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两屦(两屦)
宋 方岳 江尉见过 千岩万壑真仙吏,两屦一蓑予老农。
《韵府拾遗 遇韵》:撰屦(撰屦)
卢肇海潮赋先生撰屦旁眄亦穷其变
《漢語大詞典》:客屦(客屨)
旅人的鞋。
分類:旅人
《漢語大詞典》:屦杖(屨杖)
古礼年五十得扶杖,长者可入室而后脱鞋,故以“屨杖”为敬辞,用以称老人。 明 唐顺之 《与刘南坦尚书》:“回首故山,可为太息,不久图返初服,奉侍屨杖,当有日也。”
《漢語大詞典》:倒屦(倒屨)
把鞋子穿倒,形容急于出迎。 唐 孟简 《咏欧阳行周事》:“ 詹生 喜言旋,倒屨走迎门。”参见“ 倒屣 ”。
《國語辭典》:倒屣  拼音:dào xǐ
急于迎宾,将鞋子穿反了。《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北史。卷三四。宋繇传》:「每闻儒士在门,常倒屣出迎,引谈经籍。」
《骈字类编》:地屦(地屦)
史记日者传见天冠下
《骈字类编》:二屦(二屦)
礼记曲礼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疏谓室有两人故户外有二屦此谓两人体敌故二屦在外原
欧阳詹初发太原途中寄太
所思诗见一车下
《骈字类编》:屦及(屦及)
左傅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及宋宋人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
《國語辭典》:屦校(屨校)  拼音:jù jiào
脚上的刑械。《易经。噬嗑卦。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分類:脚镣王弼
《國語辭典》:麻屦(麻屨)  拼音:má jù
用麻绳织成的鞋。
分類:麻鞋
《國語辭典》:麻鞋  拼音:má xié
麻制的鞋。唐。杜甫〈述怀〉诗:「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儒林外史》第三九回:「看那人时,三十多岁光景,身穿短袄,脚下八搭麻鞋,面上微有髭须。」
分類:麻鞋
《漢語大詞典》:坠屦(墜屨)
坠履。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十:“是以江汉之君,悲其坠屨;少原之妇,哭其亡簪。” 唐 温庭筠 《上盐铁侍郎启》:“某闻珠履三千,犹怜坠屨;金釵十二,不替遗簪。苟兴求旧之怀,不顾穷奢之饰。” 宋 曾巩 《贺韩相公赴许州启》:“持心素厚,未忘坠屨之微;引脰永怀,已动扫门之喜。”参见“ 坠履 ”。
《漢語大詞典》:坠履(墜履)
汉 贾谊 新书·谕诚:“昔 楚昭王 与 吴 人战, 楚 军败, 昭王 走,履决,背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履。及至于 隋 ,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履乎?’ 昭王 曰:‘ 楚国 虽贫,岂爱一踦履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 楚国 之俗无相弃者。”后因以“坠履”为不轻易遗弃旧物或故物失而复得之典。周书·韦夐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履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虽不逮前烈,然捨旧録新,亦非吾志也。” 唐 李白 《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惭坠履之还收,喜遗簪之再御。” 宋 王禹偁 《单州谢上表》:“仰穹旻而方类戴盆,遇庆赦而遽收坠履。”
《高级汉语词典》:屦人
周礼官名。天官之属,掌管王与后的衣服鞋屦
《骈字类编》:屦贱(屦贱)
左傅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注踊刖足者屦言刖者多
《骈字类编》:藤屦(藤屦)
唐 贯休 秋晚野步 藤屦兼闽竹,吟行一水傍。
《漢語大詞典》:踦屦(踦屨)
单只的鞋。 汉 贾谊 新书·谕诚:“昔 楚昭王 与 吴 人战。 楚 军败, 昭王 走,屨决眦而行失之,行三十步,復旋取屨。及至於 隋 ,左右问曰:‘王何曾惜一踦屨乎?’ 昭王 曰:‘ 楚国 虽贫,岂爱一踦屨哉!思与偕反也。’自是之后, 楚国 之俗,无相弃者。”新唐书·外戚传·杨国忠:“自再兴师,倾中国驍卒二十万,踦屨无遗,天下冤之。”
分類:单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