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6,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压低
本号
本字
合着
改判
本据
貂续
翻案
变调
罢论
子句
别族
本言
归位
灾躔
《国语辞典》:压低(压低)  拼音:yā dī
1.将物品压下去。如:「衣匮里这叠衣物堆得太高了。把它压低些,挪出一点空间!」
2.施加压力,使原来的程度降低。如:「我费尽唇舌讨价还价,老闆才答应压低价钱。」
《漢語大詞典》:本号(本號)
(1).原来的官号。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 永明 元年,进号卫将军。二年,以本官领 丹杨 尹……四年,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餘悉如故。” 李善 注:“本号,卫将军也。”
(2).店、铺的自称。
《國語辭典》:本字  拼音:běn zì
一个字通行的写法和本义的字形不同,原来的字形称为「本字」。有别于假借字、俗字、别字等。如耑,为「端」的本字。《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猃狁,以奏肤公。」汉。毛亨。传:「公,功。」可知功为本字,公为功的借字。
《漢語大詞典》:合着
表示没想到如此;原来是这样。例如:合着你们都没去。
《國語辭典》:改判  拼音:gǎi pàn
法官或竞赛裁判更改原先所作的判决。如:「由于新事證的出现,洗清被告的冤情,法官改判无罪。」「原已判定安全上垒的球员,对方教练提出抗议,后经重播辅助判决,改判回垒不及遭触杀出局。」
《漢語大詞典》:本据(本據)
(1).原来所据之地。后汉书·荀彧传:“復若南征 刘表 ,委弃 兗豫 ,飢军深入,踰越 江 沔 ,利既难要,将失本据。”
(2).依据;遵循。 郭沫若 《集外·侠情和友谊的纪念》:“我希望 杨君 要始终本据着正确的理论把自己的一生做成一篇杰作。”
《漢語大詞典》:貂续(貂續)
续貂。谓续加的东西不如原来的好。含有自歉之意。 清 沈日霖 《晋人麈·诗话·花字韵诗》:“鄙人为友题《灌花图》小照《醉太平》词,亦以花字韵之,録存以为貂续。”参见“ 貂不足,狗尾续 ”。
《國語辭典》:翻案  拼音:fān àn
1.推翻已判定的罪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报仇翻案纷纷,正士皆逃遁。」《红楼梦》第六九回:「倘或他再将此事告诉了别人,或日后再寻出这由头来翻案,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2.推翻前人的定论。如:「翻案文章」。
《國語辭典》:变调(變調)  拼音:biàn diào
声调的变化。在国语主要分为类变和字变二种。类变指某一调类在一定语音条件下所发生的调值变化。譬如两个上声相逢,则前者读成阳平,如「选举」、「粉笔」、「小鸟」等。字变指一、七、八、不四字在阳平、阴平和上声前读成去声,而在去声前,则读为阳平。
《漢語大詞典》:罢论(罷論)
不提;取消原来的打算。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我如今走过去,滑呵,万事罢论;若不滑呵,我将你两条腿打做四条腿。”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幽怪二·嫁女争花轿酿人命:“先生设誓不嫁其女,而婿家竟为其子纳妾,媒亦敬谢不敏,婚事遂作罢论。”
《漢語大詞典》:子句
“从句”的旧称(台、港仍沿用至今)。在某些语言(如英语)它是复合句的一个成分,自有其主语和谓语,尤指其功用同名词、形容词或副词者
COBOL语言中一个语句的一部分,用以说明一基本项的结构,分别对独立的或成组的工作区暂存区给予初始值,或者重新定义由其他子句原来定义过的数据
《漢語大詞典》:别族
(1).从原来的氏族、家族中分离出去。国语·晋语九:“ 智宣子 将以 瑶 为后, 智果 曰:‘……若果立 瑶 也, 智 宗必灭。’弗听。 智果 别族于太史为 辅氏 。及 智氏 之亡也,唯 辅果 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广陵 杨竺 少获声名,而 逊 谓之终败,劝 竺 兄 穆 令与别族。其先覩如此。”
(2).某一氏族的分支。《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高柴 , 齐 人, 高氏 之别族。”
(3).区别氏族。《汉书·王莽传中》:“其令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世世復,无有所与。其 元城 王氏 ,勿令相嫁娶,以别族理亲焉。”
《漢語大詞典》:本言
(1).原来说。墨子·尚同中:“为民正长,赏誉不足以劝善,而刑罚不沮暴,则是不与乡吾本言‘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同乎?”北史·李元忠传:“﹝ 元忠 ﹞谓门者曰:‘本言公招延儁杰,今闻国士到门,不能吐哺輟洗,其人可知。还吾刺,勿復通也。’”
(2).犹言这些言论。 章炳麟 《文学说例》:“盖 胜 既率意奏陈,退而撰次本言,施以藻采,史官传述,遂若造膝所陈,语本若尔。”
分類:原来言论
《国语辞典》:归位(归位)  拼音:guī wèi
归回原来的位置。如:「东西用毕后要马上归位,下次要用时才不会找不到。」
《漢語大詞典》:灾躔(災躔)
亦作“ 灾缠 ”。 古人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偏离原来的轨迹是天象的变异,人间必有灾难,故称。引申指灾祸。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太一词》:“旁垂禎貺,永息灾躔。” 前蜀 杜光庭 《李绾常侍九曜醮词》:“销彼灾缠,蠲除疾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