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叙爵
按功劳大小授予不同爵位。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车驾亲率羣司,躬行古礼焉”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载 三国 魏 华歆 表:“臣闻励俗宣化,莫先於表善,班禄敍爵,莫美於显能。”
《漢語大詞典》:弃力(棄力)
(1).丢弃功劳。左传·襄公二年:“ 郑成公 疾, 子駟 请息肩於 晋 ,公曰:‘ 楚 君以 郑 故,亲集矢於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若背之,是弃力与言,其谁暱我?’” 陆德明 释文:“弃力, 服 本作‘弃功’。” 汉 陈琳《应讥》:“使己蒙噂沓之谤,而他人受讨贼之勋,捐功弃力,以德取怨。”
(2).费力。 晋 陆云 《与平原书》:“文章既自可羡,且解愁忘忧,但作之不工,烦劳而弃力,故久絶意耳。”
《漢語大詞典》:诬冒(誣冒)
谓虚构事实冒取功劳。 宋 王令 《西头供奉官王君墓志铭》:“吏苦无功,稍自诬冒;君纵使降,不以俘告。”
《漢語大詞典》:野绩(野績)
野战的功劳。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踰国勛。”
分類:野战功劳
《漢語大詞典》:赞庸(贊庸)
谓颂扬功劳。《南齐书·王慈传》:“若乃式功鼎臣,赞庸元吏,或以勋崇,或由姓表。”
《漢語大詞典》:标功(標功)
标记功劳。 明 邵璨 《香囊记·分歧》:“看 呼韩 稽顙,单于係颈,那时节标功铁柱呵,树勋名。”
《漢語大詞典》:媢功
嫉妒别人的功劳。明史·王守仁传:“ 宸濠 既平,则相与媢功。” 王闿运 《上征赋》:“ 景 撤箸以慢贤,反咎色于怏怏,不遗老以辅少,徒媢功而失赏。”
分類:嫉妒功劳
《國語辭典》:以功补过(以功補過)  拼音:yǐ gōng bǔ guò
用功劳来弥补过失。《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冯异垂翅,而奋翼于渑池,皆能因败为成,以功补过。」也作「以功覆过」。
《漢語大詞典》:文荫
荫袭文职。封建时代,因父祖的功劳或官职而得官叫荫。明史·蒋冕传:“近倖冒边功,大行陞赏, 冕 及 梁储 亦廕锦衣世千户。两人力辞,乃改文廕。”
《國語辭典》:无功受禄(無功受祿)  拼音:wú gōng shòu lù
没有功劳而接受赏赐。《诗经。魏风。伐檀。序》:「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红楼梦》第二八回:「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
《國語辭典》:贪天之功(貪天之功)  拼音:tān tiān zhī gōng
将自然成功的事情据为自己的功劳。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后用以指把别人的功劳据为己有。《宋史。卷三四五。刘安世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徼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
《漢語大詞典》:邀功求赏(邀功求賞)
求取功劳和奖赏。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本无远虑深谋,意在邀功求赏。” 王闿运 《桂阳陈侍郎行状》:“州北乡团练不邀功求赏,如此役也。”
《国语辞典》:掠人之美  拼音:lüè rén zhī měi
比喻夺取别人的功劳、声誉。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龚张对上无隐》:「儿宽为廷尉汤作奏,即时得可。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国语辞典》:朦胧保举(朦胧保举)  拼音:méng lóng bǎo jǔ
官员不查明属下所立下的功劳是否属实,便胡乱呈报上级。见《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朦胧保举》。
《国语辞典》:丝发之功(丝发之功)  拼音:sī fǎ zhī gōng
微小的功劳。汉。蔡邕〈戍边上章〉:「父子一门兼受恩宠,不能输写心力,以效丝发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