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客人  拼音:kè rén
1.出外游旅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只见隔壁园亭上歇著一个远来客人,带著家眷也来游湖。」
2.出外经商的生意人。《三国演义》第一回:「人报有两个客人,引一夥伴当,赶一群马,投庄上来。」《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前日有个客人,一只小船,装了些布匹,一时贪小,不去投税,径从张家桥转关。」
3.顾客。上门做交易的人。《文明小史》第三○回:「妓女虽然奉承客人,然而有些相貌好的,无论客人多叫人多吃酒,总还要拿点身分出来。」
4.宾客。接受邀请、受到招待的人。《老残游记》第八回:「赶紧做饭,客人饿了。」
5.客家人的别称。参见「客家人」条。清。黄遵宪〈送女弟〉诗:「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人。」
《國語辭典》:客家  拼音:kè jiā
1.为主人做事的工人。《谈徵。名部下。客家》:「焦光饥则出为人客作,饱食而已,今人谓客家者本此。」
2.在外行走做生意的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八出》:「纵饶挑贩客家,独自个担来做己有。」
3.客家人的简称。参见「客家人」条。
《漢語大詞典》:送货上门(送貨上門)
(1).把货物送到顾客家里,以方便用户。《新华月报》1965年第2期:“在送货上门、送货下乡工作中,很多单位实行了三固定,就是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
(2).比喻女子主动接近男子。多用于贬义。 老鬼 《血色黄昏》五九:“团部学校一女教师看上了他,常往连里跑,送货上门。”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九:“这些小玩艺,放在一个碰也没有碰过一下女人的四十六岁的跑腿子的炕上,引得他整宿没有睡…… 侯长腿 骂起来了:‘操她小妈的,送上门来了,什么玩艺?’”《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好呀,你这破货!原来你早跟 秋寡公 勾搭,一起害 牯苟 。骚到家了!送上门了。”
《国语辞典》:车大炮(车大炮)  拼音:chē dà pào
广东、客家方言。即说大话、吹牛。如:「他专会车大炮,小心不要被他骗了。」
《国语辞典》:攻炮城  拼音:gōng pào chéng
台湾客家村落的民俗活动。也称为「尖炮城」,已有百年的历史。以一株青竹作中间支干,上以细绳系上一青竹枝,竹枝上悬挂一个红纸扎成的炮城,内置鞭炮,高度离地面约五至六公尺。再由地面上攻炮城的人手执鞭炮,点燃引线猛往炮城投掷,谁先点燃炮城内的鞭炮,谁就得胜。
《国语辞典》:客菜  拼音:kè cài
指客家菜。如:「客菜经过长期改良,烹调技术不断提升,不仅适合客家人的饮食习惯,也颇受一般大众的欢迎。」
分类:客家
《国语辞典》:竹板歌  拼音:zhú bǎn gē
一种流行于闽西、广东一带客家地区的民间曲艺。演唱时手持竹板,边敲边唱,称为「竹板歌」。旧时乞丐多以此卖艺乞食,故也称为「乞食歌」。
《国语辞典》:地区方言(地区方言)  拼音:dì qū fāng yán
一种较大区域内所有的方言。如现代汉语中的客家语、闽南话、闽北话、粤语、湘语、吴语等。地区方言包括了许多大体上相近似的各地点方言。如闽南话此一地区方言包括了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福州话等地点方言。
《国语辞典》:相褒戏(相褒戏)  拼音:xiāng bāo xì
一种台湾地方戏。原由客家山歌发展出来,后来部分亦用闽南语表演。剧情简单,专重对唱,属于即兴性的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