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乌龙茶(烏龍茶)  拼音:wū lóng chá
主要产于大陆地区广东、福建及台湾地区的半发酵茶。是台湾最早制造销售的茶叶,发酵程度达百分之六十到七十。因萎凋、搅拌程度较高,外观呈自然弯曲状,茶色呈琥珀色,在欧美亦颇受欢迎。
《国语辞典》:麻醉药品(麻醉药品)  拼音:má zuì yào pǐn
具有成瘾性的天然产品或化学合成品,本身含剧烈毒性,适量使用可以麻醉神经、减少疼痛,长期使用则会上瘾,并导致死亡。如鸦片、海洛因、大麻、古柯碱等。本类为管制药品,详见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国语辞典》:论件计酬(论件计酬)  拼音:lùn jiàn jì chóu
按照成品数量计算工资。如:「这份论件计酬的工作,没有上班的时间限制。」
《国语辞典》:塑性加工  拼音:sù xìng jiā gōng
利用物体的塑形变性制出各种形状的成品。相对于切削加工而言。如辊轧、挤制、抽拉、锻造、板金工作等。
《国语辞典》:钢铁工业(钢铁工业)  拼音:gāng tiě gōng yè
泛指所有有关钢铁的冶鍊、铸造、轧延、挤型、抽线与成品生产的工业。从铁矿石提炼成生铁,至汽车、船舶、产业机具等钢铁成品的生产均包括在内。如:「发展钢铁工业为国家重大建设之一。」
《国语辞典》:慢工出细活(慢工出细活)  拼音:màn gōng chū xì huó
(谚语)工作速度缓慢,才能产生精细的成品。如:「王师傅真不愧是巧匠,慢工出细活,作品样样精巧绝伦。」也作「慢工出巧匠」、「慢工出细货」。
《国语辞典》:艺品(艺品)  拼音:yì pǐn
美术、工艺等的创作成品。如:「故宫博物院珍藏了许多历代的艺品。」
《国语辞典》:乾燥花  拼音:gān zào huā
将新鲜植物乾燥处理后所得的成品,可用于装饰、美化居家环境。
《国语辞典》:工本费(工本费)  拼音:gōng běn fèi
制造成品或洽办事务所需的基本费用。如:「每份简章请付工本费二十元。」
《国语辞典》:打毛线(打毛线)  拼音:dǎ máo xiàn
将毛线编织为成品。如:「她打毛线的功夫堪称一流。」
《国语辞典》:发表会(发表会)  拼音:fā biǎo huì
宣布成品或见解于世的活动。如作品发表会、政见发表会。
《国语辞典》:著作物  拼音:zhù zuò wù
以自己的思想、意见和技能所创作的成品。包括文学、图画、雕刻、照片、模型、音乐、电影等。
《国语辞典》:赤土陶器  拼音:chì tǔ táo qì
一种陶器。因成品呈赤褐色,故称为「赤土陶器」。石器时代即有制作,以希腊的塔纳格拉小像最富盛名。
《国语辞典》:加工品  拼音:jiā gōng pǐn
将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后制成的产品。
《国语辞典》:加工业(加工业)  拼音:jiā gōng yè
将成品或半成品再加以制造,使它成为更新、更精美、更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