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0,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作急
请急
急节
急用
应急
急相
急击
急征
急响
苛急
溜急
峻急
急徵
花急
急觞
《國語辭典》:作急  拼音:zuò jí
赶紧。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哥哥可怜见,作急选将提兵,搭救我父子的尸首去也。」《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今番作急回家,再休惹閒花野草。」
分類:从速尽快
《國語辭典》:请急(請急)  拼音:qǐng jí
因急事而请假。《南史。卷十九。谢灵运传》:「出郭游行,或一百六七十里,经旬不归,既无表闻,又不请急。」
《國語辭典》:急节(急節)  拼音:jí jié
慌张、急忙。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则见他无发付氲氲恶气,急节里不能勾步步相随。」也作「急且」。
《國語辭典》:急用  拼音:jí yòng
急切需用。《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再从门生那里扣存,也是一样。此时且应老师的急用。」
《國語辭典》:应急(應急)  拼音:yìng jí
应付紧急的需要。《文明小史》第二四回:「就使题目不是他出的,请他多拟几款条对,也可应应急。」
《国语辞典》:急相  拼音:jí xiàng
急躁焦虑的模样。如:「他一脸急相,坐立不安,不知在烦恼什么?」
《分类字锦》:急击(急击)
尔雅注雷之急击者为霹雳
分类:急击
《漢語大詞典》:急征(急徵)
(1).紧急征召。 唐 方干《献王大夫》诗之一:“早赴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旧唐书·崔彦昭传》:“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
(2).急诏赴狱。 清 钱谦益 《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 杨公 被急徵。语所亲曰:‘ 江 左更安得一 贺知忍 乎?’”
分類:紧急征召
《漢語大詞典》:急响(急響)
(1).急促作响。 唐 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之一:“连橈渡急响,鸣櫂下浮光。” 茅盾 《子夜》十八:“那大雷雨的黄昏,那第一阵豪雨急响时,她懒懒地躺在那亭子里的藤睡椅上。”
(2).指急促的响声。 元 马臻 《湖中春游曲》:“箜篌急响如相恼,岸头折尽忘忧草。”
《漢語大詞典》:苛急
苛刻而急切。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三年:“ 嘉 以时政苛急,郡国守相数有变动,乃上疏。”宋史·王嗣宗传:“侍御史 路冲 知州事,为政苛急,盗贼羣起。” 明 张居正 《答巡抚郭华溪书》:“此事若非县令苛急,贼亦未必遽叛。” 田志松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 秦 末,由于徭役苛急……激起了农民的反抗斗争。”
分類:苛刻急切
《漢語大詞典》:溜急
湍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湖水溜急,总无生理。”
分類:湍急
《國語辭典》:峻急  拼音:jùn jí
1.个性严苛,不能容物。《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北史。卷四○。李彪传》:「性峻急,不杂交游。」
2.水流湍急。唐。柳宗元 愚溪诗序:「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漢語大詞典》:急徵
1.紧急征召。 唐 方干 《献王大夫》诗之一:“早赴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旧唐书·崔彦昭传》:“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
2.急诏赴狱。 清 钱谦益 《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 杨公 被急徵。语所亲曰:‘ 江 左更安得一 贺知忍 乎?’”
分類:紧急征召
《骈字类编》:花急
元 顾瑛 雪夜泊枫桥 花急风翻去,潮生水逆流。
《國語辭典》:急觞(急觴)  拼音:jí shāng
连饮、连续喝。《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陈琳诗》:「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唐。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垂老恶闻战鼓悲,急觞为缓忧心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