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弔喪  拼音:diào sāng
慰問喪家,祭奠死者。《禮記。禮運》:「諸侯非問疾弔喪而入諸臣之家,是謂君臣為謔。」《金瓶梅》第六三回:「喬大戶道:『這個卻不當,他來弔喪,如何叫他遞起酒來?』」
《國語辭典》:吊丧问疾(弔喪問疾)  拼音:diào sāng wèn jí
祭拜死者,慰問病人。形容關心人民生活。《宋史。卷四二八。道學列傳二。尹焞》:「頤既沒,焞聚徒洛中,非弔喪問疾不出戶,士大夫宗仰之。」《三國演義》第二三回:「荀彧可使弔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
《漢語大詞典》:借面吊丧(借面弔喪)
谓人虚有其表。
分類:虚有其表
《國語辭典》:赴義  拼音:fù yì
為義犧牲。如:「為了全國人民的幸福,他毅然決然的慷慨赴義。」《三國演義》第四三回:「當陽之敗,豫州見有數十萬赴義之民,扶老攜幼相隨,不忍棄之,日行十里,不思進取江陵,甘與同敗,此亦大仁大義也。」
《漢語大詞典》:吊伤(弔傷)
犹吊丧。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饰食饮弔伤之礼,而物属之者也。” 尹知章 注:“伤,谓丧祭也。”
分類:吊丧
《國語辭典》:弔紙  拼音:diào zhǐ
弔祭死者。《儒林外史》第七回:「一連開了七日弔,司、道、府、縣,都來弔紙。」《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賈母幫了幾十兩銀子外,又另備奠儀,寶玉去弔紙。」
《漢語大詞典》:吊葬(弔葬)
犹吊丧。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札丧,则令賻补之” 唐 贾公彦 疏:“按《宗伯》云‘以丧礼哀死亡’,此云‘国札丧,则令賻补之’。彼据弔葬致哀,此据设财物补其不足也。”
分類:吊丧
《國語辭典》:探喪  拼音:tàn sāng
弔喪。《紅樓夢》第四三回:「可不真出了門了。說有個朋友死了,出去探喪去了。」《金瓶梅》第八二回:「吳月娘買了一張插桌,三牲冥紙,教金蓮坐轎子,往門外探喪祭祀,去了一遭。」
分類:吊丧
《漢語大詞典》:叩丧(叩喪)
犹吊丧。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巨卿 既至,叩丧言曰:‘行矣 元伯! 死生路异,永从此辞。’”
分類:吊丧
《國語辭典》:不弔  拼音:bù diào
1.不善、不淑。《詩經。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亂靡有定。」漢。鄭玄。箋:「弔,至也,至猶善也。」
2.不哭弔或不表示哀憐撫慰。《禮記。檀弓上》:「死而不弔者,畏、厭、溺。」《石點頭。卷一一。江都市孝婦屠身》:「生也有涯,盍終於天命?死而不弔,重棄於人倫。」
3.不幸。《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紇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弔。」唐。張說〈祭石嶺戰亡兵士文〉:「何如不弔,罹此寇虜。」
分類:吊丧
《國語辭典》:弔客  拼音:diào kè
1.弔喪的人。
2.凶神。主掌疾病哀泣之事。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管甚麼逢著弔客,怕甚麼月值年災。」
《漢語大詞典》:吊服(弔服)
吊丧之服。《孔子家语·终记》:“ 子贡 曰:‘昔夫子之丧 颜回 也,若丧其子而无服,丧 子路 亦然。今请丧夫子如丧父而无服。’於是弟子皆弔服而加麻。”通典·礼六二:“ 汉 戴德 云:‘制:緦麻具而葬,葬而除。’谓子为父,妻妾为夫,臣为君,孙为祖。后也无遣奠之礼,其餘亲皆弔服。” 唐 韩愈 《改葬服议》:“无弔服而加麻则何如?曰:今之弔服,犹古之弔服也。”
分類:吊丧
《漢語大詞典》:赴吊(赴弔)
(1).前往吊丧。后汉书·徐稺传“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稺 诸公所辟虽不就,有死丧负笈赴弔。”
(2).前往慰问。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慨游子之我欺,悲无人以赴弔。”
《漢語大詞典》:无吊(無弔)
不吊丧。孔丛子·杂训:“ 鲁 人有同姓死而弗弔者,人曰:‘在礼,当免不免,当弔不弔,有司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弔也?’”
分類:吊丧
《漢語大詞典》:置刍
后汉书·徐穉传:“ 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以“置蒭”指致送吊丧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