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气海(氣海)  拼音:qì hǎi
1.人体经穴之一,在脐下一寸五分。按摩或针灸本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尿、虚弱等症。也称为「脖胦」。
2.中医学上称积于胸中的气为宗气,而宗气在胸中积聚的处所就是气海,可调节呼吸,贯通心脉。《旧唐书。卷一六五。柳公绰传》:「公度善摄生,年八十馀,步履轻便。或祈其术,曰:『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
《漢語大詞典》:语吃气阻(語吃氣阻)
谓说话结结巴巴,呼吸急促,上气不接下气。形容情绪紧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各省起义·四川光复》:“ 传善 平日甚利口,今慑於民气,语吃气阻,愿书同盟誓约,与 荣嘉 皆剪髮缴印降。”
《國語辭典》:一丝两气(一絲兩氣)  拼音:yī sī liǎng qì
比喻气息微弱,奄奄一息。《水浒传》第五二回:「面如金纸,体似枯柴。悠悠无七魄三魂,细细只一丝两气。」《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见秀童躺在板门上,七损八伤,一丝两气。」也作「一丝没两气」、「一丝两缕」。
《漢語大詞典》:捯气儿
指临死前呼吸急促,断断续续
由于说话又急又快而上气不接下气。例如:他说得那么快,都捯不过气来了。
《漢語大詞典》:喘证
古称上气、喘息。一般通称气喘。指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
《國語辭典》:气急败坏(氣急敗壞)  拼音:qì jí bài huài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的样子。常用以形容慌张或恼怒的样子。《水浒传》第六七回:「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精忠岳传》第七一回:「忽见那些逃回军士,气急败坏,跑回营来。」也作「气急败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