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月池
(1).月光所照之池。 南朝 齐 谢朓 《别王丞僧孺诗》:“花树杂为锦,月池皎如练。” 元 王恽 《游百家岩杂诗》:“月池悬溜落苍洼,巖竇分居可百家。”
(2).池名。在今 河北省 涿县 西南,其形如月,故名。明一统志·顺天府:“ 月池 在 涿州 城西南一十五里,广三顷餘,其形如月。”
《國語辭典》:相台(相臺)  拼音:xiàng tái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建于相州(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的高台。楼顶置大铜雀,展翅若飞。参见「铜雀台」条。
《国语辞典》:董仲舒  拼音:dǒng zhòng shū
人名。(西元前179~104)西汉名儒,广川(河北省枣强县东)人。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三年不窥园。提倡独尊儒术。著有《春秋繁露》等书。
《漢語大詞典》:崇陵
(1).陵墓名。 唐德宗 的陵墓。在今 陕西 泾阳县 北 嵯峨山 。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伏以 崇陵 仙寝,復土纔终。”
(2).陵墓名。 宋光宗 的陵墓 永崇陵 的简称。在今 浙江 绍兴市 东南 攒宫 。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典礼·光宗配飨议》:“ 卫公 之孙祕阁校理 元刚 ,復言其祖首侍 崇陵 讲读,后在相位,始终六年。”
(3).陵墓名。 清德宗 的陵墓。在今 河北 易县 西 永宁山 。清史稿·宣统皇帝纪:“詔定 西陵 金龙峪 为 德宗景皇帝 山陵,称曰 崇陵 。”
《國語辭典》:大房  拼音:dà fáng
1.家族的长房。《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都是太夫人的地葬得不好,只发大房,不发二房。」
2.较大的房子。《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渐渐大房改换小房,赁得两三间房子。」
3.古祭器,玉饰的俎。《诗经。鲁颂。閟宫》:「笾豆大房,万舞洋洋。」
《国语辞典》:涿郡  拼音:zhuó jùn
郡名。汉置,为今河北省涿县治。
《国语辞典》:越调(越调)  拼音:yuè diào
1.词曲宫调,为七宫十二调之一。
2.流行于河南和湖北西北部、河北南部的剧种。唱腔由上下句组成,以四弦为主奏乐器,另有月琴、三弦、唢呐等,音乐风格质朴优美,乡土气息浓厚。
《国语辞典》:居庸关(居庸关)  拼音:jū yōng guān
位于河北省昌平县西北的关口。为长城的要隘,有平绥铁路经过。
《国语辞典》:崔骃(崔骃)  拼音:cuī yīn
人名。(?~西元92)字亭伯,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窦宪为车骑将军,以骃为属员,宪擅权骄横,骃数谏不听。后命为长岑长,未至官而归。博学善属文,著诗赋铭颂,共二十馀篇。
《漢語大詞典》:柏人
(1).古地名。在今 河北省 唐山市 西。 春秋 晋 地, 战国 属 赵 , 汉 置县。左传·哀公五年:“五年春, 晋 围 柏人 , 荀寅 、 士吉射 奔 齐 。”
(2).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汉 八年,上从 东垣 还,过 赵 , 贯高 等乃壁人 柏人 ,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 柏人 。’‘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后遂用为皇帝行止戒备的典故。 唐 李白 《枯鱼过河泣》诗:“万乘慎出入, 柏人 以为诫。”
《國語辭典》:磨笄  拼音:mó jī
笄,簪子。战国时赵国代王的妻子,遥闻其夫被杀,磨尖发簪自尽。见《吴氏春秋。孝行览。长攻》。后比喻自杀。
《國語辭典》:毛子  拼音:máo zi
1.小儿头顶所蓄之发。如:「我的小外甥有著一头柔软的毛子。」
2.动植物表皮所生的细柔状物体。如:「桃毛子」。
3.旧俗称洋人为毛子。《恨海》第二回:「毛子用的是鎗炮,大师兄用的是神兵神火;大师兄便不怕鎗炮,咱们可不行。」
4.俄国人。也称为「老毛子」。
《国语辞典》:海河  拼音:hǎi hé
河川名。位于河北省,由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汇聚而成。天津市跨海河两岸,为海河水运总枢纽。也称为「直沽」。
《国语辞典》:邵雍  拼音:shào yōng
人名。(西元1011~1077)字尧夫,宋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精先天象数之学。寓洛四十年,称所居为「安乐窝」,卒谥康节。著有《先天图》、《皇极经世》、《渔樵问答》、《伊川击壤集》等。
《漢語大詞典》:轩辕台(軒轅臺)
(1).古代传说中的土台名。在今 河北省 怀来县 乔山 上。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轩辕之臺 ,射者不敢西嚮射,畏 轩辕之臺 。” 南朝 梁元帝 《幽逼》诗之三:“寂寥千载后,谁畏 轩辕臺 。” 唐 李白 《北风行》:“ 燕山 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 轩辕臺 。” 王琦 注引《直隶名胜志》:“ 轩辕臺 在 保安州 西南界之 乔山 上。” 清 孙枝蔚 《广陵送曾庭闻之新安》诗:“到日 轩辕臺 上望,乱餘萤火似 芜城 。”
(2).亭台名。 宋 陈舜俞 青城山记:“ 青城观 北上十餘里,有亭臺孤耸独秀霞表,名曰 轩辕臺 ,下望山如螘蛭焉,连抱之树有若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