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一官一集
旧时士大夫以所署官作为撰集之名,始於 南朝 梁 王筠 。南史·王筠传:“ 筠 自撰其文章,以一官为一集,自《洗马》《中书》《中庶》《吏部》《左佐》《临海》《太府》各十卷,尚书三十卷,凡一百卷,行於世。” 宋 楼钥 《送杨廷秀祕监赴江东漕》:“一官定一集,流传殆千卷。”
《國語辭典》:毛举缕析(毛舉縷析)  拼音:máo jǔ lǚ xī
瑣碎列舉、詳細分析。宋。張孝祥〈乞改正遷謫士大夫罪名劄子〉:「士大夫稍自振厲,不肯阿附,或小有違忤,則羅致之獄,毛舉縷析,旁逮知舊,懼其不能廢錮,必以贓私罪汙之。」
《國語辭典》:士可杀,不可辱(士可殺,不可辱)  拼音:shì kě shā,bù kě rù
寧可犧牲生命,也不受汙辱,指士大夫寧死不屈的氣節。《明史。卷一八一。王鏊傳》:「鏊謂瑾曰:『士可殺,不可辱。今辱且殺之,吾尚何顏居此。』」
《國語辭典》:虚谈废务(虛談廢務)  拼音:xū tán fèi wù
本指魏晉士大夫崇尚清談的害處。語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後多借指因空談而耽誤正事。如:「你每天虛談廢務,卻不實地去做,終將一事無成。」
《漢語大詞典》:羔羊素丝(羔羊素絲)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小曰羔,大曰羊。素,白也。紽,数也。古者素丝以英裘,不失其制。大夫羔裘以居。”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 召南 大夫皆正直节俭。言用羔羊之皮以为裘,缝杀得製,素丝为英饰,其紽数有五。既外服羔羊之裘,内有羔羊之德,故退朝而食,从公门入私门,布德施行,皆委蛇然动而有法,可使人踪跡而效之。言其行服相称,内外得宜。”后因以“羔羊素丝”称誉士大夫正直节俭、内德与外仪并美。 明 唐顺之 《与吕通竹屿书》:“用于世则为羔羊素丝之风,不用于世则励蔬食饮水之志。”亦省作“ 羔丝 ”。 清 龚自珍 《国朝春曹题名记序》:“此诸前辈秉心渊雅,用羔丝退食之暇辑是书之志也。”
《國語辭典》:峨冠博帶  拼音:é guān bó dài
戴著高帽子,繫著寬闊的衣帶,為舊時士大夫的服飾。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恰纔耆卿說道,好覷謝氏,必定是峨冠博帶一個名士大夫。」《三國演義》第三七回:「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也作「高冠博帶」。
《漢語大詞典》:白马清流(白馬清流)
旧五代史·梁书·李振传:“ 天祐 中, 唐 宰相 柳璨 希 太祖 旨,譖杀大臣 裴枢 、 陆扆 等七人於 滑州 白马驛 。时 振 自以 咸通 、 乾符 中尝应进士举,累上不第,尤愤愤,乃谓 太祖 曰:‘此辈自谓清流,宜投於 黄河 ,永为浊流。’”后用为士大夫被谗害之典。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五:“恩 牛 怨 李 谁家事, 白马 清流异代悲。” 潘飞声 《陶拙存以先世元暉中丞公遗集见示敬题一律》:“ 白马 清流尽,乌臺党狱频。”
《漢語大詞典》:程子衣
古代士大夫家常闲居所穿的一种服装。制如道袍而稍异。
《漢語大詞典》:屏着(屏著)
指门屏。借指士大夫之家。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屏著》:“今人称士大夫之家必曰门墙,曰屏著是矣。”
《國語辭典》:市井之臣  拼音:shì jǐng zhī chén
住在城市的平民對君王的自稱。《孟子。萬章下》:「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
《漢語大詞典》:襕带(襴帶)
穿襴衫,系革带。古代士大夫的服饰。元史·祭祀志五:“ 至元 十年三月,中书省命春秋释奠,执事官各公服如其品,陪位诸儒襴带唐巾行礼。”参见“ 襴衫 ”。
《國語辭典》:襴衫  拼音:lán shān
古代讀書人的家常服飾。《宋史。卷一五三。輿服志五》:「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辟積。進士及國子生、州縣生服之。」《土風錄。卷三。襴衫》:「按綱目集覽,馬周以三代布深衣,因於其下著衫及裙,名曰襴衫。以為上士之服。……或云當為藍衫。」也作「藍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