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差以毫厘谬千里


《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3297~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豪釐,差以千里」。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曰:「一云『差以毫釐』,一云『缪以千里』。」
《國語辭典》:毫釐  拼音:háo lí
极微小的数量。《抱朴子。外篇。疾谬》:「故毫釐之失,有千里之差。」《三国演义》第二九回:「贫道得之,惟务代天宣化,普救万人。未曾取人毫釐之物,安得煽惑人心?」
《漢語大詞典》:惜毫厘失千里(惜毫釐失千里)
喻贪小失大。新唐书·魏元忠传:“盖忘大体之臣,恐賚勋庸,竭府库,留意锥刀,以为益国,所谓惜毫釐失千里者也。”
《高级汉语词典》:毫厘不爽
一点儿也不差
《國語辭典》:毫釐千里  拼音:háo lí qiān lǐ
开始相差极小,结果则差距很大。参见「豪釐千里」条。《水浒传》第九七回:「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釐千里之谬!」
《漢語大詞典》:毫厘丝忽(毫釐絲忽)
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来时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个性命是毫釐丝忽上挣来的。”
《漢語大詞典》: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差以毫釐,謬以千里)
同“ 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公愤始末告乡人父老兴学书〉》:“差以毫釐,谬以千里,造因不良,恶果是生。”
《漢語大詞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开始相差一小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谬,也写作“繆”。语本汉书·司马迁传:“故曰:‘差以豪氂,谬以千里。’”《论语·先进》“过犹不及” 宋 朱熹 集注:“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 清 朱彝尊 经义考·易纬·通卦验:“ 冯椅 曰,馆阁本《通卦验》有云,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汉 儒引之,作君子正其始万物理,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漢語大詞典》: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见“ 差之毫氂,失之千里 ”。
《漢語大詞典》: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差若毫釐,謬以千里)
同“ 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 魏书·张普惠传:“差若毫釐,谬以千里,其此之谓乎?”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差若毫釐,谬以千里。词气之缓急,韵味之厚薄,属文者一不慎,则规模立变。”
《漢語大詞典》: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见“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陈书·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於浮辞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无政府说》:“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目的一失,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
《漢語大詞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亦作“ 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 谓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大戴礼记·保傅:“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 孔广森 补注:“《易説通卦验》文。”
《漢語大詞典》: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同“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进不了那座清祕堂,用个部属中书,已就‘失之毫釐,谬以千里’了。” 茅盾 《第一阶级的故事》:“这中间失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不能不说明白。”
《漢語大詞典》:失之千里,差若毫厘(失之千里,差若毫釐)
同“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 隋书·天文志上:“失之千里,差若毫釐,大象一乖,餘何可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