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丹渊(丹淵)
(1).相传为 尧 子 丹朱 的封地。汉书·律历志下:“﹝ 唐帝 ﹞让天下於 虞 ,使子 朱 处於 丹渊 为诸侯。”
(2).传说中的水名。 三国 魏 阮籍 《采薪者歌》:“日没 不周 西,月出 丹渊 中。”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乘綵霞於 西海 ,駟行雨於 丹渊 。” 清 钱谦益 《曾湖浴日》诗:“浴日晴波漾六时, 丹渊 若木影参差。”
《國語辭典》:澉浦  拼音:gǎn pǔ
乡镇名。在浙江省海盐县东南。南临杭州湾,明朝时为对外贸易港。
《漢語大詞典》:丹池
(1).传说中的水名。 三国 魏 郭遐周 《赠嵇康》诗之二:“厉翼太清中,徘徊於 丹池 。”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六:“灵人侍 丹池 ,朝朝为日浴。”
(2).指赤色的水。 晋 刘欣期 《交州记》卷二:“ 龙门 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腮点额,血流此水,常如丹池。”
《漢語大詞典》:洧水
(1).古水名。即今 双洎河 。源出今 河南省 登封县 阳城山 ,自 长葛县 以下,故道原经 鄢陵 、 扶沟 两县南,至 西华县 西入 颍水 。 北宋 时为丰富 蔡河 水量以资漕运,自 长葛县 东南引 洧水 经 鄢陵 、 扶沟 两县北,东汇 蔡河 。 元 时因 蔡河 为 黄河 所夺而改入 贾鲁河 。 明 时又名 双洎河 。吕氏春秋·离谓:“ 洧水 甚大, 郑 之富人有溺者。”史记·苏秦列传:“ 韩 北有 巩 、 成皋 之固……东有 宛 、 穰 、 洧水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洧水:“ 洧水 出 河南 密县 西南 马领山 。”
(2).古水名。在今 陕西省 延长县 一带。此水中有石油成分,可以燃烧。
《漢語大詞典》:悲泉
(1).古代传说中的水名。《淮南子·天文训》:“﹝日﹞至于 悲泉 ,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 虞渊 ,是谓黄昏。”后因以指日落处。亦喻时光易逝。 晋 陶潜 《岁暮和张常侍》:“市朝悽旧人,骤驥感 悲泉 。” 清 黄景仁 《杂咏》之八:“駸駸感骤驥,惻惻聆 悲泉 。”
(2).指流声使人悲伤的泉水。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严严苦雾,皎皎悲泉。” 唐 杜甫 《北征》诗:“慟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
《漢語大詞典》:洧盘(洧盤)
古代神话中的水名。据说发源于 崦嵫山 。《楚辞·离骚》:“夕归次於 穷石 兮,朝濯髮乎 洧盘 。” 王逸 注:“ 洧盘 ,水名。《禹大传》曰:‘ 洧盘 之水出 崦嵫之山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丹木》:“爰有丹木,生彼 洧盘 。”
《漢語大詞典》:洱水
(1).古水名。源出今 河南省 内乡县 熊耳山 ,东南流注于 淯水 。汉书·地理志上:“ 卢氏 , 熊耳山 在东, 伊水 出……又有 育水 ,南至 顺阳 入 沔 ;又有 洱水 ,东南至 鲁阳 ,亦入 沔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 洱水 又东南流注于 淯水 。”
(2).即 洱海 。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 洱水 与 苍山 ,佛教之 齐 鲁 。”参见“ 洱海 ”。
《國語辭典》:洱海  拼音:ěr hǎi
湖泊名。位于云南省大理县城东。由洱水积汇而成,长约四十公里,面积约二百五十平方公里,湖形如大佛耳朵,故称为「洱海」。风景甚佳,是云南省西部最大的湖。
《漢語大詞典》:堤水(隄水)
古代传说中的水名。山海经·北山经:“又北百七十里…… 隄水 出焉,而东流注于 泰泽 ,其中多龙龟。”
分類:水名
《漢語大詞典》:鬲津
古水名。即书·禹贡所谓古 黄河 下游“九河”之一。故道在 西汉 鬲县 (今 山东省 平原县 西北)附近,东流入海。一说在今 山东省 德州市 附近,东流经 商河 及 河北 盐山 、 山东 无棣 诸县境入海。参阅尔雅·释水汉书·沟洫志、 清 胡渭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下。
《漢語大詞典》:蔷薇水(薔薇水)
香水名。 南唐 张泌 《妆楼记·蔷薇水》:“ 周 显德 五年, 昆明国 献蔷薇水十五瓶,云得自西域,以洒衣,衣敝而香不灭。”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旧説蔷薇水乃外国採蔷薇花上露水,殆不然,实用白金为甑,採蔷薇花蒸气成水,则屡採屡蒸,积而为香,此所以不败,但异域蔷薇花气馨烈非常,故 大食国 蔷薇水虽贮琉璃缶中,蜡密封其外,然香犹透彻闻数十步,洒著人衣袂,经十数日不歇也。”
分類:香水水名
《漢語大詞典》:余吾
古水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鄂尔浑河 。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闻,悉远其累重於 余吾水 北,而单于以十万骑待水南,与贰师将军接战。”
《漢語大詞典》:玄水
(1).传说中的北方水名。庄子·知北游:“ 知 北游於 玄水 之上,登 隐弅 之丘,而适遭 无为谓 焉。”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玄水,水名。”
(2).泛指北方之水。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八:“北闕临玄水,南宫生絳云。” 倪璠 注:“北方玄武,主黑色,故云玄水。”
(3).犹清水。 明 李贽 《楼头春雨》诗:“白云封去路,玄水荐新茶。”
《漢語大詞典》:沫水
古水名。即今 四川省 大渡河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沫水:“ 沫水 出 广柔 徼外,东南过 旄牛县 北,又东至 越嶲 灵道县 出 蒙山 南,东北与 青衣水 合,东入于 江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 沫水 即 大渡河 ,俗名 铜河 ,水势湍急,在与 泯江 合流处,曾几次改道。”
《國語辭典》:甘水  拼音:gān shuǐ
滋味甜美的水。《山海经。海内西经》:「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分類:美好水名
《漢語大詞典》:甘渊(甘淵)
古代传说中的地名。山海经·大荒东经:“ 东海 之外, 甘水 之閒,有 羲和之国 ,有女子名曰 羲和 ,方浴日於 甘渊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 甘山 者, 甘水 出焉,生 甘渊 。” 袁珂 校注:“所谓 甘渊 、 汤谷 、 穷桑 盖一地也。”
分類:地名
《漢語大詞典》:食水
(1).喝水。指在水中生活。《孔子家语·执辔》:“食水者善游而耐寒,食土者无心而不息。”
(2).船身入水的深度。借指船的载重量。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又有铁甲小船,所以缠护砲臺,四面伏击,最为灵活坚利。惟食水过深,不能远越重洋。” 郑观应 《盛世危言·商船下》:“管理船务者,要常知公司有船若干,食水深浅,现往何处。”参见“ 吃水 ”。
(3).传说中水名。
(4).中医用语。肿胀病状。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宾退杂识》:“白荳蔻五钱,一玻璃瓶,能暖脾胃,去食水,下小水。”
(5).供饮用的水。 秦牧 《沙面晨眺》:“这样做的结果,大水塘渗入了粪溺,食水也变臭了。”
《國語辭典》:吃水  拼音:chī shuǐ
1.指船身入水的深度,为吃水深度之简称。不同船舶有不同的吃水深度。同一船舶亦因不同载重量及所处水域的盐度,吃水深度有所不同。
2.吸收水分。如:「这块地不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