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秦琴  拼音:qín qín
乐器名。一种弹拨乐器,木制琴杆,设二弦而有品位,桐木制音箱,音色柔和清脆。
《國語辭典》:洋琴  拼音:yáng qín
乐器名。参见「扬琴」条。
《國語辭典》:扬琴(揚琴)  拼音:yáng qín
乐器名,击弦乐器。明末由中东、波斯(伊朗)一带传入中国。以木为盒,如扇面状,上张铜丝或钢丝为弦,以琴竹敲击发声。亦称为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现代几乎统一称作「扬琴」,一般多为四桥半,四个八度,普遍使用于民族器乐合奏。
《漢語大詞典》:独弦琴(獨弦琴)
一种弹拨的一弦琴。以劈成一半的竹筒或木质音箱为琴身,用金属弦一根,一端系于琴尾,一端扎在琴头的竹柄上,用竹片拨奏。新唐书·礼乐志十一:“《清商伎》者, 隋 清乐也,有编鐘、编磬、独弦琴。”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八:“﹝ 韩熙载 ﹞贫乏无以给……负独弦琴,随房歌鼓以丐食。”
《国语辞典》:巴朗孜阔木(巴朗孜阔木)  拼音:bā lǎng zī kuò mù
乐器名,弹拨乐器。流行于新疆塔吉克族。琴身多用杏木制成,上半部细长,与琴颈相连,上面开有几个圆形小音孔,也有将音孔拼成各式图案的,琴箱的下半部为圆形,上蒙兽皮,琴头部分为半圆形,向后弯曲,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弦轴,琴颈无品,并在左侧设有一高音弦轴,共七条弦。全长约九十二公分,音色低厚而柔和。经改良后,为十根弦,多用于歌舞伴奏。
《国语辞典》:大三弦  拼音:dà sān xián
乐器名,弹拨乐器:(1)形体较大的三弦。北方曲艺大鼓书、单弦牌子曲常用的伴奏乐器。(2)彝族乐器。流行于云南省弥勒、宜良、巍山等彝族居住的地区。琴杆、琴筒均为木制,蒙羊皮。
《国语辞典》:弹布尔(弹布尔)  拼音:tán bù ěr
乐器名,弹拨乐器。新疆维吾尔族的乐器。琴身呈瓢形,多用核桃木或桑木制作,琴颈细长,装有五根钢丝弦。声音清脆悦耳,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为阿拉伯乐器tanbūr的一种,也称为「丹不尔」、「丹布尔」、「弹拨尔」。
《国语辞典》:拨弦乐器(拨弦乐器)  拼音:bō xián yuè qì
用手指、指甲或拨片来弹拨演奏的弦乐器。如古筝、琵琶、竖琴、曼陀林及吉他等。
《国语辞典》:鲁特琴(鲁特琴)  拼音:lǔ tè qín
乐器名,弹拨乐器。主要指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在欧洲使用的一类古乐器之总称。为英语Lute的音译。其构造面平背驼,形似被剖成两半的西洋梨,琴弦由四条到二十条不等。西元十四到十七世纪间相当流行。后世的梨形乐器如曼陀铃等,均属鲁特琴类。
《国语辞典》:西塔琴  拼音:xī tǎ qín
Sitār
乐器名,弹拨乐器。印度的弦乐器。是印度最具代表性古典乐器。长颈有品,柚木琴身,底部为中空的葫芦形,四排弦,二或三排的节奏弦,十一至十三条的共鸣弦。由库斯路改良维那琴而得,是一种结构复杂而又精巧的乐器。1950年代起也开始作为流行音乐中乐器使用。也称为「悉他琴」、「锡塔尔琴」、「锡塔琴」等。
《漢語大詞典》:吹拉弹唱(吹拉彈唱)
指吹奏、拉弦和弹拨乐器以及歌唱等技艺。《作品与争鸣》1983年第11期:“她同时也非常喜欢他的那一身本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装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纸上写文章哩!”
《漢語大詞典》:吹竹弹丝(吹竹彈絲)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唐 韩愈 《代张籍与李浙东书》:“閤下凭几而听之,未必不如听吹竹弹丝,敲金击石也。” 宋 京镗 《雨中花·重阳》词:“巷陌连鑣并轡,楼臺吹竹弹丝。” 明 刘基 《北岭将军庙碑》:“吹竹兮弹丝,女巫舞兮纷陆离。”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 阮亭 善为角徵之声,吹竹弹丝,易入人耳。”
《漢語大詞典》:撚挑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挑,反手回拨。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茌平旅壁词:“上客《鬱轮袍》,慙愧村姝慢捻挑。”参见“ 捻抹 ”。
《漢語大詞典》:捻抹(撚抹)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漢語大詞典》:捻挑(撚挑)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挑,反手回拨。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茌平旅壁词:“上客《鬱轮袍》,慙愧村姝慢捻挑。”参见“ 捻抹 ”。
《漢語大詞典》:捻抹(撚抹)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漢語大詞典》:捻抹(撚抹)
弹拨弦乐器的指法。捻,揉弦。抹,顺手下拨。 宋 葛长庚 《琴乐序》:“忽忽捻抹,其韵虚豁,如在池亭莲花灿发。”
《漢語大詞典》:木拨(木撥)
弹拨乐器的弹拨木片。旧唐书·音乐志二:“旧琵琶皆以木拨弹之, 太宗 贞观 中始有手弹之法,今所谓搊瑟琶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