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念佛三昧  拼音:niàn fó sān mèi
佛教徒经由专心念佛所产生的一种定境。在此定境中,可见到佛现在其前。
《国语辞典》:寝食俱废(寝食俱废)  拼音:qǐn shí jù fèi
因专心于某事,以致顾不得吃饭睡觉。《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宋江在桐庐扎驻寨栅,又见折了阮小二、孟康,在帐中烦恼,寝食俱废,梦寐不安。」《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每想著庄生生前恩爱,如痴如醉,寝食俱废。」
《国语辞典》:潜神默思(潜神默思)  拼音:qián shén mò sī
聚精会神,专心思考。《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
《国语辞典》:废寝辍食(废寝辍食)  拼音:fèi qǐn chuò shí
顾不得睡觉,又没有吃饭。形容极为专心或担忧。
《国语辞典》:废食忘寝(废食忘寝)  拼音:fèi shí wàng qǐn
形容工作或学习专心努力。唐。王勃〈送劼赴太学序〉:「废食忘寝,涣然有所成。」也作「废寝忘餐」。
《国语辞典》:高凤流麦(高凤流麦)  拼音:gāo fèng liú mò
后汉高凤专心诵读,昼夜不停。其妻曾叮咛他看管鸡群,勿使啄食曝晒在庭院的麦子。高凤拿著竿子专心念诵经书,而不知忽下暴雨,大水冲走了麦子。事见《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高凤传》。后形容读书专心,或嘲谑书痴。
《国语辞典》:看出了神  拼音:kàn chū le shén
形容看得很专心的样子。《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不提防又走过来一只野鸡,大家看出了神,不知不觉打断话头。」
分类:看得专心
《国语辞典》:心无二想(心无二想)  拼音:xīn wú èr xiǎng
专心一致,没有杂念。如:「他写作期间,常将自己关在房内,使自己心无二想完成创作。」。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三七。斋戒叙》:「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焉,盖上士所行也。」也作「心无二用」。
《国语辞典》:心神专注(心神专注)  拼音:xīn shén zhuān zhù
心思、精神专心一致。如:「他做事情一向心神专注,不受外物影响。」
《国语辞典》:洗耳谛听(洗耳谛听)  拼音:xǐ ěr dì tīng
专心、恭敬的聆听。《红楼梦》第一回:「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
《国语辞典》:研精钩深(研精钩深)  拼音:yán jīng gōu shēn
专心研究、探讨精微深奥的学问。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第三道》:「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壶奥旨趣,将焉廋哉!」
《国语辞典》:忘餐失寝(忘餐失寝)  拼音:wàng cān shī qǐn
因专心于某事,而忘了饮食、睡觉。形容专心努力工作或学习。明。崔时佩。李景云《西厢记》第一八出:「小生只为小姐,忘餐失寝,梦断魂劳,常忽忽如有失。」也作「废寝忘餐」。
《国语辞典》:一行三昧  拼音:yī háng sān mèi
佛教修行者的一种修行境界。修行者先是专心念一佛名,然后是生起诸佛的心境,进而知道离心无佛,将心系缘法界,安住在一切平等,没有障碍,没有形相的襌定境界。《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
《国语辞典》:仰屋著书(仰屋著书)  拼音:yǎng wū zhù shū
形容专心勤奋的从事著述工作。语本《梁书。卷二二。太祖五王传。南平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漢語大詞典》:钻咏(鑽咏)
专心吟咏。 晋 郭璞 《客傲》:“徒费思於钻咏,摹《洞林》《连山》。”
分類:专心吟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