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公坐
(1).因公务犯罪。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又诸居职其犯公坐者,以法律从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庚子,太常博士 邓餘庆 ,坐受誓戒不及,在法,私罪当劾举主,詔释之。帝因谓宰相曰:‘连坐举官,诚亦不易;如此公坐,犹或可矜。’”
(2).谓公众场合。宋书·袁湛传:“ 重 ( 谢重 )子 绚 , 湛 之甥也,尝於公坐陵 湛 。”《元典章·吏部六·儒吏》:“本府州官公坐对众,将犯重刑人某至徒人某,对各人家属同行引审。”
《國語辭典》:公益  拼音:gōng yì
1.社会公共的利益。
2.为公共利益的服务,常指劝募捐献给需要的大众。
《漢語大詞典》:公本
公众的奏本。《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乡宦们肯上公本,求圣恩浩荡,将钱粮或是蠲免,或暂停徵。”
分類:公众奏本
《國語辭典》:公善  拼音:gōng shàn
属于众人或国家公众的善事,造福人类的事业。道德行为最后的目的。如:「在上位者施政应当以公善为首要考量。」
《漢語大詞典》:公宴(公讌)
亦作“ 公筵 ”。 公卿高官或官府的宴会。文选·王粲〈公讌〉诗 张铣 解题:“此侍 曹操 讌,时 操 未为天子,故云公讌。”南史·王筠传:“ 筠 又能用强韵,每公讌并作,辞必妍靡。”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王人授馆,用阻班荆;常在公筵,敬析名作。”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则假手赋诗。”《与友人论五言古诗书》:“故其(三 曹 )公讌、述怀、赠答之诗,亦遂以五言为之。”
(1).公讌。南史·王藻传:“ 藻 性谦退,不求闻达,善属文,尤好古体。自非公宴,未尝妄有所为。”《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叙过寒温,送过敕印,把大小军政一一交盘明白,才吃公宴。”
(2).公众宴请。 巴金 《雪》第二章:“中午局里全体职员公宴了 冯局长 。”
《漢語大詞典》:公葬
公众为死者举行的葬礼。 袁鹰 《悲欢·校园随想》:“年岁大点的那位,正叙述从更年长的同志那里听来的三十年前的情景:…… 昆明 三万多群众,怎样给四位殉难者出殡,在这儿举行公葬。”
《國語辭典》:公中  拼音:gōng zhōng
公众。《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公中说:祭的是大圣人,必要个贤者主祭,方为不愧。」
分類:公众
《國語辭典》:老虎  拼音:lǎo hǔ
一种凶猛的野兽。形似猫,全身黄褐色,有黑色斑纹,喜肉食。参见「虎」条。
《國語辭典》:公评(公評)  拼音:gōng píng
1.公平的论断。《红楼梦》第三八回:「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
2.众人公开的评议。
《國語辭典》:私下  拼音:sī xià
暗中、不公开、不欲人知。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教我把罪犯私下招承,不比那小去处官司孔目。」《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两人私下算计,只须收到一百二十位学生,已有很大一笔出息。」也作「背人」。
《漢語大詞典》:公信
公众的凭信;公家的信用。慎子·威德:“故蓍龟所以立公识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凡立公所以弃私也。”《人民日报》1951.9.30:“基层单位应将交款者的姓名,交款数目及银行所发给的收款单据全部公布,以昭公信。”
《國語辭典》:广众(廣眾)  拼音:guǎng zhòng
人数众多。《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后多指公众场合。《聊斋志异。卷一二。苗生》:「此等文,只宜向床头对婆子读耳,广众中刺刺者可厌也。」
《國語辭典》:控诉(控訴)  拼音:kòng sù
1.申诉。《金瓶梅》第三八回:「情疏雨雁杳,空教我有情难控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2.非现有常见法律专有名词。在某些法令中,会出现「刑事控诉」、「代位求偿权控诉」等用语。
《國語辭典》:公愤(公憤)  拼音:gōng fèn
众人共同的愤慨。《老残游记》第五回:「所以大家动了公愤,齐心齐意要破这一案。」《文明小史》第一回:「太尊媚外,永顺县察看矿苗;童子成军,明伦堂大抒公愤。」
分類:公众愤怒
《漢語大詞典》:公情
公众的情感。 娲石女氏 《弔国民庆祝满政府之立宪》:“今我国立宪,其为一二人之政见乎?抑为国民之公情乎?奚待智者而后知。”
分類:公众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