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怠惰  拼音:dài duò
懈怠懒惰。《红楼梦》第四五回:「你只监察著我们里头有偷安怠惰的,该怎么样罚他就是了。」也作「怠堕」、「怠敖」、「怠傲」。
《漢語大詞典》:宽弛(寬弛)
放松;松弛。宋书·刘穆之传:“时 晋 纲宽弛,威禁不行,盛族豪右,负势陵纵,小民穷蹙,自立无所。” 宋 苏辙 《北门书诏·皇帝以旱赐门下诏》:“意者政令宽弛,吏或为害而莫惩歟!”《元典章·刑部十九·讲究开禁灯火》:“今 江 南归附已后一十八年,人心宁一,灯火之禁似宜宽弛。” 叶圣陶 《隔膜·恐怖的夜》:“我看见了弟弟比两年前高大了些的形体,听见了弟弟亲爱的呼声,紧张的惶惧已宽弛了好些。”
分類:放松松弛
《漢語大詞典》:疏脱
亦作“疎脱”。
(1).粗率;轻率。北齐书·阳休之传:“ 辟彊 性疏脱,无文艺, 休之 亦引入文林馆,为时人嗤鄙焉。”北史·孙绍传:“ 绍 性抗直,每上封事,常至恳切,不惮犯忤。但天性疏脱,言乍高下,时人轻之,不见採览。” 清 恽敬 《答邓鹿耕书》:“ 江广文 十载知交,札应即復; 敬 性疏脱过甚,竟忘其别字。”
(2).放达,不受拘束。 唐 袁郊 甘泽谣·陶岘:“ 峴 之文学,可以经济;自谓疏脱,不谋宦游。” 清 陈确 《寄吴仲木书》:“弟心境亦不大恶,且疎脱性成,每不能为无益之忧。”
(3).疏忽,出纰漏。 宋 欧阳修 《论孙抃不可使契丹札子》:“臣闻古者遣使最号难才,不受以辞,许其专对,盖取其临事而敏,应卒无穷。今 抃 既不可预教以言,则将何以应卒?苟一疎脱,取笑四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龚孟鍨策问:“ 龚运干 出题疏脱,以十三宗作十四宗。”朱子语类卷五一:“如见 滕文公 ,説许多井田,也是一场疎脱。”
(4).稀疏脱落。 宋 文天祥 《新年》诗:“喜对慈颜看铺鬢,髮虽疎脱未如银。”
(5).松弛。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十·张颜书:“楷字无出 颜 柳 , 柳 虽有骨,似疎脱,少劲拔,且书体一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云间 莫廷韩 有书才而无书学,往往失於疎脱。”
(6).因疏忽而使罪犯脱逃。《清会典·刑部四·尚书侍郎职掌》:“若审明禁役并无贿纵故纵情事,果係依法看守,偶致疏脱者,拟以杖一百,徒三年。”
《漢語大詞典》:隳弛
松弛;懈怠;废弛。 宋 苏舜钦 《上范公参政书·咨目二》:“盖上不留意,则典军者亦不提辖,将校得以苟且,隳弛纪律。” 宋 陈亮 《四弊策》:“ 张文定公 以为 祥符 以来,万事隳弛,务为姑息,渐失祖宗之旧。”
《國語辭典》:宽展(寬展)  拼音:kuān zhǎn
1.宽阔。《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马二先生走了进去,一个大宽展的院落,地下都是水磨的砖。」
2.宽裕。《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老媳妇到有个外甥在身边,三十岁了,老媳妇原许下与他娶一房妻小的,因手头不宽展,挨下去。」
《漢語大詞典》:弛纵(弛縱)
松弛;松散;放任。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纲网弛纵,莫相举察,公府臺阁,亦復默然。”宋书·五行志一:“ 魏 尚书 邓颺 ,行步驰纵,筋不束体,坐起倾倚,若无手足。”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歷数 全斌 等数将贪黷货财,弛纵兵律。”
《國語辭典》:怠倦  拼音:dài juàn
松懈倦怠,提不起劲。《墨子。非命》:「彼以为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荣,不强必辱,故不敢怠倦。」
《漢語大詞典》:弛放
松弛。 宋 苏辙 《民政策》下之三:“此非难办之事,是以不待非常之才而后能济,唯其弛放怠惰,是以至此。”
分類:松弛
《漢語大詞典》:裕宽(裕寬)
松弛。谓不紧张。管子·内业:“人能正静,皮肤裕宽,耳目聪明,筋信而骨强。”
《漢語大詞典》:散弛
松弛。 清 张芳 《黛史》:“手与足身之四末也,缓其结束,四末散弛。”
分類:松弛
《漢語大詞典》:宽懈(寬懈)
松懈;松弛。《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增广抵制美约禁限华工策》:“并不以略有转机而即宽懈其心。” 鲁迅 《彷徨·离婚》:“两方面各将红绿帖子收起,大家的腰骨,都似乎直得多,原先收紧着的脸相也宽懈下来,全客厅顿然见得一团和气了。”
分類:松懈松弛
《漢語大詞典》:靡迤(靡迆)
亦作“ 靡迆 ”。
(1).绵长貌;连续不绝貌。 汉 张衡 《西京赋》:“高陵平原,据 渭 踞 涇 ,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宋 苏辙 《洛阳李氏园池诗记》:“冈峦靡迆,四顾可挹。”
(2).曲折行进貌。《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张铣 注:“靡迤,细走貌。” 唐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随波水,潺湲泝浅流。”
(3).喻指作风松弛、拖沓。 宋 苏辙 《君术》:“夫是以至宽,而天下无頽惰靡迆之风;至险,而君臣无猜防逼迫之虑。”
《漢語大詞典》:解弛
脱落。 宋 苏辙 《墨竹赋》:“春而萌芽,夏而解弛。”
(1).解,通“ 懈 ”。懈怠松弛。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 引兵至 先零 在所。虏久屯聚,解弛。”南史·陈伯之传:“ 元冲 因其解弛,从北门入,径至听事前。”
(2).解,通“ 懈 ”。形容语言节奏舒缓。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诸四言韵语者,皆诗之流,而今多患解弛。”
《國語辭典》:舒张(舒張)  拼音:shū zhāng
由紧绷状态转为松弛状态。
《漢語大詞典》:宽缓(寬緩)
(1).宽大松弛。韩非子·五蠹:“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轡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 绍 御军宽缓,法令不一,士卒虽众,而实难用。” 章炳麟 《訄书·学变》:“又恶夫以宽缓之政,治衰敝之俗。”
(2).指宽容。《天雨花》第二回:“伏望大爷来体谅,且行宽缓小人身。”
(3).徐缓;缓慢。周礼·考工记·弓人:“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 宋 苏辙 《隋论》:“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鲁迅 《书信集·致沈雁冰》:“《中国的一日》至今无有,有时非常宽缓,是生活书店所不甚少有的事,以前亦往往遇之。”
(4).缓和。红楼梦第九五回:“快快去请老太太。説得宽缓些,不要吓坏了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