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高华(高華)
(1).指才华出众和地望显贵。晋书·王恭传:“﹝ 王恭 ﹞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恒有宰辅之望。”
(2).高贵显要。新唐书·萧复传:“ 復 望阀高华,厉名节,不通狎流俗。” 宋 秦观 《贺吕相公启》:“既天资之篤实,加地胄以高华,四世五公,勋在王室,一门万石,宠冠廷臣。”
(3).指门第、职位高贵者。南史·萧琛传:“时 齐明帝 用法严峻,尚书郎坐杖罚者皆即科行, 琛 乃密啟曰:‘……自 魏 晋 以来,郎官稍重。今方参用高华,吏部又近於通贵,不应官高昔品,而罚遵曩科。’” 明 凌世韶 《赠元健似上》诗:“高华振廊庙,味结山与林。”
(4).显贵的官职地位。 宋 苏轼 《贺高阳王待制启》:“伏审显奉恩纶,荣更帅閫。镇武垣之衝要,联内阁之高华。” 宋 陆游 《除宝谟阁待制谢表》:“陪众雋以登 瀛 ,已慙薄陋;扈六飞而上雍,遽践高华。”
(5).典雅华美。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张芸叟》:“ 杜牧之 诗,风调高华,片言不俗。”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建安 诸子,雄瞻高华。” 郑振铎 《桂公塘》一:“虽在流离颠沛之中,他的高华的气度,渊雅的局量,还不曾改变。”
(6).高峻瑰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五八:“ 灵鷲 高华夜吐云,山凹指点旧家坟。”
《漢語大詞典》:尊贤(尊賢)
(1).尊敬贤者。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孟子·万章下:“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尊贤之朝,虽有佞人,化为直臣。”
(2).高贵贤能。 南朝 宋 鲍照 《行乐至城东桥》诗:“尊贤永照灼,孤贱长隐沦。”北史·房彦谦传:“故疏贱之人,有善必赏;尊贤之戚,犯恶必刑。”
《國語辭典》:贵重(貴重)  拼音:guì zhòng
珍贵重要。《韩非子。孤愤》:「故智术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元来彼国以银为钱,上有文采,有等龙凤文的,最贵重;其次人物。」
《漢語大詞典》:贵公(貴公)
(1).王公贵人。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家本 秦 川,贵公子孙,遭乱流寓,自伤情多。” 元 戴表元 《送郑若晦游建业序》:“自其始游,臺闥之贵公,方岳之名卿,闻其才,多礼致之。” 明 袁宏道 《京洛篇》:“叠身事贵公,习諛苦不早。”
(2).对居上公贵位者的尊称。晋书·张重华传:“若今便以贵公为王者,设贵公以 河 右之众,南平 巴 蜀 ,东扫 赵 魏 ,修復旧都,以迎天子,天子復以何爵何位可以加赏?”
(3).特指 三国 魏 高贵乡公 曹髦 。晋书·职官志序:“ 宣王 既诛 曹爽 ,政由己出,网罗英俊,以备天官,及 兰卿 受羈, 贵公 显戮,虽復策名 魏 氏,而乃心 皇晋 。”
《國語辭典》:天尊  拼音:tiān zūn
道教对所信奉天神中最高贵者的泛称。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等。《西游记》第三回:「通明殿外,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听天尊宣诏。」
《國語辭典》:贵显(貴顯)  拼音:guì xiǎn
尊贵显赫,有名望的人。如:「达官贵显」。
《漢語大詞典》:仙种(仙種)
(1).仙界的品种。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寿徐枢》词:“桃培万岁,千年仙种又栽莲。”
(2).喻指出身高贵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记·宫禁生谗》:“娘娘是瑶臺仙种,况兼那宠冠诸宫。衣冠贵族门楣重,怎比那娼女遭逢?”
《漢語大詞典》:杏梁
文杏木所制的屋梁,言其屋宇的高贵。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南朝 齐 谢朓 《杂咏三首·烛》:“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沉。” 宋 晏殊 《采桑子》词:“燕子双双,依旧衔泥入杏梁。” 清 柯耸 《离亭燕·燕》词:“趁得东风飞絮,来认杏梁深处。”
《國語辭典》:簪珥  拼音:zān ěr
发簪与耳饰,皆妇女首饰。《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夫人脱簪珥叩头。」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
《漢語大詞典》:华重(華重)
高贵,显要。南齐书·百官志:“侍中, 汉 世为亲近之职, 魏 晋 选用,稍增华重,而大意不异。”新唐书·宦者传序:“其在殿头供奉,委任华重,持节传命,光焰殷殷动四方。”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三省长官:“中书、尚书令在 西汉 时为少府官属…… 魏 晋 以来,浸以华重, 唐 初遂为三省长官,居真宰相之任,犹列三品。”
分類:高贵显要
《漢語大詞典》:贵盛(貴盛)
高贵显赫。战国策·秦策三:“而君之禄位贵盛,私家之富过於三子,而身不退,窃为君危之。”汉书·赵破奴传:“而 霍去病 弟 光 贵盛,自有传。” 唐 罗隐 《上江州陈员外》诗:“人自中臺方贵盛,地从 西晋 即风流。” 清 汪懋麟 《〈陈学士诗集〉序》:“故有身处贵盛,四体彊壮,必託言疾病穷老,以为非是不可以言工。”
《漢語大詞典》:行轩(行軒)
古时指高贵者所乘的车。亦借称贵客。 宋 姜夔 《蓦山溪·咏柳》词:“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 明 高明 《琵琶记·牛相出京宣旨》:“略请行轩到此少住。”
《漢語大詞典》:孔鸾(孔鸞)
孔雀和鸾鸟。常喻指美好而高贵者。《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上则有鵷雏孔鸞。”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孔,孔雀也;鸞,鸞鸟也。” 唐 韩愈 《南内朝贺归呈同官》诗:“明庭集孔鸞,曷取於鳧鷖。” 宋 叶适 《送龚叔虎》诗:“去从孔鸞翔,勿受斥鷃呼。” 明 何景明 《九咏》:“睇孔鸞之翠盖,像苍虬之玉音。”
《国语辞典》:卑高  拼音:bēi gāo
卑贱与高贵,用来形容极端悬殊的地位或情况。《易经。系辞上》:「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晋。潘岳〈河阳县作〉诗二首之一:「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
《國語辭典》:国魂(國魂)  拼音:guó hún
国家的灵魂。指一国特有的高贵精神与风尚。如:「振兴国魂」、「忠孝节义是我华夏民族的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