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走北
战败而逃。亦指败逃的军队。六韬·均兵:“ 太公 曰:‘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也。’”
分類:战败军队
《漢語大詞典》:挠败(撓敗)
(1).挫败,战败。梁书·南海王大临传:“ 彪 若成功,不资我力;如其挠败,以我説焉,不可往也。”《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唐 牛肃 《纪闻·吴保安》:“深入贼庭,果逢挠败, 李公 战没,吾为囚俘。”清史稿·德宗纪二:“丁巳,以 吴大澂 师徒挠败,切责之。”
(2).扰乱败坏。 唐 白居易 《论行营状》:“岂唯虚费资粮,兼恐挠败军阵。”旧唐书·裴度传:“逆竖构乱,震惊 山东 ,姦臣作朋,挠败国政。”
《國語辭典》:败退(敗退)  拼音:bài tuì
因战败而撤退。如:「部队官兵对这场仗都抱持必胜决心,绝不容败退!」
《国语辞典》:败残(败残)  拼音:bài cán
战败后剩馀的。《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曹操大破吕布于定陶,布乃收集败残军马于海滨。」《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搜了巢穴,将败残的苗子尽行杀了。」
《漢語大詞典》:白帜(白幟)
(1).战败者表示投降的白旗。新五代史·闽世家·王鏻:“ 仁达 伏甲舟中,伪立白帜请降, 继雄 信之,登舟,伏兵发,刺杀之。”
(2).泛指白色的军旗。宋史·王珪传:“敌围之数重,復驰入,有驍将持白帜植枪以詈。”
《國語辭典》:白幡  拼音:bái fān
一种狭长的白色旗子。在丧礼中,排列在灵柩前,作为引导,上面写著死者的职衔和姓名。也称为「引路幡」。
《漢語大詞典》:焚榇(焚櫬)
烧掉棺木。古代受降仪式。交战两国君之战败者舆榇乞降,表示接受诛杀;战胜者焚榇,表示宽大而赦免其死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至 成都 , 禪 率太子诸王及羣臣六十餘人面缚舆櫬诣军门, 艾 执节解缚焚櫬,受而宥之。”晋书·王濬传:“ 濬 躬解其缚,受璧焚櫬,送于京师。”艺文类聚卷五八引 北齐 魏收 《檄梁文》:“当使焚櫬而出,拂席相待。”
《國語辭典》:素幡  拼音:sù fān
白旗。《新唐书。卷二二○。东夷传。高丽传》:「藏遣男产率首领百人树素幡降,且请入朝,绩以礼见。」
《國語辭典》:诈败(詐敗)  拼音:zhà bài
假装失败。《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来日再战,必然诈败,诱到吊桥边射之。」
分類:假装战败
《国语辞典》:逃北  拼音:táo bò
战败而逃。汉。贾谊〈过秦论〉:「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
分类:战败贾谊
《漢語大詞典》:素挥(素揮)
白旗,白幡。战败者表示投降的旗。挥,通“ 徽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若迴斾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 李善 注引广雅:“徽,幡也。徽与挥古通用。”
《漢語大詞典》:陨败(隕敗)
战败身亡。 清 朱克敬 《暝庵杂识》卷一:“ 狄山 之御 匈奴 , 周处 之击 齐万年 ,卒以陨败,岂由无才!”
分類:战败
《漢語大詞典》:北挠(北撓)
谓战败后曲折奔逃以避敌。墨子·非攻下:“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失列北挠乎哉!罪死无赦,以譂其众。” 孙诒让 间诂:“北谓奔北也,北之言背驰;挠之言曲行,谓逗挠。”
《國語辭典》:缴获(繳獲)  拼音:jiǎo huò
从投降的敌人或罪犯身上收缴武器、凶器等。如:「我方缴获敌军大批枪械。」
《漢語大詞典》:陨馘(隕馘)
指战败被杀的人。 明 俞允文 《蟋蟀赋》:“復有千年积死之树,孤军陨馘之阬。”
分類: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