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8,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顿撼
顿仆
顿缨
顿了
止顿
顿伏
顿时
撼顿
斗顿
迟顿
毁顿
顿止
顿弃
谨顿
沈顿
《漢語大詞典》:顿撼(頓撼)
摇动颠簸。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狞飇搅空衢,天地与顿撼。” 钱仲联 集释引 孙汝听 曰:“顿撼,摇撼也。言狞飇之起,天地亦且摇动也。” 宋 秦观 《与苏黄州简》:“但虑道途顿撼,起居饮食之失常,是以西乡悯悯,有儿女之怀,殆不能自克也。”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七年:“庚午,帝发道中,望几筵轝輦在前,恐趣行顿撼,驻马久之。”
分類:摇动颠簸
《漢語大詞典》:顿仆(頓仆)
犹跌倒。 汉 陆贾 新语·本行:“及 閔 周室之衰微,礼义之不行也,厄挫顿仆,歷説诸侯,欲匡帝王之道。”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士卒伤病,流曳道路,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忿痛,大小呼嗟。”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顿仆,颠倒而僵仆也。”新唐书·李渤传:“时 敬宗 晏朝 紫宸 ,入閤,帝久不出,羣臣立屏外,至顿仆。”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緑婴 在母旁,展足傚之,顿仆而啼。”
分類:跌倒
《漢語大詞典》:顿缨(頓纓)
谓挣脱绳索。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羈,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唐 李德裕 《似鹿石》诗:“不是见羈者,何劳如顿缨。”
分類:挣脱绳索
《漢語大詞典》:顿了(頓了)
佛教语。犹顿悟。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华民易於见理,难於受教,故闭其累学,而开其一极;夷人易於受教,难於见理,故闭其顿了,而开其渐悟。” 钱锺书 《管锥编·〈全宋文〉三二》:“‘顿了’、‘渐悟’之争昉自 刘 宋 。”参见“ 顿悟 ”。
《國語辭典》:顿悟(頓悟)  拼音:dùn wù
佛教用语:(1)谓在一时间證得真理。《五灯会元。卷四。荐福弘辩禅师》:「如来出世为天人师,善知识随根器而说法,为上根器者开最上乘顿悟至理。」(2)證悟一切现象都无真实的生灭变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南朝梁。刘孝标。注:「法师研十地,则知顿悟于七住。」
《國語辭典》:止顿(止頓)  拼音:zhǐ dùn
停留。《三国志。卷五五。吴书。潘璋传》:「征伐止顿,便立军市。」
分類:停留
《漢語大詞典》:顿伏(頓伏)
犹跌倒。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二毛不戎,则老者无顿伏之患。”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才难》:“虽有 晏婴 、 子产 ,将顿伏於閭巷。”
分類:跌倒
《國語辭典》:顿时(頓時)  拼音:dùn shí
立时、即刻。如:「他听到了这消息,顿时昏倒。」
《國語辭典》:撼顿(撼頓)  拼音:hàn dùn
1.摇动。北周。庾信〈枯树赋〉:「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2.艰苦困顿。唐。韩愈 祭女挐子文:「伤汝羸肌,撼顿险阻,不得少息。」
《國語辭典》:斗顿(斗頓)  拼音:dǒu dùn
1.忽然。宋。黄庭坚 少年心。对景惹起愁闷词:「是阿谁先有意,阿谁薄倖,斗顿恁、少喜多嗔。」也作「陡顿」。
2.遇到阻碍而颠仆。
分類:顿时突然
《漢語大詞典》:迟顿(遲頓)
(1).迟钝;不灵敏。汉书·翟方进传:“ 方进 年十二三,失父孤学,给事太守府为小史,号迟顿不及事,数为掾史所詈辱。” 明 文徵明 《明故嘉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公行状》:“会御史按试,公独后出,或誚其迟顿。” 沙汀 《困兽记》五:“她倒是个口齿迟顿、性情沉静的人。”
(2).停顿;停留。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 丁主任 不知道自己的话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可是不便收回或改口。迟顿了一下,还是笑着。”《红色歌谣集·夫妻唱参军》:“个个青年莫迟顿,勇敢杀敌享太平。”
《漢語大詞典》:毁顿(毁頓)
(1).因居丧过哀而致精神委顿。晋书·王戎传:“帝谓 刘毅 曰:‘ 和嶠 毁顿过礼,使人忧之。’”南史·褚裕之传:“﹝ 褚彦回 ﹞遭所生伤,毁顿不復可识,朞年不盥櫛。”
(2).破败,倒坍。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宋 王安石 《桂州新城记》:“古者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礼失,则夷狄横而窥中国。方是时,中国非无城郭也,卒于陵夷、毁顿、陷灭而不救。”
《漢語大詞典》:顿止(頓止)
停留止息。后汉书·皇甫嵩传:“ 嵩 温卹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晋书·潘岳传:“逆旅,久矣其所由来也。行者赖以顿止,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各得其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奋威将军 阮谦之 ,领七千人先袭 区粟 ,以过 四会 ,未入 寿泠 ,三日三夜,无顿止处。”
《漢語大詞典》:顿弃(頓弃)
不锋利而抛弃。顿,通“ 钝 ”。《楚辞·王褒〈九怀·株昭〉》:“铅刀厉御兮,顿弃太阿。” 王逸 注:“明智忠贤,放斥逐也。” 洪兴祖 补注:“顿,音钝,不利也。”
分類:锋利抛弃
《漢語大詞典》:谨顿(謹頓)
犹谨钝。 汉 王符 潜夫论·实边:“ 代 马望北,狐死首丘,边民谨顿,尤恶内留。” 汪继培 笺:“顿,读为钝。” 彭铎 校正:“谨顿,谓谨愿惛闇也。”
分類:校正
《漢語大詞典》:沈顿(沈頓)
亦作“沉顿”。
(1).沉醉困惫貌。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醒寤之后,不识所言。”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曰:‘沉,谓醉冥也。顿,犹弊也。’”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坐客於是咸为之竟醉,士人者归,沉顿略不省人事。”
(2).谓疾病沉重。旧唐书·高适传:“僕射 哥舒翰 忠义感激,臣颇知之,然疾病沉顿,智力将竭。” 清 李渔 《怜香伴·惊遇》:“你原来如此多情,不负我病得这般沉顿。”
(3).沉沦顿踬。 宋 苏舜钦 《荐王景仁启》:“某昨任 长垣县 ,有尉 王景仁 者……雅尚退默,不高人以声,故沉顿贱仕,未为位上者所引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