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决议(決議)  拼音:jué yì
1.对议论做决定。唐。常衮〈授崔圆左仆射制〉:「尝决议于庙堂,早书勋于王府。」
2.凡议案经主席提付表决者,不论可否,即称为「决议」。
《国语辞典》:山群  拼音:shān qún
由多数的山峰聚集呈不规则状的众山。常见于火山地带。也称为「山汇」。
《國語辭典》:侵吞  拼音:qīn tūn
1.用武力并吞他国或占领其部分土地。唐。杜荀鹤〈观棋〉诗:「得势侵吞远,乘危打劫嬴。」
2.非法占有公物或他人财物。《二十载繁华梦》第一回:「库书不过一个书吏,若不是靠著侵吞鱼蚀,试问年中如许进项,从那里得来?」
《國語辭典》:紫菀  拼音:zǐ wǎn
植物名。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四十至五十公分,根生叶长椭圆形,具叶柄。夏秋日,枝端开多数头状花,伞房状排列。周花为舌状花冠,淡紫色,中央为管状花冠,黄色。瘦果卵状长椭圆形,黑紫色。可供观赏,产华北、东北至俄罗斯、韩国及日本。也称为「返魂草」。
《國語辭典》:出动(出動)  拼音:chū dòng
1.出发行动。如:「全体出动」。
2.派出行动。如:「出动警力维持秩序。」
《国语辞典》:合众国(合众国)  拼音:hé zhòng guó
结合多数的部族、州、邦等在同一主权下组成的国家。如美利坚合众国。
《漢語大詞典》:阿众(阿衆)
迎合多数人。 汉 王符 潜夫论·潜叹:“夫贤者之为人臣,不损君以奉佞,不阿众以取容。”
分類:迎合多数
《国语辞典》:浪儿门(浪儿门)  拼音:làng ér mén
门,表示多数的词尾,今做「们」。浪儿门指不务正业的閒人或风流子弟。宋。史浩〈粉蝶儿。玉屑轻盈〉词:「更添糖,拚折本、供他几碗。浪儿门,得我这些方便。」《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出》:「你读书莫学浪儿门一辈。」也作「浪儿每」。
《国语辞典》:总苞(总苞)  拼音:zǒng bāo
包被花或花序的多数苞片,常一至数轮集生,称为「总苞」。如菊、蒲公英等皆有总苞。
《漢語大詞典》:八停
犹言八成。表示多数。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这一城内,十停人倒有八停人都説: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分類:八成多数
《漢語大詞典》:毒蛾
许多暗色蛾,尤其是毒蛾科的,多数的一般型具有无翅的雌性
毒蛾科的蛾子
《國語辭典》:有蹄类(有蹄類)  拼音:yǒu tí lèi
趾端有蹄的哺乳动物。四肢长大,分为奇蹄目和偶蹄目。如牛、马等。
《國語辭典》:以一奉百  拼音:yǐ yī fèng bǎi
一人供养百人。比喻劳动生产的人少,而享受、消费的人却很多。汉。王符《潜夫论。浮侈》:「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以一奉百,孰能供之?」
《國語辭典》:四不拗六  拼音:sì bù ào liù
少数人不能反对大众的意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辨悟四不拗六,抵当众人不住,只得解开包袱,摊在舱板上。」
分類:少数多数
《國語辭典》:下颚(下顎)  拼音:xià è
节肢动物口器的第二或第三对附肢。成体时,形状极小,末端坚硬,上长许多短毛,有助于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