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知事  拼音:zhī shì
1.晓事、懂事。《荀子。大略》:「主道知人,臣道知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商小姐见兄弟小时母子伶仃,而今长大知事,也自欢喜他。」
2.职官名。民国初年称一县的长官为「县知事」。今改称为「县长」。
《國語辭典》:赐履(賜履)  拼音:sì lǚ
天子以土地赐予诸侯。语本《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后以赐履指受命任官。唐。杜甫 长沙送李十一诗:「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漢語大詞典》:外除
(1).谓服父母之丧,丧服虽渐除而内心仍存悲哀。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亲丧外除者,谓父母之丧。外,谓服也。服犹外随日月渐除而深心哀未忘。” 唐 韩愈 《与郑相公书》:“ 孟 之深友太子舍人 樊宗师 ,比持服在东都,今已外除,经营 孟 家事,不啻如己。”参见“ 内除 ”。
(2).京官出任地方官。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五:“其所出与外除,及不使入朝者,皆贤士。”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三:“ 王介甫 诡诈不通,外除,自 金陵 过 扬州 , 刘原父 作守,以州郡礼邀之,遂留。”
《漢語大詞典》:内除
谓服兄弟之丧,丧服未除而内心悲哀已渐减。礼记·杂记下:“亲丧外除,兄弟之丧内除。” 孔颖达 疏:“兄弟之丧内除者,兄弟谓期服以下及小功,緦也。内,心也。服制未释而心哀先杀,由轻故也。”
《國語辭典》:左降  拼音:zuǒ jiàng
降职、贬官。《晋书。卷八○。王羲之传》:「或可左降,降在疆塞极难之地。」唐。白居易 舟中雨夜诗:「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也作「左迁」、「左转」。
《國語辭典》:左迁(左遷)  拼音:zuǒ qiān
降职、贬官。古人尊右而卑左,故称官吏被贬降职为「左迁」。《三国志。卷二二。魏书。卢毓传》:「虽听毓所表,心犹恨之,遂左迁毓,使将徙民为睢阳典农校尉。」唐。白居易〈琵琶行。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也作「左降」、「左转」。
《漢語大詞典》:签判(簽判)
宋 代各州、府选派京官充当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掌诸案文移事务。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上:“ 英宗 朝,自 凤翔 签判满任,欲以 唐 故事召入翰林。”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其状元官授承事郎,职除上郡签判;榜眼授承奉郎,探花授承务郎,职注中郡或下郡签判。”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签判文献通考·职官十六
《漢語大詞典》:丐外
谓京官自请外放。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三:“ 安国 自国子司业丐外,得守 宛陵 。”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六:“ 文肃 即上马,径出城外 观音院 。盖承平时执政丐外待罪之地也。”
分類:京官外放
《漢語大詞典》:辞阙(辭闕)
京官外放,赴任前朝见皇帝。 唐 杨巨源 《送裴中丞出使》诗:“辞闕天威和雨露,出关春色避风霜。”参见“辞见班。”
《漢語大詞典》:外迁(外遷)
旧时谓京官调任地方官。汉书·五行志上:“ 刘向 以为先是上復徵用 周堪 为光禄勋,及 堪 弟子 张猛 为太中大夫, 石显 等復譖毁之,皆出外迁。”新唐书·孔温业传:“ 大中 时为吏部侍郎,求外迁,宰相 白敏中 顾同列曰:‘吾等可少警, 孔吏部 不乐居朝矣。’” 宋 曾巩 《齐州谢到任表》:“遽此外迁,处之剧郡。”
《漢語大詞典》:请郡(請郡)
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宋 王安石 《知制诰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请郡,期调膳以奉亲。”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请郡东南促去程,拍堤 江 水照红旌。”
《漢語大詞典》:乞外
指京官请求到地方任职。 清 吴伟业 《赠家园次湖州守五十韵》:“乞外名都重,分符宠命仍。”
《漢語大詞典》:外转(外轉)
旧时谓京官转任外省同级官职。与内转相对。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督抚·许中丞:“其在吏部,为佞人 王篆 所排,外转僉事,后渐陟南京兆。”《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且打点不到,仍要转出外头去做县丞主簿,不如这中书,纳完银就题授了,且又不外转。”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后来你老人家服满,升了二等侍卫,便外转了参将。”
《漢語大詞典》:听朝鸡(聽朝雞)
听鸡鸣而趋朝。借指担任京官。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常侍制 秩 ,居 汝阴 ,与 王深父 皆有盛名於 嘉祐 治平 之间,屡召不至,虽 欧阳文忠公 亦重推礼之,其诗所谓‘笑杀 潁川 常处士 ,十年骑马听朝鸡’者是也。 熙寧 初, 荆公 当国,力致之……尝一日,大雪趋朝,与百官待门於仗舍,时 秩 已衰,寒甚不可忍,喟然若有所恨者,乃举 文忠 诗以自戏曰:冻杀 潁川 常处士 ,也来骑马听朝鸡。”
《漢語大詞典》:月费(月費)
明 代京官除俸金外,按等级每月另给的开支。后亦泛指每月支领的费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京官月费:“京官俸银之外,别有月费一种,起於前 明 。 明 初诸司隶主騶从, 宣德 间始有纳银免役者,因 杨士奇 言京官禄薄,改名曰柴薪银。 天顺 以来,始以官品崇卑,定立名数,每岁银解户部,在京诸司,则皆出自畿内及 山东 、 山西 、 河南 州县, 南京 诸司,则皆出自南畿,此月费所由来也。”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支领内监月费,执事人匠役餼廩皆隶之。”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月间又有照例的月费,及至有个额外用钱的去处,还是合父母讨,他自己还用添些甚么?”
《漢語大詞典》:京朝官
宋 代京官和升朝官的合称。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今约天下令録,自差京朝官外,不过千数百员。”通雅·官制:“官京师曰京官,常参曰升朝官,京朝官盖有分别。 陆务观 曰: 唐 自相辅以下皆曰京官,常朝曰常参官。 宋 初以常参预朝謁曰升朝官, 元丰 以预宴坐曰升朝官,合之则曰京朝官。”参见“ 京官 ”。
分類:京官
《國語辭典》:京官  拼音:jīng guān
1.在京师任职的官员。《北齐书。卷四二。崔劼传》:「世门之胄,多处京官,而劼二子拱、撝并为外任。」唐。贾岛〈和刘涵〉诗:「京官始云满,野人依旧閒。」
2.职官名。宋代不能参预朝谒的京师官员。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唐自相辅以下,皆谓之京官,言官于京师也。其常参者曰常参官,未常参者曰未常参官。国初以常参官预朝谒,故谓之升朝官,而未预者曰京官。」
《國語辭典》:俸米  拼音:fèng mǐ
旧日京官之俸,俸银之外,并按阶级给米,称为「俸米」。《元史。卷九六。食货志四》:「至大二年,诏随朝官员及军官等俸改给至元钞,而罢其俸米。」《六部成语注解。户部》:「俸米:官员岁禄之米也。」也称为「俸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