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油戟
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棨戟,殳之遗象也……殳,前驱之器也,以木为之。后世滋伪,无復典刑,以赤油韜之,亦谓之油戟,亦谓之棨戟,公王以下通用之以前驱。”
《國語辭典》:引驺(引騶)  拼音:yǐn zōu
前导的马队。《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尝携僧孺至市,道遇中丞卤簿,驱迫坠沟中。及是拜日,引驺清道,悲感不自胜。」
《國語辭典》:节导(節導)  拼音:jié dǎo
前导人员,如警卫、随从、仪仗队等。《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一日,在长安街上行过,只见一人身衣黄衫,坐下白马,两个胡奴跟随,望著节导乱撞。」
《漢語大詞典》:军导(軍導)
军队的前导。三国志·魏志·苏则传:“ 太祖 征 张鲁 ,过其郡,见 则 悦之,使为军导。”北史·百济传:“属兴 辽东 之役,遣奉表,请为军导。”
分類:军队前导
《漢語大詞典》:导吏(導吏)
担任前导的小吏。 唐 岑参 《送颜平原》诗:“海风掣金戟,导吏呼鸣騶。”
《漢語大詞典》:罼罕
(1).捕鸟的网。
(2).古代帝王出行时前导的仪仗。东观汉记·车服志:“天子行有罼罕。”宋书·礼志五:“罼罕本施游猎,遂为行饰。”宋史·仪卫志六:“罕、罼,象‘毕,昴为天堦’,故为前引,皆赤质,金铜饰,朱藤结网,金兽面。罕方,上有二螭首衔红丝拂;罼圆,如扇。”
《漢語大詞典》:俞儿骑(俞兒騎)
古代帝王大驾出行时充当仪仗队伍前导的骑卫。以登山之神名之。隋书·礼仪志五:“指南车,大驾出,为先启之乘。 汉 初,置俞儿骑,并为先驱……后废其骑而存其车。”亦省称“ 俞骑 ”。 晋 左思 《吴都赋》:“俞骑骋路,指南司方。”参见“ 俞儿 ”。
《國語辭典》:俞儿(俞兒)  拼音:shū ér
1.传说中的登山之神。见《管子。小问》。
2.古代善于辨别滋味的人。《庄子。骈拇》:「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
《漢語大詞典》:引龙直(引龍直)
宋 代皇帝出巡时前导的乐队。宋史·乐志十七:“ 太平兴国 三年,詔籍军中之善乐者,命曰引龙直。每廵幸,则骑导车驾而奏乐。”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 太平兴国 中,择军中善乐者,名曰引龙直,游幸,骑而导驾。后曰钧容直,取钧天之义也。”
《漢語大詞典》:宅引
宋 时,宰相于假日黎明赴中书省,有朱衣吏自私第前导,称宅引。参阅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宅引
《漢語大詞典》:告喝
古时官员就道,前导仪卫大声传呼,令人退避,以示威严,称为“告喝”。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二:“三司、 开封府 、外州长官升厅事,则有衙吏前导告喝。”
《國語辭典》:官衔牌(官銜牌)  拼音:guān xián pái
古代官员出行,前导仪杖中书明官员职衔的牌子。《官场现形记》第六回:「后面方是钦差阅兵大臣的执事,什么冲锋旗,帅字旗,官衔牌,头锣,腰锣,伞扇,令旗,令箭,……一对一对的过完,才见那抚院坐著八人抬的一顶绿呢大轿子,缓缓而来。」
《漢語大詞典》:导仗(導仗)
前导的仪仗。 王闿运 《王祭酒母鲍太夫人诔》:“朱轮导仗,白髮垂簪;人之见之,贵寿无极。”
分類:前导仪仗
《漢語大詞典》:顶马(頂馬)
(1).旧时官员出行时仪仗中前导的骑马差役。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顶马:“今贵人街行,前有骑马者一二人,号称顶马。按国语 越王 勾践 亲为 吴王 前马。前马者,即今顶马矣。” 叶恭绰 《辛亥宣布共和前北京的几段逸闻》:“ 张先培 等之炸 袁 ( 袁世凯 )也,第一弹毙其顶马,第二弹未中,第三弹毙其驾车之马,又一弹毙其从骑。” 茅盾 《大鼻子的故事》六:“没有‘开路神’,也不见什么‘顶马’。走在前头的,是长衫先生,洋装先生。”
(2).旧时举行婚丧典礼出行时,亦常用“顶马”之礼仪,以为炫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
(3).谓骑马前导。《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待至下午, 小王 顶马而来,接着两乘官轿,一乘中轿,齐於门首停下。”
《漢語大詞典》:踹街马(踹街馬)
指仪仗队中前导的马。同色的二匹一排,也叫对子马。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街上锣响,一片鼓乐之声,两把黄伞,八把旗,四队踹街马。”
《漢語大詞典》:鸾旗车(鸞旗車)
天子仪仗中载有鸾旗的前导车。晋书·舆服志:“鸞旗车,驾四,先輅所载也。鸞旗者,谓析羽旄而编之,列繫幢傍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舆驾羽卫·鸾旗:“通典曰:鸞旗车, 汉 制,编羽旄列繫幡傍。 胡广 曰:以铜作鸞鸟於车衡上。《宋朝会要》曰: 汉 制为前驱,上载赤旗,绣鸞也。《皇祐大饗明堂记》曰: 景祐 五年,重制此旗,赤质绣鸞,载以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