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锥刀(錐刀)  拼音:zhuī dāo
小刀的尖端。比喻微利小事。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诗:「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國語辭典》:刀笔(刀筆)  拼音:dāo bǐ
1.古代书写工具,用竹木代纸,用笔记事,用刀削误。《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临江王徵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
2.刀笔吏的简称。参见「刀笔吏」条。《战国策。秦策五》:「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
《漢語大詞典》:寸刃
(1).小刀。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寸刃不能刊长洲之林。” 宋 苏轼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诗:“ 孔融 不肯下 曹操 , 汲黯 本自轻 张汤 ;虽无尺箠与寸刃,口吻排击含风霜。”
(2).泛指极小的武器。晋书·慕容宝载记:“ 寳 恐为 魏 军所及,命去袍仗戎器,寸刃无返。”
《國語辭典》:刀子  拼音:dāo zi
刀的俗称。如:「这把刀子很锋利,你得小心使用。」
分類:刀子小刀
《國語辭典》:逼绰子(逼綽子)  拼音:bī chuò zi
随身携带防身的刀子。元。无名氏《朱砂担》第二折:「我拖在这墙根底下,著这逼绰子搜开这墙阿,磕绰我靠倒这墙,遮了这死尸。」也称为「逼绰刀子」。
分類:小刀匕首
《國語辭典》:刻字  拼音:kè zì
1.雕刻文字。唐。张籍〈少年行〉:「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2.雕刻的文字。晋。葛洪《神仙传》卷六:「按言观其刻字,果齐之故器也。」
《國語辭典》:尖刀  拼音:jiān dāo
前端尖锐而锋利的刀子。如:「这把尖刀非常锐利,我们要小心使用,以免割伤。」《水浒传》第三回:「(郑屠)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鲁提辖早拔步在当街上。」
《漢語大詞典》:刀砺(刀礪)
(1).小刀和磨刀石。古人或少数民族随身携带的日用品。礼记·内则:“子事父母……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 郑玄 注:“刀礪,小刀及礪礱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无所霑。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礪之类。”
(2).专指磨刀石。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那磨刀石便叫作‘刀礪’,伺候公婆吃饭磨刀片肉用的。”
《國語辭典》:錾刀(鏨刀)  拼音:zàn dāo
雕刻金石所用的刀。
《国语辞典》:弹簧刀(弹簧刀)  拼音:tán huáng dāo
一种有弹簧装置的小刀。使用时只须按下掣纽,刀身即可弹伸而出。
《国语辞典》:片柳子  拼音:piàn liǔ zi
一种刀刃薄尖、锐利的小刀。因形状与柳叶相似,故称为「片柳子」。
《國語辭典》:犵党(犵黨)  拼音:qì dǎng
武器名。一种西南部族所使用的刀。宋。朱辅《溪蛮丛笑。犵党》:「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漢語大詞典》:鲁斤燕削(魯斤燕削)
鲁 之削(小刀), 宋 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 鲁 造斤而在 燕 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其《京舵子》《起字调》《马头调》《南京调》之类,传自四方,间亦效之,而 鲁 斤 燕 削,迁地不能为良矣。”参见“ 鲁削 ”。
《漢語大詞典》:鲁削(魯削)
古代 鲁国 出产的刻写刀。周礼·考工记序:“ 郑 之刀, 宋 之斤, 鲁 之削, 吴 粤 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周礼:“古未有笔,以书刀刻字於方策,谓之削。 鲁 为诗书之国,故《考工记》以 鲁 之削为良。” 清 钱谦益 《河南开封府太康县知县李之茂授文林郎制》:“ 宋 斤、 鲁 削,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分類:鲁国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