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3,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贵骄
骄逸
骄心
骄傲
宣骄
矜骄
阳骄
骄王
虚骄
骄贵
骄佚
骄纵
吝骄
骄卒
龙骄
《漢語大詞典》:贵骄(貴驕)
谓恃贵而骄。后汉书·梁节王畅传:“ 畅 性聪惠,然少贵骄,颇不遵法度。” 明 李开先 《雪蓑道人传》:“士人以其喜施舍,疑为贵骄公子。” 钱基博 《无锡光复志·军政篇》:“然论者輙因 鐸 ( 秦鐸 )后贵骄,恣情声色,不事军政。”
《漢語大詞典》:骄逸(驕逸)
亦作“ 骄佚 ”。
(1).骄纵放肆。国语·周语中:“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 延 ( 阜陵王 刘延 )奢泰骄佚,待下严刻。” 明 刘基 《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 清 朱彝尊 《瓦井》诗:“当时崇国师,此辈尽骄佚。”
(2).骄奢安逸。左传·成公六年:“国饶则民骄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饌必以炭炊,往往不愜其意。此乃骄逸成性。”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六十年丰豫之后,商人皆席富厚,乐骄逸,恢调舞歌。”《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
《漢語大詞典》:骄心(驕心)
骄矜之心。韩非子·解老:“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南史·褚裕之传:“今节候虽适,而云雾尚凝,故斯翬之禽,骄心未警。但得神驾游豫,羣情便可载驩。”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 弘治 之世,邪説兴,劝天下士无读 唐 以后书,骄心盛气,不復考 韩 欧 大家立言之旨。”
分類:骄矜
《國語辭典》:骄傲(驕傲)  拼音:jiāo ào
傲慢自大而轻视他人。《晋书。卷七六。王廙传》:「骄傲自负,有罔上心。」《三国演义》第二回:「官拜河东太守,自来骄傲。当日怠慢了玄德,张飞性发,便欲杀之。」
《漢語大詞典》:宣骄(宣驕)
骄奢。《诗·小雅·鸿雁》:“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郑玄 笺:“谓我役作众民为骄奢。”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中:“宣骄与劬劳相对为文。劬,亦劳也;宣,亦骄也……宣骄犹言骄奢。” 宋 王禹偁 《黄屋非尧心赋》:“御六马以兢兢,常思罪己;通八蛮而穆穆,尚戒宣骄。”
分類:骄奢
《漢語大詞典》:矜骄(矜驕)
自大倨傲。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福谦在纯约,害盈犹矜骄。”周书·萧詧传:“ 纘 恃其才望,志气矜骄。” 郭沫若 《楚霸王自杀》:“对岸的 牛渚山 、 白壁山 一带,也含着矜骄的意气,在反抗着新生的清早的太阳。”
分類:自大倨傲
《骈字类编》:阳骄(阳骄)
宋史谢绛传今阳骄莫解虫孽渐炽河水妄行循故道之迹行寻常之政臣恐不足回灵意塞至戒
《漢語大詞典》:骄王(驕王)
骄傲纵恣的君王。汉书·董仲舒传:“ 胶西王 亦上兄也,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 弘 乃言于上曰:‘独 董仲舒 可使相 胶西王 。’……凡相两国,輒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諫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 清 黄景仁 《董子读书台》诗:“方以曲学显,亦曰治春秋。再遣相骄王,不异豺虎投。”
谓兴旺茂盛。 唐 孟郊 《夜忧》:“蒿蔓转骄王,菱荇减嬋娟。”
《國語辭典》:虚骄(虛驕)  拼音:xū jiāo
肤浅而骄傲。如:「他为人虚骄,使人厌恶。」
《國語辭典》:骄贵(驕貴)  拼音:jiāo guì
骄傲、自矜。《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金瓶梅》第一一回:「可可今日输他手里,便骄贵的这等的了!」
分類:骄横贵显
《漢語大詞典》:骄佚(驕佚)
见“ 骄逸 ”。
《漢語大詞典》:骄逸(驕逸)
亦作“ 骄佚 ”。
(1).骄纵放肆。国语·周语中:“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於是乎致武。”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上:“ 延 ( 阜陵王 刘延 )奢泰骄佚,待下严刻。” 明 刘基 《悲杭城》诗:“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 清 朱彝尊 《瓦井》诗:“当时崇国师,此辈尽骄佚。”
(2).骄奢安逸。左传·成公六年:“国饶则民骄佚。”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子孙骄逸,忘其先祖之艰难。” 唐 康骈 剧谈录·洛中豪士:“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饌必以炭炊,往往不愜其意。此乃骄逸成性。” 清 梅曾亮 《黄个园传》:“六十年丰豫之后,商人皆席富厚,乐骄逸,恢调舞歌。”《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
《國語辭典》:骄纵(驕縱)  拼音:jiāo zòng
傲慢、任性。《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少年骄纵,倚著父亲威势,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清。洪升《长生殿》第七出:「只见玉环妹妹的性儿,越发骄纵了些。」也作「骄恣」。
《漢語大詞典》:吝骄(吝驕)
吝啬而骄傲。谓固执己见,盛气凌人。语出《论语·泰伯》:“如有 周公 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餘不足观也已。” 刘宝楠 正义:“骄是自矜其才,吝是靳己所有。” 明 李贽 《答周二鲁书》:“彼此锋鋭益甚,光鋩愈炽,非但无益而反涉于吝骄。”
《漢語大詞典》:骄卒(驕卒)
骄横不听指挥的士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翁不时乘马出,遨游部伍间,而军中悍将骄卒,輒首自堕地,不知何因。”
《骈字类编》:龙骄(龙骄)
唐 李咸用 轻薄怨 花骢躞蹀游龙骄,连连宝节挥长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