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曾标(曾標)
高标。比喻高尚的风姿。曾,通“ 层 ”。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曾标横浮云,下抚 谢朓 肩。” 王琦 注引 萧士贇 曰:“曾标言其标致之高也。”
分類:高尚风姿
《漢語大詞典》:遐尚
谓情操志节高尚。 清 黄景仁 《秋兴》诗:“昔人抗遐尚,奋藻辉星躔。” 清 方文 《梅朗三招同刘长清龚孟章集天逸阁》诗:“一室抱遐尚,万里扬清风。”
《漢語大詞典》:雄节(雄節)
高尚的节操。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雄节迈伦,高气盖世。”
分類:高尚节操
《漢語大詞典》:殊节(殊節)
高尚的节操。亦指有高尚节操的人。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夫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崇表殊节,圣喆之上务。”晋书·周虓传:“伏愿圣朝追其志心,表其殊节。”
《漢語大詞典》:修志
同“脩志”。
谓培养高尚的志向。
《漢語大詞典》:脩志
谓培养高尚的志向。后汉书·逸民传·周党:“﹝ 周党 ﹞自此勑身脩志,州里称其高。”
《漢語大詞典》:高纵(高縱)
(1).谓恣意远游。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嬐侵潯而高纵兮,纷鸿涌而上厉。”
(2).指高尚的德行。《隶续·晋右军将军郑烈碑》:“委辞名位,帝嘉厥庸。追赠宠服,以显高纵。”
《国语辞典》:高格调(高格调)  拼音:gāo gé diào
风格高尚。如:「有些人明明粗鄙不堪,偏自以为是个高格调的人。」
《漢語大詞典》:高范(高範)
高尚的风范。《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孙绰 《聘士徐君墓颂》:“虽玉质幽潜,而目想令仪;雅音永寂,而心存高范。”
分類:高尚风范
《國語辭典》:雅范(雅範)  拼音:yǎ fàn
对别人风范的美称。《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今日得见雅范,实为深幸。」
《漢語大詞典》:矫节(矯節)
(1).违背节令。 南朝 梁 何逊 《咏春雪寄旅人治书思澄》:“咸言不适时,安知非矫节。”
(2).矫情。 唐 白居易 《得甲为将以箪醪投河命众饮之或非其矫节判》:“苟臧否之必由,何古今之有异?非其矫节,是不知言。”
(3).高尚的节操。 明 何景明 《结肠赋》:“君矫节而抗行兮,屡违时而摈损。”
(4).假托君命。节,符节。 清 方苞 《灌婴论》:“故矫节闭殿,莫敢齟齬,以生得失。”
《漢語大詞典》:雅节(雅節)
高尚的操守。 唐 杜审言 《赠崔融二十韵》:“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霜松贞雅节,月桂朗冲襟。” 唐 杜甫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诗:“佳声斯共远,雅节在周防。”
分類:高尚操守
《漢語大詞典》:雅德
谓德行高尚。 汉 赵岐 《〈孟子〉题辞》:“或有温故知新,雅德君子,矜我劬瘁,睠我皓首。”
《漢語大詞典》:遐音
(1).传之久远的音响。指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文章之类。 晋 陆云 《九愍·修身》:“仰勋华之耿辉,咏三辟之遐音。” 唐 吕温 《代宰相祭故齐相公文》:“文章元龟,学覩儒奥,政为吏师,金鏘遐音。”
(2).远方来的音讯。 明 袁达 《暮春约友登鳌峰》诗:“岂而白驹隔陋巷,不见黄耳来遐音。”
《漢語大詞典》:娱志
寄托高尚的志向。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雍容暇豫,娱志方外。” 唐 李峤 《为安平王让扬州都督府长史表》:“岂欲娱志养高,实愿遗身体国。” 康有为 《大同书》癸部第二章:“一屋之小,享乐无穷,泛宅浮家,於焉娱志。”
《漢語大詞典》:清烈
(1).高尚的功业。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太守 张温 等相与嘆曰:‘铭勒显於钟鼎,清烈光于来裔。’”
(2).(香气)清郁强烈;(声音)清晰激越。《西游补》第七回:“清烈蔷薇露一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 嘉祥 李生 ,善琴。偶适东郊,见工人掘土得古琴,遂以贱直得之。拭之有异光;安絃而操,清烈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