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隐避(隱避)
(1).隐藏;躲避。后汉书·卓茂传:“﹝ 刘宣 ﹞知 王莽 当篡,乃变名姓,抱经书隐避林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刘渊 族子 曜 尝隐避於 管涔之山 。”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端溪紫蟾蜍砚》:“其盖有 东坡 小楷书铭云:‘蟾蜍爬沙到月窟,隐避光明入巖骨。’”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六章:“阵地上不宜布置过多的兵力,正面只放了两个排,把一个排隐避在侧翼。”
(2).隐讳;隐瞒。《魏书·李彪传》:“赏忠识正,发言恳惻,惟直是语,辞无隐避。”《水浒传》第一一五回:“ 宋江 道:‘莫非又损了我几个弟兄?你休隐避我,与我实説情由。’”
《漢語大詞典》:隐翳(隱翳)
(1).掩蔽;遮蔽。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处必掩身” 汉 郑玄 注:“掩,犹隐翳也。” 宋 陆游 《书斋壁》诗:“地僻渔扉常隐翳,身闲灵府自清凉。”《新华月报》1979年第7期:“绿荫中隐翳着古色古香的亭轩台榭。”
(2).隐避;隐没。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世主不察朋交之所生,而苟信贵臣之言,此絜士所以独隐翳,而姦雄所以党飞扬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楷模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焦先 ﹞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 郭沫若 《怀念周总理》诗:“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隐翳五洲哀。”
《國語辭典》:潜避(潛避)  拼音:qián bì
躲避隐藏。《三国演义》第三回:「儒曰:『此丁原义儿:姓吕,名布,字奉先者也。主公且须避之。』卓乃入园潜避。」
分類:隐避躲避
《漢語大詞典》:蔽茀
同“ 蔽芾 ”。《韩诗外传》卷一:“曰:‘蔽茀甘棠,勿剗勿伐, 召伯 所茇。’”
隐避。 明 归有光 《龚母秦孺人墓志铭》:“儒人姓 秦 氏,讳 清 ……性端肃,虽老,见男子常蔽茀。”
分類:隐避
《漢語大詞典》:匿避
隐避,躲避。 宋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 李姥 见帝至,亦匿避;宣至,则体颤不能起,无復向时调寒送煖情态。” 元 戴表元 《缩轩赋》:“子不匿避之,而欲以常盛之名,揭乎必趋之衝。” 元 袁裒 《求志赋》:“挺正色而不阿兮,粤忠讜乎继世。佩太阿之森鋩兮,壬佞嚄唶以匿避。”
分類:隐避躲避
《国语辞典》:远遁山林(远遁山林)  拼音:yuǎn dùn shān lín
隐匿于山林中。比喻隐避行踪,远离世俗。《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先生既去,刘备亦将远遁山林。」
《國語辭典》:肥遁鸣高(肥遯鳴高)  拼音:féi dùn míng gāo
逃世隐居而自得其乐。《老残游记》第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也作「飞遁离俗」。
《漢語大詞典》:匿止
隐避休息。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王孙骆 曰:‘饱食而去,前有 胥山 ,西坂中可以匿止。’”
分類:隐避休息
《漢語大詞典》:冥遁
远隐避世。宋史·忠义传序:“若夫世变沦胥,毁跡冥遯,能以贞厉保厥初心,抑又其次歟!”
分類:隐避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