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死者青春长在
长篇小说。德国西格斯作于1949年。1919年春,年轻的共产党员埃尔温惨遭杀害。他的遗腹子汉斯长大后继承父业,成为坚定的反法西斯战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前夜,汉斯不幸遇难。不久,他的女友生下了他的遗腹子。
《漢語大詞典》:童子团(童子團)
解放前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而建立的一种少年儿童组织。也称儿童团。 茅盾 《动摇》十一:“现在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都要到 南乡 去,童子团和纠察队也全体跟去。”
《漢語大詞典》:一二九运动(一二九運動)
1935年12月9日 北平 (今 北京 )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抗 日 救亡运动。目标是反对 日本 帝国主义对 华北 的进一步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抗 日 救国。运动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抗 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使全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达到新的高潮。
《漢語大詞典》: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
我国以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919年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国语辞典》:共产国家(共产国家)  拼音:gòng chǎn guó jiā
指由共产党专政的国家,也称为「共产政权」或「共产主义国家」;不过这些国家并不称自己是共产国家,而是自称「社会主义国家」。
《国语辞典》:共产集团(共产集团)  拼音:gòng chǎn jí tuán
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对苏联、波兰、东德等共产党专政国家的总括性称呼。
《国语辞典》:共产国际(共产国际)  拼音:gòng chǎn guó jì
由列宁(Vladimir Lenin)领导的苏俄共产党召集的国际组织,于西元一九一九年在莫斯科成立,为统一指挥各国共产党活动的最高机构。它规定全世界的共产党都属于同一政党,各国共产党只是共产国际的分支机构;共产党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世界共产组织。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俄为对美、英表示友好,在一九四三年宣布解散。也称为「第三国际」、「赤色国际」。
《国语辞典》:红色恐怖(红色恐怖)  拼音:hóng sè kǒng bù
共产党对其反对者所实施的逮捕、刑讯、暗害、屠杀等政治迫害行动。
《国语辞典》:赫鲁雪夫(赫鲁雪夫)  拼音:hè lǔ xuě fū
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人名。(西元1894~1971)赫鲁雪夫曾任苏联最高领导人、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等重要职位。在冷战期间,赫鲁雪夫领导苏联与欧美西方国家对峙,也在西元1962年古巴飞弹危机中,将飞弹部署在古巴,此事成为引发苏联、美国与古巴之间严重政治军事危机的导火线。1964年布里兹涅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等发动十月政变,赫鲁雪夫辞职下台。
《国语辞典》:反共义士(反共义士)  拼音:fǎn gòng yì shì
在思想及行动上反抗共产党的奴役统治,而争取自由、投奔自由世界的志士。
《国语辞典》:阶级敌人(阶级敌人)  拼音:jiē jí dí rén
无产阶级的敌人,共产党常用以指一切异己分子。
《国语辞典》:布哈林模式  拼音:bù hā lín mó shì
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苏联共产党早期经济学家布哈林主张宽松计划经济,其措施在使政府减少中央集权;并在某些方面让企业有较大自主权,发展较宽松的经济模式。
《国语辞典》: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拼音:dòng yuán kān luàn shí qí lín shí tiáo kuǎn
民国三十六年,因共产党的叛乱,国民政府下令动员戡乱,为了一面戡乱,一面行宪,国民大会在不变更《宪法》条文的范围内,于民国三十七年制定《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此条款与《宪法》具有同等效力,于动员戡乱时期结束之后,即予废除。
《国语辞典》:列宁威权体系(列宁威权体系)  拼音:liè níng wēi quán tǐ xì
西元一九一七年由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所创。特点是以强大的中央集权和有限的政治自由,作为领导决策与统治国家的一种体制。
《国语辞典》:动员戡乱时期(动员戡乱时期)  拼音:dòng yuán kān luàn shí qí
民国三十六年七月,国民政府因共产党的叛乱,下令动员戡乱,此后即称为「动员戡乱时期」。至民国八十年五月,因局势的变化,与两岸关系的发展,乃由总统宣告动员戡乱时期的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