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藩羝
比喻进退两难,陷于窘境。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 宋 梅尧臣 《晚归闻李殿丞访别言已屡来不遇》诗:“囊罄厌外役,进退类藩羝。”
《漢語大詞典》:疐后跋前(疐後跋前)
喻进退两难。语出《诗·豳风·狼跋》:“狼疐其尾,载跋其胡。” 孔颖达 疏:“狼进前则躐其胡,却退则跲其尾,是进退有难。” 梁启超 《中国国债史》:“两造交鬨,势极汹汹,我政府疐后跋前,莫知所适。”
分類:进退两难
《国语辞典》:羊触藩篱(羊触藩篱)  拼音:yáng chù fán lí
比喻进退两难。参见「羝羊触藩」条。明。徐霖《绣襦记》第一六出:「故园羞回转,生死听天,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漢語大詞典》:进退狼狈(進退狼狽)
进退两难;陷于困境。三国志·蜀志·马超传:“ 阜敍 起於 卤城 , 超 出攻之不能下; 宽 衢 闭 冀城 门, 超 不得入。进退狼狈,乃奔 汉中 依 张鲁 。”晋书·吕光载记:“ 晃 穆 未平, 康寧 復至,进退狼狈,势必大危。”
《國語辭典》:取次  拼音:qǔ cì
1.次第。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材取次可用。」清。陈曾寿 浣溪沙。花径冥冥取次行词:「花径冥冥取次行,旧盟全负甚心情?」
2.造次、随便。唐。皮日休 襄州春游诗:「等閒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喻世明言。卷十二。众名姬春风吊柳七》:「取次梳妆,寻常言语,有得几多姝丽?」
《漢語大詞典》:触藩(觸藩)
(1).以角抵撞藩篱。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 汉 董仲舒 《士不遇赋》:“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2).比喻碰壁,进退两难。 唐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诗:“弔影慙连茹,浮生倦触藩。” 明 何大复 《进舟赋》:“戇必至於触藩兮,智或流於刻舟。” 清 泣红 《胭脂血弹词》第二回:“羵首常愁荒职任,触藩又恐遇灾兇。”
《漢語大詞典》:维谷(維谷)
“进退维谷”之省。进退两难。谷,比喻困境。《诗·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毛 传:“谷,穷也。”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姬孤身维谷,难以收拾。”
《漢語大詞典》:惟谷
谓进退两难。 三国 魏 曹操 《领兖州牧表》:“臣愧以兴隆之秩,功无所执,以伪假实,条不胜华,窃感讥誚,盖以惟谷。”参见“ 进退维谷 ”。
分類:进退两难
《國語辭典》:进退维谷(進退維谷)  拼音:jìn tuì wéi gǔ
谷,比喻困境。进退维谷形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文明小史》第五回:「却说柳知府先受了众绅士的排揎,接著洋人见面又勒逼他定要办人,真弄得他左右危难,进退维谷。」
《漢語大詞典》:籓羝
角钩在篱笆上的公羊。喻进退两难。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阅录》:“又恐他不久将归,空成画饼,心如籓羝,日抱懨懨。”
《国语辞典》:首尾狼狈(首尾狼狈)  拼音:shǒu wěi láng bèi
形容处境窘困,进退两难的样子。《晋书。卷六二。刘琨传》:「自守则稽聪之诛,进讨则勒袭其后,进退唯谷,首尾狼狈。」
《国语辞典》: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拼音:qiú shēng bù dé,qiú sǐ bù néng
想活活不成,想死也死不了。形容人被困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国语辞典》:羊撞篱笆(羊撞篱笆)  拼音:yáng zhuàng lí bā
(歇后语)进退两难。羊撞上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物,既撞不倒,羊角又缠住树枝,因而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如:「我答应了他,却做不到,简直是羊撞篱笆──进退两难。」
《國語辭典》:跋胡疐尾  拼音:bá hú zhì wěi
胡,项下的垂肉。跋胡疐尾指前进就踏著垂肉,后退又被尾巴绊倒。语本《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比喻陷入困境,进退两难。明。朱之瑜〈答完翁书〉:「一时仓卒,事事不审,又一身作仆,兄翁行后,更觉周折,弟又才短,所以跋胡疐尾。」也作「跋前疐后」、「跋前踬后」。
分類:进退两难
《國語辭典》:羝羊触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篱笆,被篱笆缠住,前进后退不得。语出《易经。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封神演义》第七回:「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也作「羊触藩篱」。
《漢語大詞典》:前跋后疐(前跋後疐)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 毛 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后疐”喻进退两难。 宋 司马光 《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殽,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虽有 俞 扁 之术,将安所施?” 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彼不尚文,而其法能使家庭之间不即不离,就令不无流弊,而长短适足相抵,何至如 中国 前跋后疐,貌合神离,强遏自然之天乐,尽失自己之权利,使古今贤圣君子於父子兄弟之间,动輒有难处之事。”
分類:进退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