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射鱼(射鱼)  拼音:shè yú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鲈鱼目射鱼科。形略似鳜,头大,脊鳍有棘,体长约三十公分,产于热带,口能喷水,将距水面三、四尺远的昆虫射落而食。也称为「铁炮鱼」、「射水鱼」。
《漢語大詞典》:碧青
(1).石青中颜色较浅者。旧称白青、鱼目青。南齐书·良政传·李珪之:“勑市铜官碧青一千二百斤供御画,用钱六十万。”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白青:“此即石青之属,色深者为石青,淡者为碧青也。今绘彩家亦用。”
(2).湛蓝色。 茅盾 《有志者》六:“天空还有几朵白云,此外是一色碧青。”
(3).形容白里泛青的脸色。多由人情绪紧张等引起。《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后来署院见他面色碧青,便説他嗜好(指吸鸦片烟)太深,难期振作。”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那青年琴师本来是一位酒徒,后来却是见了酒就害怕,见了酒就脸色碧青,全身发战。”
《漢語大詞典》:鱼乙(魚乙)
指鱼目旁呈乙字状的骨头。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器语·机铳:“ 区怀瑞 有铭云:‘……节短势长,旋螺屈蠖,鱼乙畛分,犬牙绣错。’”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如衔鱼乙以为茹,如藉蝟栗以为坐。”
分類:鱼目骨头
《国语辞典》:石首鱼(石首鱼)  拼音:shí shǒu yú
鲈鱼目石首鱼科的泛称。内耳各有三块大形耳石,故称为「石首鱼」。体长、侧扁,腹部黄色,肉细嫩。鳔很发达,能发出声音。一般栖息于暖海或热带沿海的中、下层,以虾类、小鱼等为食。主要的种类有大黄鱼、小黄鱼、黄花鱼等。
《国语辞典》:鳝鱼(鳝鱼)  拼音:shàn yú
动物名。鳝鱼目。体呈蛇形,圆柱状,表皮黏滑,无鳞片。体色褐黄,有深色斑点。鳍与鳃器官都已退化,体内无鳔,是一种退化的鱼。属淡水鱼。也称为「黄鳝」。
《国语辞典》:食人鱼(食人鱼)  拼音:shí rén yú
动物名。鲤鱼目食人鱼科。约有十八种,但仅四种能为害人畜。长约二十五公分,体型圆胖丰满,背部为橄榄绿至蓝黑色,两颚宽广有力,牙齿呈三角形,尖锐锋利,上下齿能紧密咬合攫取猎物。生性凶猛,常成群出现,以小鱼为主食,亦攻击落水的禽兽。
《国语辞典》:秋刀鱼(秋刀鱼)  拼音:qiū dāo yú
动物名。一种食用鱼。硬骨鱼纲银汉鱼目秋刀鱼科,身形细长,约四十公分,下颚比上颚长。背呈绿色,腹银白色。其生存水域在太平洋北部。
《漢語大詞典》:婢屣鱼(婢屣魚)
鱼名。鲽鱼目。分布于沿海。身体扁平,吸着力强,贴在海底,以沙中的小虾、螃蟹、小鱼为食。太平御览卷九四○引《临海异物志》:“婢屣鱼,口近腹下,形似妇人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