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谤黩(謗黷)
怨恨毁谤。黷,通“ 讟 ”。宋书·自序:“在职八年,神州大治,民无谤黷, 璞 有力焉。” 宋 欧阳修 《论陈留桥事乞黜御史王砺札子》:“其虚妄谤黷之罪,可诛一也。”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乃因弟子中颇有浇伪之徒,致起流言,大被谤黷。”
《漢語大詞典》:訾谤(訾謗)
亦作“訿谤”。 毁谤,非议。 唐 道宣 《叙列代王臣滞惑解》:“斯言訿谤,天地不容。” 明 方孝孺 《书李质夫序后》:“声誉者己之所致以彰其身。一有所不至,则人将訾谤之矣。”
分類:毁谤非议
《漢語大詞典》:构毁(構毁,搆毁)
诬蔑毁谤。北齐书·魏兰根传:“ 废帝 素有德业,而为 兰根 等构毁,深为时论所非。”
搆毁:诬陷诋毁。梁书·侯景传:“ 澄 天性险忌,触类猜嫉,諂諛迭进,共相搆毁。”
《漢語大詞典》:国毁(國毁)
指乡人毁谤指责。列子·仲尼:“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
《漢語大詞典》:谗沮(讒沮)
谗害毁谤。 明 归有光 《河南策问对二道》:“杜谗沮之路,广諫諍之门,扫求利之法,务息人之术。”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八:“近代如 李献吉 、 薛君采 辈,亦遭谗沮,不可悉徵。”
分類:谗害毁谤
《漢語大詞典》:讪薄(訕薄)
毁谤藐视。新唐书·宦者传下·杨复恭:“ 復恭 子 守贞 为 龙 剑 节度使, 守忠 洋州 节度使,皆自擅贡赋,上书訕薄朝政。” 宋 朱熹 《答陈正己书》:“此等皆未可轻易立説,訕薄前贤也。” 金 王若虚 《议论辨惑》:“世惟知其訕薄 汤 、 武 、 伊 、 周 之非,而不知此等尤名教之罪人也。”
分類:毁谤藐视
《漢語大詞典》:诬讪(誣訕)
捏造事实加以毁谤。 宋 尹洙 《杂拟·矫察》:“国朝规 唐 制,设登闻四检,广言事之路,而宪防未著,非以惩艾诬訕、敦励忠讜也。”
《漢語大詞典》:毁鬲
毁谤离间。 汉 赵岐 《〈孟子〉题辞》:“ 鲁 臧仓 毁鬲 孟子 。” 焦循 正义:“盖譖毁之使情隔耳。”
《漢語大詞典》:毁讪(毁訕)
毁谤讥笑。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老成先进之人,皆浑厚雅重,口不出毁訕之言,而身不履诡激之行。”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凡与其意不合者,輒不论其贤、其是、其诚,概加毁訕、排抑而卑小之。”
《漢語大詞典》:毁谗(毁讒)
毁谤中伤。史记·殷本纪:“ 紂 又用 恶来 。 恶来 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汉 王充 论衡·刺孟:“夫不行於 齐 ,王不用,则若 臧仓 之徒毁谗之也。”
分類:毁谤中伤
《漢語大詞典》:灾谤(災謗)
亦作“灾谤”。 毁谤造成的祸害。《后汉书·杨秉传》:“可遵用旧章,退贪残,塞灾谤。”
《漢語大詞典》:弗非
不非难,不毁谤。墨子·经下:“非诽者谆,説在弗非。” 孙诒让 间诂:“ 张 云:‘谆当为誖,诽皆当,则非诽者誖。’案: 张 説是也,弗非,即当理之谓。”礼记·儒行:“同弗与,异弗非也。” 孔颖达 疏:“异弗非也,谓彼人与己之疏异,所为是善,则不非毁之也。”
分類:非难毁谤
《漢語大詞典》:诽誉(誹譽)
毁谤和赞誉。管子·七臣七主:“上亦法臣法,断名决无诽誉,故君法则主位出,臣法则货赂止,而民无姦。”吕氏春秋·下贤:“鵠乎其羞用智虑也,假乎其轻俗诽誉也。”《淮南子·本经训》:“饰职事制服,等异贵贱,差贤不肖,经诽誉,行赏罚。” 高诱 注:“诽,恶。誉,善。”
分類:毁谤赞誉
《漢語大詞典》:毁害
(1).毁谤陷害。韩非子·六反:“故名赏在乎私恶当罪之民,而毁害在乎公善宜赏之士,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史记·张丞相列传:“或乃阴私相毁害,欲代之。”南史·梁纪下·元帝:“性好矫饰,多猜忌,於名无所假人。微有胜己者,必加毁害。”
(2).伤害。
《漢語大詞典》:疾毁
嫉妒毁谤。史记·儒林列传:“今上初即位,復以贤良徵 固 ( 辕固生 )。诸諛儒多疾毁 固 ,曰‘ 固 老’,罢归之。”
分類:嫉妒毁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