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秕蠹
害虫。比喻坏人坏事。宋书·王华传:“宰莅之官,诚曰吏职,然监观民瘼,翼化宣风,则隐厚之求,急於刀笔,能事之功,接於德心,以此论才,行之年岁,岂惟政无秕蠹,民庇手足而已,将使公路日清,私请渐塞。”
《漢語大詞典》:蠥虫(蠥蟲)
害虫。
分類:害虫
《國語辭典》:白鱼(白魚)  拼音:bái yú
1.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体小色银白,尾毛有三。会蛀蚀衣物、书籍。也称为「壁鱼」、「蠹虫」、「蠹鱼」、「衣鱼」。
2.白带鱼的别名。参见「白带鱼」条。
《國語辭典》:白鲦(白鰷)  拼音:bái tiáo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条鳍亚纲。产于淡水,大者约尺许长,形体狭长,背淡黑,微青,腹呈白色,鳞颇细,好群游于水面。也称为「白条」。
《國語辭典》:蟊贼(蟊賊)  拼音:máo zé
专吃禾稼的虫。比喻祸害、败类。《诗经。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穑卒痒。」《三国演义》第六○回:「吾主汉朝皇叔,反不能占据州郡;其他皆汉之蟊贼,却都恃强侵占地土:惟智者不平焉。」也作「蝥贼」。
《國語辭典》:螟螣  拼音:míng téng
两种吃稻苗的害虫。《诗经。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唐。孔颖达。正义:「食心曰螟,食叶曰螣。」《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麒麟驺虞,皆好仁之兽。螟螣蟊贼,皆害苗之虫。」
《漢語大詞典》:螟蝗
螟和蝗,都是食稻麦的害虫。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螟蝗水旱,无肆沴於农功,疫癘凶荒,靡非灾於閭里。”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序:“驱除螟蝗,逐捕盗贼。” 宋 陆游 《冬暖》诗:“日忧疾疲被齐民,更畏螟蝗残宿麦。”
分類:稻麦害虫
《國語辭典》:蚱蜢  拼音:zhà měng
蝗虫的俗称。参见「蝗虫」条。
《漢語大詞典》:蚤虱
亦作“ 蚤蝨 ”。
(1).跳蚤和虱子。亦泛指小害虫。 汉 王充 论衡·变动:“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螻蚁之在穴隙之中。”汉书·王莽传中:“以 新 室之威而吞 胡 虏,无异口中蚤蝨。”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吾闻大丈夫之自得而外物者,其於庸人也,盖逼迫不获已而与之形接,虽以千计,犹蚤虱之积乎衣,而赘疣之攒乎体也。”
(2).比喻卑微而令人厌恶者。韩非子·说林上:“太宰曰:‘吾已见 孔子 ,则视子犹蚤蝨之细者也。’”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兄只要看我的后记,便知道 上海 文坛情形,多么讨厌,虽然只不过是些蚤虱之流,但给叮了总得搔搔,这就够费工夫了。”
《漢語大詞典》:蝗螟
蝗与螟。两种庄稼的害虫。吕氏春秋·不屈:“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害稼也。”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刺史肃蓍蔡,吏人沸蝗螟。” 宋 苏轼 《芙蓉城》诗:“愿君收视观三庭,勿与嘉穀生蝗螟。”
《國語辭典》:蝥贼(蝥賊)  拼音:máo zé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剪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也作「蟊贼」。
《漢語大詞典》:螟蟊
两种吃稻的害虫。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元年冬无泽,穴处长螟蟊。”
分類:害虫
《漢語大詞典》:花虫(花蟲)
(1).一种蛀虫。又称蠹鱼,喜食书。体小,身上有银色细鳞,尾有三毛,和身等长,看去甚美,故称为“花虫”。 唐 李贺 《秋来》诗:“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2).方言。红铃虫。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
《漢語大詞典》:树瘿(樹癭)
树木因受到真菌或害虫的刺激,局部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瘤状物。 唐 张鷟 游仙窟:“金盏银盃,江螺海蜯;竹根细眼,树癭蝎唇。”元史·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传:“一夕,有神光降于树,在两河之间,人即其所而候之,树乃生癭,若怀姙状,自是光常见。越九月又十日而树癭裂,得婴儿者五,土人收养之。”
《國語辭典》:螟虫(螟蟲)  拼音:míng chóng
螟蛾的幼虫。专栖息于稻叶腋或茎中,蛀食稻茎,为常见的害虫。《汉书。卷七五。京房传》:「水旱螟虫,民人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
《漢語大詞典》:蟊螟
危害庄稼的两种害虫。语出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毛 传:“食心曰螟……食根曰蟊。” 明 方孝孺 《存养斋记》:“视私欲为蟊螟,俾无害其嘉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