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冲紧(衝緊)
犹冲要。 明 陈子龙 《兵垣奏议·郡守治兵疏》:“置於衝紧之地,以资统辖。”参见“ 衝要 ”。
分類:冲要
《國語辭典》:冲要(衝要)  拼音:chōng yào
军事或交通要地。《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景传》:「景乃商度地埶,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我等正当淮南冲要之处,二弟切宜小心在意。」
《國語辭典》:枢要(樞要)  拼音:shū yào
1.关键。《荀子。正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论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
2.行政机关总汇的地方。《后汉书。卷二六。韦彪传》:「天下枢要,在于尚书。」
《國語辭典》:津要  拼音:jīn yào
1.水陆冲要之地。《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傅嘏传》:「设令列船津要,坚城据险。」《南史。卷七○。循吏传。杜慧度传》:「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士,闻刺史滕遁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2.比喻要职。《晋书。卷七三。庾亮传。史臣曰》:「是以厚赠琼瑰,罕升津要。」《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交关津要,共相唇齿。」
3.比喻事物的关键、要点。南朝梁。江淹 无为论:「宣尼六艺之文,百氏兼该之术,靡不详其津要,而采摭冲玄。」
4.比喻重要的途径。《续资治通鉴。卷五○。仁宗。皇祐元年》:「言三馆职事,文儒之高选,近时用人益轻,遂为贵游进取之津要。」
《漢語大詞典》:当冲(當衝)
在道路的冲要处。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 明皇 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衝设祭。”亦指处于斗争的前列。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我常常当冲,至今没有打倒,也可以说是每一战斗,在表面上大抵是胜利的。”
《國語辭典》:襟要  拼音:jīn yào
险要的地方。南朝陈。徐陵〈册陈公九锡文〉:「姑孰襟要,崤函所凭。」
《國語辭典》:津关(津關)  拼音:jīn guān
在水陆要地所设的关口。《淮南子。脩务》:「上峭山,赴深溪,游川水,犯津关。」汉。贾谊〈过秦论〉:「缮津关,据险塞。」
《漢語大詞典》:冲繁(衝繁)
谓地当冲要,事务繁重。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衝繁大州县,狱犯众多。”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飭令在 长辛店 、 丰台 、 通州 等车站及衝繁城镇扼要驻扎,严密巡防。”参见“ 衝繁疲难 ”。
《漢語大詞典》:冲繁疲难(衝繁疲難)
清 雍正 间,由 广西 布政使奏准,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以便选用官吏。冲谓地方冲要;繁谓事务繁重;疲谓民情疲顽;难谓民风强悍难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凡有美缺要任,皆係 满 妖补受,而衝繁疲难者则以华人当之。”参阅 清 凌扬藻 《蠡酌编》
《漢語大詞典》:冲疲(衝疲)
谓地当冲要,民情疲顽。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 郯 地当南北孔道,素号衝疲。”参见“ 衝繁疲难 ”。
分類:冲要民情
《漢語大詞典》:冲繁疲难(衝繁疲難)
清 雍正 间,由 广西 布政使奏准,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以便选用官吏。冲谓地方冲要;繁谓事务繁重;疲谓民情疲顽;难谓民风强悍难治。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凡有美缺要任,皆係 满 妖补受,而衝繁疲难者则以华人当之。”参阅 清 凌扬藻 《蠡酌编》
《漢語大詞典》:冲境(衝境)
冲要之地;交通发达地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待游客》:“若地当衝境,便道经过,祇费寸牋半刺。”
《漢語大詞典》:冲剧(衝劇)
冲要烦剧。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革陋规》:“如衝剧之区,供应浩繁。”
分類:冲要烦剧
《漢語大詞典》:冲卫(衝衞)
冲要的边区。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 大名 , 河朔 之衡衞,或暂驻鑾輅,扬言自将,以壮军威者,策之中也。”
分類:冲要边区
《漢語大詞典》:衿要
谓地势冲要;亦指要害之地。魏书·裴庆孙传:“朝廷以此地被山带 河 ,衿要之所, 肃宗 末,遂立 邵郡 。”新唐书·李芃传:“ 芃 请以 秋浦 置州,扼衿要,使不得合从。” 清 钱谦益 《福建道监察御史李思启授文林郎制》:“命尔相视衿要,筹阨塞於屏幛之中;抚驭师徒,宣国威於种落之外。”
《漢語大詞典》:襟制(襟製)
谓山川像衣襟一样互相交会、制约而形成冲要地带。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 彭蠡 九江 ,地尽襟製。”
《漢語大詞典》:首冲(首衝)
冲要之地。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良乡行》:“ 良乡 疆域甚狭……乃当天下朝贡首衝,差使浩繁,供亿甚伙,民不堪命矣。”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禀帖赘说》:“ 郯红 为 东省 首衝。”
分類:冲要要之
《漢語大詞典》:冲缓(衝緩)
指冲要和平缓两种相对的地形。明史·谭纶传:“ 纶 相度边隘衝缓,道里远近,分 蓟镇 为十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