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着帐
宰肥鸭
查抄
抄查
抄扎
打抹
钦赃
扫地出门
《漢語大詞典》:着帐(著帳)
辽 时因犯罪而被没收家产的户口。辽史·百官志一:“古者刑人不在君侧。叛逆家属没为著帐,执事禁卫,可为寒心。”
《漢語大詞典》:宰肥鸭(宰肥鴨)
清 乾隆 时惩治贪吏,没收其财产入官,称为“宰肥鸭”。《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 顺治 时 扬州 嘉定 之屠杀, 乾隆 时之宰肥鸭(宰肥鸭者, 乾隆 时,虏最贪诈,恶租税厚歛,有黷货之名,且不能不归诸府库,乃时时蠲租以市惠,而阴纵督抚,使括民财,及其满盈,则以事籍没之,入内务府。其间接所得,什倍租税),已成陈迹,姑不深论。”
《國語辭典》:查抄  拼音:chá chāo
查明罪犯的家产并没收充公。《红楼梦》第一○五回:「贾赦贾政并未分家,闻得他侄儿贾琏现在承总管家,不能不尽行查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闹了个大亏空,几乎要查抄家产。」
《漢語大詞典》:抄查
搜查违禁的或构成犯罪的物品并予以没收。又作“查抄”
《國語辭典》:抄扎  拼音:chāo zhá
搜查没收。《水浒传》第二二回:「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抄扎家产,结果了残生性命。」《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凶身俱以身死,将家私抄扎入官。」也作「抄札」。
《國語辭典》:打抹  拼音:dǎ mǒ
1.擦拭。《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吃毕,打抹船板乾净,才是船家在烟篷底下取出一碟萝卜干和一碗饭与牛浦吃。」
2.示意打发。《水浒传》第二一回:「你倒不撺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
3.追缴额外的酬金入官。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五:「往者衙前经历重难,皆得场务酬奖,享利过厚。其人见存者,请依新法,据分数应给钱缗外,馀利追理入官,谓之打抹。」
《漢語大詞典》:钦赃(欽贓)
奉旨没收的款物。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王太爷 降了 寧王 ,又逃走了,是个钦犯,这箱子便是个钦赃。”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银子少了,他怎肯就把这钦赃放出来?”
分類:奉旨没收
《國語辭典》:扫地出门(掃地出門)  拼音:sǎo dì chū mén
将人财产全部剥夺,并赶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