、挫折不挠者数十人。” 邹韬奋 《不相干的帽子》:“我认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加能力的好机会。”
(2).折断,摧折,损伤。 明 康海 《香罗带·离思》套曲:“便做挫折金鍼,也解不得我愁肠千万结。”《杨家将》第三十回:“被吾打破三阵,已挫折其鋭气矣!” 茅盾 《子夜》十七:“在公债方面,他们尚未挫折锐气。”
(3).屈服。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徐大理 有功 ,每见 武后 将杀人,必据法廷争……终不挫折。”
(4).凌辱。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古者大臣……有大罪北面跪而自裁,上不使人挫折而刑之。”《西游记》第五五回:“却怎么今日把你这般挫折?”红楼梦第八十回:“ 秋菱 正因 金桂 近日每每的挫折他,不知何意,百般竭力挽回。”
《漢語大詞典》:屈伏
(1).屈服;屈身事人。晋书·刘曜载记:“为之拜者,屈伏於人也。” 清 唐甄 潜书·善游:“刚直之臣,不能匡君,耻於屈伏,乃不避杖夹斩磔之刑,以与天子争胜。” 郭沫若 《蒲剑集·青年哟,人类的春天》:“伟大的人便能以后谢的精神力量统御早衰的肉体官能,决不向老衰屈伏。”
(2).犹潜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 孟进 《冀察热进军漫记》:“敌人益发不敢动了,屈伏在山底下散开了。”
(3).曲折起伏。 唐 李白 《宿虾湖》诗:“明晨 大楼 去,冈陇多屈伏。”
《漢語大詞典》:屈抑
(1).枉屈;压抑。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欲乞敷奏施行,俾元来屈抑,稍得暴白於四方。”明史·伍文定传:“曾未见有鸣其不平,伸其屈抑者。” 清 王韬 《原才》:“夫天地生才而国家非惟不能用,又从而摧残屈抑之,以自斵其元气,国家何由而盛歟?” 李大钊 《由纵的组织向横的组织》:“被压服在下级地位的个性,都为自居于上级地位者所束缚、践踏、屈抑、凌虐。”
(2).退让;屈服。 明 方孝孺 《戆窝记》:“ 汉 汲长孺 、 吴 张子布 辈皆负气自高,昌言倨色,不少屈抑以取合当世。”明史·文苑传三·蔡羽:“或谓其诗似 李贺 。 羽 曰:‘吾诗求出 魏 晋 上,今乃为 李贺 邪!’其不肯屈抑如此。” 郭沫若 《历史人物·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就在至尊的天子之前,都是不肯屈抑的。”
《漢語大詞典》:伏低
屈服;顺从。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则这个 苏小卿 怎肯伏低。”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我被他抢白,閒气閒非,我甘心做小伏低。”
分類:屈服顺从
《漢語大詞典》:意折
犹屈服。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制度皆如藩国之礼”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太后曰:‘我欲见大将军,口有所説。’ 芝 曰:‘何可见邪?但当速取璽綬。’太后意折,乃遣傍侍御取璽綬著坐侧。”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传“诸子无母者, 太祖 皆令后养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丁夫人 ﹞哭泣无节。 太祖 忿之,遣归家,欲其意折。”
分類:屈服
《漢語大詞典》:屈挠(屈撓)
亦作“ 屈橈 ”。
(1).弯曲。《诗·大雅·嵩高》“揉此万邦” 唐 孔颖达 疏:“称揉木为采,谓屈橈之也。”
(2).退缩;屈服。《淮南子·氾论训》:“陈卒设兵,两军相当,将施令曰:斩首拜爵,而屈挠者要斩。”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武 心意愈坚,终不屈挠。”后汉书·独行传·周嘉:“屡被掠楚,辞无屈橈。”魏书·陆俟传:“当官而行,无所屈橈。” 明 李贽 《李中谿先生告文》:“盖慈祥愷悌,虽於人无不爱,然其刚毅正直之气,终不可以非法屈挠,故未四十而掛冠以老。” 梁启超 《匈牙利爱国者噶苏士传》:“ 噶苏士 外当此大敌……彼曾不屈挠,日激厉诸将以死报国。”
(3).阻挠。 明 张居正 《答边镇督抚》:“正功罪,明赏罚,惩姦覈实,此督抚事也,僕辈何敢屈挠焉。”
(4).谓受压抑。 清 黄鷟来 《咏怀》之十三:“使非 子敬 知,奇才徒屈挠。”
《漢語大詞典》:挠屈(撓屈)
(1).屈服。周书·王思政传:“引见 文襄 ,辞气慷慨,无挠屈之容。”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元年:“牧守多勋旧武臣,倨贵陵下, 济 未尝挠屈。” 清 冯桂芬 《与吉抚部书》:“至某等皆枢要所不喜,执事显与立异,毅然不为所挠屈。斯其居心,虽古大臣何以加之。”
(2).枉曲。 宋 欧阳修 《论梁举直事封回内降札子》:“伏以曲庇小臣,挠屈国法,自前世帝王,苟有如此等事,史册书之。”明史·耿九畴传:“屡辨疑狱,无所挠屈。”
分類:屈服枉曲
《漢語大詞典》:曲挠(曲撓)
亦作“ 曲橈 ”。
(1).弯曲。礼记·明堂位“ 殷 以椇” 汉 郑玄 注:“椇之言枳椇也,谓曲橈之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2).不正直。 汉 王充 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
(3).指枉法。礼记·月令“﹝孟冬之月﹞是察阿党” 汉 郑玄 注:“阿党,谓治狱吏以私恩曲橈相为也。”
(4).退缩;屈服。战国策·齐策一:“战不胜, 田忌 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 鲍彪 注:“曲挠,言师不直前而败。”晋书·刘毅传:“ 毅 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
(5).指用手指轻抓。 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诗:“但我的夫君,还把我底四肢来回曲挠。”
《漢語大詞典》:折气(折氣)
犹屈服。 清 李渔 《三与楼》第二回:“你未有子嗣之先到不肯折气,如今得了子嗣……为甚么把留下的产业又送与他?”《天雨花》第二三回:“小姐道:‘此事无可耐之理,爹爹要使姐姐回去,孩儿等决不放去,断不折气与那老狐。’”
分類:屈服
《漢語大詞典》:服约(服約)
顺服;屈服。管子·任法:“贱人以服约卑敬悲色告愬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此所谓贱而事之也。” 尹知章 注:“服约,谓屈服隐约也。” 郭沫若 等集校:“ 维遹 案:‘约’亦屈也。 尹 《注》释为‘隐约’,非是。”
分類:顺服屈服
《漢語大詞典》:诎服(詘服)
屈服。汉书·吾丘寿王传:“书奏,上以难丞相 弘 , 弘 詘服焉。” 唐 李德裕 《近世节士论》:“ 魏生 为酷吏所逼,终不詘服,词义雅正,有古人之风。” 清 顾炎武 《〈劳山图志〉序》:“而一二智慧之士倡为迂怪之谈,以耸动天下之听,彼其意不过欲时君拥篲,辩士詘服,以为名高而已。”
分類:屈服
《漢語大詞典》:挠挫(撓挫)
屈服。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 顾琮 ﹞尝持议欲行限田法,以均贫富,与用事大臣动色争於上前,无所挠挫。”
分類: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