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驮水棍(馱水棍)  拼音:tuó shuǐ gùn
挑水的扁担。《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会子花的这个形象,你还敢领东西来。领不成东西,领一顿驮水棍去才罢。」
《国语辞典》:器械体操(器械体操)  拼音:qì xiè tǐ cāo
体操时,利用哑铃、球杆、棍棒、杠环等器械作动作者,称为「器械体操」。
《国语辞典》:拨火又长,拄门又短(拨火又长,拄门又短)  拼音:bō huǒ yòu cháng,zhǔ mén yòu duǎn
(谚语)指棍棒用来拨火嫌长,用来拄门嫌短。比喻不成材料。也作「种火又长,拄门又短」。
《国语辞典》:种火又长,拄门又短(种火又长,拄门又短)  拼音:zhòng huǒ yòu cháng,zhǔ mén yòu duǎn
(谚语)棍棒用来拨火嫌长,用来拄门嫌短。比喻不成材料的意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你这样人,种火又长,拄门又短,郎不郎秀不秀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又兼目下已做了单身光棍,种火又长,拄门又短,谁来要这个废物?」也作「拨火又长,拄门又短」。
《国语辞典》:拖鎗拽棒  拼音:tuō qiāng yè bàng
拿著鎗带著棍棒。《水浒传》第二回:「庄东庄西三四百史家庄户,听得梆子响,都拖鎗拽棒,聚起三四百人,一齐都到史家庄上。」也作「拖鎗曳棒」。
分类:棍棒
《国语辞典》:揍人  拼音:zòu rén
用拳头或棍棒打人。如:「他脾气暴躁,一不顺心便想揍人出气。」
《国语辞典》:赶面棍(赶面棍)  拼音:gǎn miàn gùn
碾压面粉团的实心细长棍棒。
《国语辞典》:梢棒  拼音:shāo bàng
巡逻、防身的棍棒。《水浒传》第二三回:「这武松提了梢棒,大著步,自过景阳冈来。」也作「哨棒」、「稍棒」。
《国语辞典》:顶技(顶技)  拼音:dǐng jì
一种杂技。演员用头、额或鼻来顶棍棒,或口衔棍棒,在棍桩顶端置瓶、碗、蛋、桌等易碎或笨重的物件,以表现演员的平衡技巧。
《国语辞典》:持刀动杖(持刀动杖)  拼音:chí dāo dòng zhàng
手持刀剑、舞动棍棒。形容动武滋事。《红楼梦》第三四回:「宝钗道:『谁闹了!你先持刀动杖的闹起来,倒说别人闹。』」
《国语辞典》:持刀弄棒  拼音:chí dāo nòng bàng
耍弄刀枪棍棒,展现武术。《野叟曝言》第九一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兼为逆侄之事,也日夕忧心。」
《国语辞典》:烧火焜(烧火焜)  拼音:shāo huǒ gùn
炉灶旁叉草、推柴、翻火的棍棒。亦借指枪枝。
《漢語大詞典》:赶面(趕麵,趕麪)
擀面。用棍棒把揉和的面团来回碾平压薄,再切成面条。《西游记》第七四回:“ 八戒 道:‘哥哥,若是这等赶麪打,或者二更时也都了了。’” 清 悟痴生 《广天籁集》一:“赶麪赶的薄,切麪切得细。”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今日这两碗麵保不定还有个‘我家的媳妇儿会赶麵,赶到锅里团团转’的秘典在里头呢!”
《漢語大詞典》:杠棒
较粗的棍棒,是一种抬物的工具。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三章:“六年前,我和我爹在 烟台 码头上当装卸工……我一见爹活活被鬼子折磨死,肺都气炸了,操起一根杠棒就奔鬼子打去。”《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铁锨镐头迸火花,小车杠棒一齐上,一鼓作气拿下五百亩‘人造梯田’。”
分類:棍棒工具
《國語辭典》:杠子(槓子)  拼音:gàng zi
1.抬重物的粗棍子。如:「我们去找根杠子,把这箱东西抬走。」《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将那杠子抢到手里,掖上倭刀,一手抡开杠子,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打了个落花流水,东倒西歪。」
2.阅读或批改文字时,作为标记而画的粗线。如:「作业簿里凡是写错被老师画上杠子的,都要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