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牧神之笛  拼音:mù shén zhī dí
乐曲名。为法国作曲家德布西(Claude Debussy,西元1862~1918)于西元一九一二年为好友穆雷(Gabriel Mourey,1865~1943)的戏剧《生灵(Psyché)》所创作的配乐,但不是用排笛(Panflute)来演奏,而是用长笛(Flute)独奏来表现,具有浓厚的抒情与幻想风格,需要高度的演奏技巧,在长笛乐曲中堪称杰作。
《国语辞典》:帕格尼尼  拼音:pà gé ní ní
Niccolo Paganini
人名。(西元1782~1840)义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十五岁开始旅行演奏,技巧卓绝,后被誉为小提琴之王。作品有威尼斯狂想曲、女巫之舞等。也译作「巴加尼尼」。
《国语辞典》:裴高累西  拼音:péi gāo lèi xī
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
人名。(西元1710~1736)义大利作曲家。曾以写出二重合唱与二重管弦乐(即可能是F调弥撒曲)而受到欢迎。西元一七三三年歌剧作品《骄傲的囚人》上演,以幕间加演的滑稽喜剧管家女仆最受瞩目,其中不仅充分发挥塑造喜剧人物的天赋,管剧并成为十八世纪最杰出的戏剧作品之一。
《国语辞典》:孟德尔颂(孟德尔颂)  拼音:mèng dé ěr sòng
Felix Mendelssohn
人名。(西元1809~1847)德国作曲家,学于柏林音乐学校。作品风格优雅,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作有序曲〈仲夏夜之梦〉,神剧《圣保罗》、《伊利亚》,交响曲〈义大利〉、〈苏格兰〉,小提琴协奏曲〈无言歌〉等。
《国语辞典》:马斯卡尼(马斯卡尼)  拼音:mǎ sī kǎ ní
Mascagni
人名。(西元1863~1945)义大利歌剧作曲家。西元一八八九年以《乡村骑士》一剧获一等奖。作品有好友《弗里兹》、《伊里斯》、《尼禄》等。
《国语辞典》:蝴蝶夫人  拼音:hú dié fū rén
戏曲剧目。义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代表作之一。西元一九○三年完成,一九○四年在米兰首演,此后一直深受世人喜爱。描写日本女子秋秋桑(日语,指蝴蝶姑娘),被美国军官始乱终弃而殉情的爱情悲剧。全剧以秋秋桑所唱的咏叹调「美好的一日」最为著名。
《国语辞典》:克莱斯勒(克莱斯勒)  拼音:kè lái sī lè
Fritz Kreisler
人名。(西元1875~1962)奥国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初入维也纳音乐院习小提琴,继入巴黎音乐院深造。常至世界各地演奏,西元一九二三年来华,在北京、上海等处演奏,甚受欢迎。作品有〈维也纳随想曲〉、〈爱之欢乐〉、〈爱之忧伤〉、〈中国花鼓〉等小提琴曲。
《国语辞典》:浪漫乐派(浪漫乐派)  拼音:làng màn yuè pài
流行于十九世纪的乐风,特点是不论在作曲或演奏上,都以展现个性、自我、无拘无束的情感为主。此乐派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中撷取灵感。民族曲风强烈,而非专为贵族演奏的乐曲。
《国语辞典》:全民运动歌(全民运动歌)  拼音:quán mín yùn dòng gē
歌曲名。连战作词、刘家昌作曲。为我国自民国三十年明订九月九日体育节之后,第一次由行政最高首长为推展全民体育而作词。歌曲开头几句为:「迎著阳光,沐著草香,日日运动身强力壮,无灾无病寿命长、寿命长。」
《国语辞典》:浦罗高菲夫(浦罗高菲夫)  拼音:pǔ luó gāo fēi fū
Sergey Prokofiev
人名。(西元1891~1953)俄国名作曲家。自小受音乐薰陶,二十三岁由圣彼德堡音乐院毕业,从此崭露头角,成为俄国的首席作曲家。早期作品充满不协和、淘气、嘲弄及尖锐,为当时音乐带来一种新奇的感受,可说是音乐史上的一次革命,因此世人称他为新古典主义的权威;晚期作品则趋向抒情温馨。其著名作品有〈彼得与狼交响曲〉、《三角橘子之恋》歌剧及〈第三号协奏曲〉。
《国语辞典》:史塔温斯基(史塔温斯基)  拼音:shǐ tǎ wēn sī jī
Igor Stravinsky
人名。(西元1882~1971)俄国作曲家。原为俄罗斯人,后归化美国。创作许多不协音的管弦曲,颇具创新风格。著名作品有〈火鸟〉、〈彼特罗希卡〉、〈春之祭〉等芭蕾舞曲。也译作「斯特拉文斯基」。
《国语辞典》:雷昂卡发洛(雷昂卡发洛)  拼音:léi áng kǎ fā luò
Ruggiero Leoncavallo
人名。(西元1858~1919)义大利写实派歌剧作曲家。生于拿坡里,毕业于当地音乐学院。在其作品《波葛里其里》发表后,一举成名。其作品题材,舍弃历史或通俗故事,深入探讨人性的是非善恶问题,写实而生活化。为写实派运动的重要先锋。其他重要作品尚有《波希米亚人》、《玫瑰皇后》、《莎莎》等。
《国语辞典》:雷神进行曲(雷神进行曲)  拼音:léi shén jìn xíng qǔ
一首管乐合奏的进行曲。美国作曲家苏莎(Sousa)所作。在游行示威活动中,常常被使用。
《国语辞典》:擂鼓交响曲(擂鼓交响曲)  拼音:léi gǔ jiāo xiǎng qǔ
西元一七九五年,由奥国作曲家海顿所作的一首降E大调交响曲。因为这首交响曲在第一乐章导奏部分,先由定音鼓滚奏一小节,然后才引出导奏主题。故称为〈擂鼓交响曲〉。
《国语辞典》:蓝色多瑙河(蓝色多瑙河)  拼音:lán sè duō nǎo hé
乐曲名。著名的管弦圆舞曲。是奥国作曲家约翰史特劳斯二世(Johann Strauss II)的代表作之一。旋律优美平实。原曲名为〈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Op.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