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2,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钧冶
钧眷
上钧
钧裁
四钧
钧敌
干钧
钧柄
钧调
纯钧
夏钧
钧颜
钧命
钧等
凤钧
《漢語大詞典》:钧冶(鈞冶)
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 明 徐渭 《又论玄门书》:“积子寅而生人物,如钧冶焉。” 章炳麟 《訄书·公言》:“烛灺钧冶之上,七色而外,有幻火变火,可以熔金铁。”
《漢語大詞典》:钧眷(鈞眷)
对豪门贵族的家眷或他人的亲属的尊称。《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当时怕春归去,将带着许多钧眷游春。”《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到彼读书之暇,当往访故 贾平章 钧眷 邢国 莫夫人 。” 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使吾女获配英贤,庶不负侯门钧眷。”
《骈字类编》:上钧(上钧)
范仲淹明堂赋八风相荡同和乎上钧
《漢語大詞典》:钧裁(鈞裁)
对上级裁决的敬称。 清 赵翼 《漳川木绵庵怀古》诗:“五日都堂班絶席,百僚文案禀钧裁。”
《骈字类编》:四钧(四钧)
汉书律历志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晋书马隆传隆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钧弓四钧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
《漢語大詞典》:钧敌(鈞敵)
势均力敌;对等。 汉 焦赣 《易林·需之同人》:“两矛相刺,勇力钧敌。”汉书·佞幸传·董贤:“送迎甚谨,不敢以宾客钧敌之礼。”
《漢語大詞典》:干钧(乾鈞)
天钧,北极之地,泛指北方。 汉 班固《窦车骑北伐颂》:“清乾钧之攸冒,拓畿略之所顺。橐弓鏃而戢矢,回双麾以东运。”
分類:北极北方
《漢語大詞典》:钧柄(鈞柄)
大权。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如 司马 、 文 、 吕 诸贤,不徒起用,悉畀钧柄。”
分類:大权
《漢語大詞典》:钧调(鈞調)
均衡调和。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钧调中适,可以永年。”
分類:均衡调和
《漢語大詞典》:纯钧(純鈞)
亦称“ 纯鉤 ”。亦称“ 纯钩 ”。 1.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越绝外传:“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淮南子·修务训》:“夫纯鉤鱼肠之始下型,击则不能断,刺则不能入。”文选·左思〈吴都赋〉:“ 吴 钩 越 棘,纯钧湛卢。” 刘良 注:“纯钧、湛卢,二剑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青不治,则纯鉤之劲不就。”
(2).泛指剑。 明 王世贞 《戚将军赠宝剑歌》:“毋嫌身价抵千金,一寸纯鉤一寸心。”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隐囊麈尾烧却尽,长鋏纯鉤看自惜。”《天雨花》第二六回:“ 左公 接了妖人剑,按定纯钩喝一声。”
《骈字类编》:夏钧(夏钧)
唐 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国语辞典》:钧颜(钧颜)  拼音:jūn yán
书信、公文中对仕宦者的尊称。如:「拜别钧颜,数月于兹。」
《国语辞典》:钧命(钧命)  拼音:jūn mìng
称尊长的使命告语。《三国演义》第五六回:「操顾谓众文官曰:『武将既以骑射为乐,足显威勇矣。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台,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众官皆躬身而曰:『愿从钧命。』」
《漢語大詞典》:钧等(鈞等)
均等。
分類:均等
《漢語大詞典》:凤钧(鳳鈞)
歌颂太平的乐曲。 唐 王初 《延平天庆观》诗:“千章隐篆标龙简,一曲空歌降凤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