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补水(補水)
由于货币成色、价值的不等,兑换时给予一定的贴补费,谓之补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 理之 笑道:‘光板和烂板比较,要伸三分多银子的水;你用出去,不和他讨补水,他那得不疑心你用铜银呢。’” 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账房:]啊哟,中央纸吗?那是不行的!我们收的都是毫洋,而且都是新毫,(指着搭裢)不信你看。[ 王素薇 :]我们照市价补水就是。”
《國語辭典》:贴换(貼換)  拼音:tiē huan
把旧的器物折价后,补上差价,与商家交换新的商品。如:「欢迎大家拿旧的饮水器来贴换新的。」
《漢語大詞典》:换兑
原指货币兑换。引申为以命抵命。《金瓶梅词话》第九二回:“犯夜的到拿住巡更的了,教汉子踢我。我和你这淫妇换兑了罢,要这命做甚么!”
《漢語大詞典》:钱店(錢店)
专营兑换业务的小钱庄。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市卖》:“钱店、银号兑换压岁金银小梅花、海棠元寳。” 徐珂 《清稗类钞·农商·京师钱市之沿革》:“银钱二票,为票号、钱店、香蜡铺所发行,其数多寡无定……一旦拙於调度,营业失败,则受其害者不知其几千百万矣。” 鲁迅 《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因为我们惯熟了,恰如钱店伙计的看见钞票一样,知道什么是通行的,什么是该打折扣的,什么是废票,简直要不得。”
《國語辭典》:外汇(外匯)  拼音:wài huì
依据台湾《管理外汇条例》第2条规定,外汇系指外国货币、票据及有价證券。
《国语辞典》:蜡铺(蜡铺)  拼音:là pù
原为专售蜡烛的商店,后多兼业捲烟、煤油、兑换等,而仍因其旧名。
《國語辭典》:承兑(承兌)  拼音:chéng duì
汇票之被发票人向持票人表示付款的承诺,称为「承兑」。
《漢語大詞典》:毛水
(1).谓皮毛表面。 明 沈自晋 《翠屏山》末折:“只见一隻黄狗走过,肥泛得及,毛水亦乾浄。”
(2).妓院仆役。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娼家僕曰毛水。”
(3).旧时兑换金银,因含有杂质而按比率予以扣除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衣牌
旧时 上海 钱业市场用语。银元一元兑换铜元的行市。因最初由估衣业挂牌开岀,故称。
《国语辞典》:炉神老君(炉神老君)  拼音:lú shén lǎo jūn
民间行神之一。民间冶工、金银匠与兑换商所祭祀的神。
《国语辞典》:外汇存底(外汇存底)  拼音:wài huì cún dǐ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所持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内通货总数,包括存在外国银行的各式存款、有价證券、黄金等,亦即为放在外国的金融资产。
《国语辞典》:兑换率(兑换率)  拼音:duì huàn lǜ
不同货币之间的币值兑换比率。
《国语辞典》:点券(点券)  拼音:diǎn quàn
商家为促销商品或提供折扣优惠时附赠给顾客的兑换凭證,累积一定点数后,即可兑换商品或奖品。如:「这家商店推出购物附赠点券,并可累计兑换的优惠活动,以吸引顾客。」
《國語辭典》:浮动汇率(浮動匯率)  拼音:fú dòng huì lǜ
外汇的兑换比例不固定,汇率的变动完全取决于自由市场的供给、需要,任其自由起伏,称为「浮动汇率」。
《國語辭典》:兑换券(兌換券)  拼音:duì huàn quàn
1.古代地方政府或没有纸币发行权的银行,以及银号、钱庄、商号为了资金周转或补助市面货币短缺而发行的纸券,可向发行处兑换钞票或硬币。
2.泛指可用以换取物品的凭据。如:「凭本兑换券可换取电影票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