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42,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在宽
范宽
水宽
宽怀
宽严
带宽
宽饶
宽洪
宽纵
平宽
宽广
宽柔
宽慈
宽减
宽衣
《分类字锦》:在宽(在宽)
书敬敷五教在宽
分类:教化
《国语辞典》:范宽(范宽)  拼音:fàn kuān
人名。字仲立、中立,一名中正,北宋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生卒年不详。风仪峭古,不拘礼法、世故。因性情宽和,人称「范宽」。好绘事,山水师李成、荆浩。落笔雄健凝练,对景造意,不取繁饰,自成一家。与关仝、李成,为五代、北宋间北方山水画的三个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传世作品有〈溪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雪景寒林图〉,清咸丰十年(西元一八六○年)英法联军侵扰北京故宫时散落民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骈字类编》:水宽(水宽)
唐 李绅 却望无锡芙蓉湖 其一 水宽山远烟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國語辭典》:宽怀(寬懷)  拼音:kuān huái
1.安心、放心。《三国演义》第四回:「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西游记》第四八回:「一则游赏,二来与师父宽怀。」
2.胸怀宽大。如:「宽怀大度」。
《漢語大詞典》:宽怀大度(寬懷大度)
胸怀宽阔,度量大。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五章:“在这种情况下,主子赐座,他怎能不对主子的‘宽怀大度’感激涕零?”
《漢語大詞典》:宽严(寬嚴)
宽大与严厉。《宋史·汪大猷传》:“今所议六项法,犯者以法行之,非此而但取财,惟再犯者死,可谓宽严适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且亦可见 世宗皇帝 之整飭纪纲,陶育臣庶,固自宽严交剂,不徒恃圣明综核之长也。”
《漢語大詞典》:带宽
波长、频率或能量带的范围;特指以每秒周数表示频带的上、下边界频率之差。例如:具有6兆周带宽的电视信道。
《國語辭典》:宽饶(寬饒)  拼音:kuān ráo
宽恕原谅。如:「做错了事要自知检讨改过,不能一味求人宽饶。」
《國語辭典》:宽洪(寬洪)  拼音:kuān hóng
1.形容声音浑厚洪亮。如:「他音域宽洪,唱起山歌特别动听。」
2.心胸宽大,能包容人。如:「宽洪大量」。也作「宽宏」、「宽弘」。
《國語辭典》:宽宏(寬宏)  拼音:kuān hóng
心胸开阔,度量很大。如:「心地宽宏」。也作「宽弘」、「宽洪」。
《國語辭典》:宽纵(寬縱)  拼音:kuān zòng
宽容放纵,不加拘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一干囚犯,初时见狱中宽纵,已自起心越牢。」
《漢語大詞典》:平宽(平寬)
平和宽容。指人的性情态度。旧唐书·李日知传:“时法令严,吏争为酷, 日知 独平宽无文致。” 唐 韩愈 《闵己赋》:“昔 颜氏 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宋 朱熹 《和亦乐园韵》:“莫笑君家五亩园,要须胸次亦平宽。”
《國語辭典》:宽广(寬廣)  拼音:kuān guǎng
面积或范围广大。《金瓶梅》第五一回:「他店内房屋宽广,下的客商多,放财物不耽心。」
《漢語大詞典》:宽柔(寬柔)
宽缓和柔。逸周书·官人:“心气宽柔者,其声温和。”汉书·哀帝纪:“至今有司执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势获名,温良宽柔,陷於亡灭。” 宋 苏辙 《御试制策》:“故夫宽柔敦厚者,大雅之风也;慷慨劲正者,小雅之文也。” 郭沫若 《论古代文学》:“他对本民族管制得非常严格,深怕他堕落不振,受制于人,而对于 殷 民族则宽柔放纵。”
《漢語大詞典》:宽慈(寬慈)
宽厚慈爱。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时 金 主乃 葛王 也,性宽慈。”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二:“但现在是另一种笑,是另一种如象一个师长对执拗的小学生回答幼稚的质问时揉合着傲慢和宽慈的笑。”
分類:宽厚慈爱
《漢語大詞典》:宽减(寬減)
从宽减免。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数议宽减之宜,下蠲除之令,盖未尝加一暴赋也。” 清 刘大櫆 《内阁学士前工部左侍郎张公墓志铭》:“使父兄能举报其子弟之罪,应免其连坐,而子弟之罪亦宽减其半。” 清 郑珍 《经死哀》诗:“若图作鬼即宽减,恐此一县无生人。”
《國語辭典》:宽衣(寬衣)  拼音:kuān yī
1.宽大的衣服。《文明小史》第六○回:「第一日,便来了五十多个,也有宽衣博带的,也有草帽皮靴的,也有年轻的,也有龙钟的,无奇不有。」
2.脱去衣服。《红楼梦》第三一回:「贾母因说:『天热,把外头的衣服脱了罢。』史湘云忙起身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