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丘山  拼音:qiū shān
1.山丘。《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史记。卷七○。张仪列传》:「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
2.山林、自然界。汉。蔡邕〈陈太丘碑文〉:「遂隐丘山,悬车告老。」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比喻优厚重大。《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禄。」宋。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而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人得升合,官费丘山。」
4.坟墓。晋。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
《國語辭典》:林麓  拼音:lín lù
林间山麓。汉。班固〈西都赋〉:「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晋。张协〈七命〉:「携公子而双游,时娱观于林麓。」唐。祖咏〈田家即事〉诗:「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
分類:山林
《漢語大詞典》:青苍(青蒼)
(1).深青色。常用以形容树色、山色、天色、水色等。 唐 刘慎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诗:“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清 吴敏树 《新修吕仙亭记》:“由亭中以望,凡 岳阳楼 所见,无弗同者,而青苍秀映之状,幽赏者又宜之。” 周立波 《民兵》:“近山淋着雨,青松和楠竹显得更青苍。”
(2).借指山林。 宋 陆游 《过石灵三峰》诗之一:“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宋 秦观 《同子瞻赋游惠山》:“輟棹纵幽讨,篮舆入青苍。”
(3).借指天。 唐 杜牧 《华清宫三十韵》:“钩陈裹巖谷,文陛压青苍。” 唐 温庭筠 《太液池歌》:“平碧浅春映緑塘,云容雨态连青苍。”青,一本作“ 春 ”。
《國語辭典》:松萝(松蘿)  拼音:sōng luó
1.产于安徽省歙县松萝山上的茶。
2.植物名。松萝科松萝属。为与绿藻类共生之地衣,原叶体茎状,长达数尺,全体呈淡黄绿色,为多数分歧的线状体,常攀附于其他植物上生长,自树梢悬垂,可入药。也称为「蔓女萝」、「蔓萝」、「茑萝」、「女萝」、「松寄生」、「王女」。
《漢語大詞典》:松石
(1).松与石。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松石峻垝,葱翠阴烟。” 唐 宋之问 《初至崖口》诗:“锦繢织苔苏,丹青画松石。” 唐 李白 《九日》诗:“地远松石古,风扬絃管清。”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 李德裕 在 洛阳 南置 平泉庄 。庄周围十余里,台榭百余所,有奇花异草与松石。”
(2).借指山林。 唐 宋之问 《使至嵩山寻杜回不遇》诗:“与君阔松石,於兹二十年。”
(3).松的化石。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异事:“ 婺州 金华山 有松石,又如核桃、芦根、鱼盐之类皆有成石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三·不灰木﹝附录﹞引 苏颂 曰:“今 处州 出一种松石,如松干而实石也,或云松久化为石。”
(4).宝石。呈绿色,又称绿松石。《诗刊》1978年第5期:“草地里拾得 卓玛 的松石耳环。”
《漢語大詞典》:榆林
(1).榆树林。 宋 苏轼 《种松得徕字》诗:“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 宋 道潜 《夜泊淮上复寄逢原》诗:“遥想故人投宿地,画船应在碧榆林。”
(2).借指隐者所居的山林。 清 黄宗羲 《万悔庵墓志铭》:“大兵渡 淛 ,一时士人讳言受职,皆改头换面充赋有司。而公车之徵,先生独不行。当是时,先生遁跡榆林。”
《漢語大詞典》:丘林
(1).山林。 汉 阮瑀 《驾出北郭门行》:“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晋 陆云 《答孙显世》诗:“乃眷丘林,乐哉河曲。”
(2).复姓。见魏书·官氏志
分類:复姓山林
《漢語大詞典》:林岚(林嵐)
指雾气缭绕的山林。 明 陆采 《明珠记·授计》:“虎窟龙潭,早归来,不将身陷。明娇娥偷下林嵐。”
《漢語大詞典》:林阜
(1).山林。 晋 庾阐 《扬都赋》:“源泽浩瀁,林阜隐薈。”
(2).指隐居之地。晋书·阮修传:“家无儋石之储,晏如也。与兄弟同志,常自得於林阜之间。”《晋书·皇甫谧传》:“臣以尩弊,迷於道趣,因疾抽簪,散髮林阜。”
《漢語大詞典》:林岑
(1).险峻貌。
(2).泛指山林。 唐 皮日休 《投龙潭》诗:“晓来林岑静,狞色怒如日。”
《漢語大詞典》:林巘
犹山林。 唐 宋之问 《游法华寺》诗:“林巘永栖业,岂伊佐一生。” 元 陈旅 《题陈氏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诗:“西崦生夕霏,归僧度林巘。”
分類:山林
《漢語大詞典》:烟霞(煙霞)
亦作“烟霞”。
(1).烟雾;云霞。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含吐烟霞,蔽亏日月;古今仙圣,继踵栖神。”云笈七籤卷三三:“青童侍卫,玉女歌扬;腾躡烟霞,綵云捧足。” 明 张居正 《潇湘道中》诗:“我前拥烟霞,我后映松竹。”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卷中烟霞縹緲,钩勒精严。”
(2).泛指山水、山林。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大玄,且忘名利之境。于时 魏特进 、 房僕射 、 杜相州 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 元 乔吉 《绿幺遍·自述》曲:“时时酒圣,处处诗禪,烟霞状元,江湖醉仙。”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 王维 继之以烟霞, 唐 诗之逸,遂成芳秀。”
(3).指红尘俗世。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一会价鼓琴邀夜月,一会价看鹤舞閒云,不与那烟霞廝浑。” 清 孙枝蔚 《寿张康侯母晏太夫人》诗之二:“将母琴堂饌未奢,非关 陶令 弃烟霞。”
(4).特指吸鸦片时喷出的烟团。《黑籍冤魂》第七回:“一班幕宾跟班、衙役皂隶,都是一榻烟霞,这个衙门,简直变做了一个烟馆了。”参见“ 吞云吐雾 ”。
《國語辭典》:吞云吐雾(吞雲吐霧)  拼音:tūn yún tǔ wù
形容抽烟时吞吐的样子。也作「喷云吐雾」。
《國語辭典》:山林  拼音:shān lín
1.山与林。《礼记。月令》:「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文选。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
2.山上的林木。《文选。左思。魏都赋》:「山林幽映,川泽回缭。」
3.隐士幽居之处。《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晋。张华 招隐诗二首之一:「隐士托山林,遁世以保真。」
《國語辭典》:空山  拼音:kōng shān
空旷的山谷。《文明小史》第二五回:「犹如几年住在空山里面,不见人的踪迹。」
《國語辭典》:林下  拼音:lín xià
1.树林底下。唐。郑谷 慈恩寺偶题诗:「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西游记》第一回:「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2.田野。唐。灵彻〈东林寺酬韦丹刺史〉诗:「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聊斋志异。卷二。红玉》:「宋官御史,坐行赇兔。居林下,大扇威虐。」
《國語辭典》:林下风气(林下風氣)  拼音:lín xià fēng qì
人处清幽山林之下,举手投足自然娴雅脱俗。形容妇女举止娴雅,风韵脱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举目看十八姨,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也作「林下风范」、「林下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