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346 【介绍】: 元金华人,字审言,号赘翁、又号曲全道人。性明达,好读书。举教官,历浦江、义乌两县教谕,升衢州明正书院山长,迁吉水州学教授,累官同知瑞安州事致仕。其学以寡欲为宗,许谦、柳贯等皆重之。有《四勿斋稿》、《曲全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谨言,金华人。自教谕历衢州明正书院山长调晋江簿以瑞安州同知致仕自号赘翁有四勿斋曲全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汾人,字拙庵,号具川道人。仁宗延祐二年进士,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有《拙庵集》。
元诗选
士元,字拙庵,临汾人。登延祐二年张起岩榜进士第,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自号具川道人,所著有《拙庵集》。
朱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8—1341 【介绍】: 元扬州路崇明州人,字子阳,号次山,一号希古道人。世祖至元三十年授海运千户。秩满不复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45 【介绍】: 名一作吉甫。元太原人,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美容仪,能词章,工散曲杂剧。不仕,居江湖间四十年,晚年流寓杭州。有杂剧《两世姻缘》、《扬州梦》及《金钱记》及小令、套曲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0—1354 【介绍】: 元嘉兴人,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性高介。不求仕进,隐于武塘,所居曰梅花庵,自署梅花庵主。工词翰,善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为元末四大画家。有《梅花道人遗墨》。
元诗选
镇字仲圭,嘉兴人。性高介,书仿杨凝式,画出关荆董巨。每画山水竹石,辄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有画苑四大家之目。少与兄元璋师事毗陵柳天骥,得其性命之学,尤邃先天易,言禨祥多中。垂帘卖卜,隐于武塘。所居曰「梅花庵」,自署「梅花庵主」,又号「梅花道人」,卒年七十五。仲圭将殁,命置短碣冢上曰「梅花和尚之塔」。或怪之,曰:此有意,当自验。元末兵起,所至椎冢,惟仲圭以碣所署,疑为缁流,舍去。按仲圭生于前至元十七年庚辰,卒于至正十四年甲午,有墓碑可考。而野史流传,发墓为杨琏真伽事,不知杨髡发掘宋陵,在前至元戊寅,是时仲圭犹未生也。陈徵士继儒仲醇作《梅花庵记》,亦从而附会其说,可为大噱。钱宗伯牧斋谓仲醇为装点山林,附庸风雅,于此益信。为千古定评矣。
词学图录
吴镇(1280-1354) 字仲圭,号梅花庵主,又号梅花道人、梅沙弥。嘉兴人。性高介,隐居不仕,擅水墨山水,兼工竹石。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亦善诗词法书,每写山水竹石,辄题咏其上,时人号为"三绝"。有《梅花道人遗墨》,乃后人荟萃其题画之作。存词29首。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溥字大之,一字大充,号虎怕道人,淳安人。领至治三年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转龙兴路学教授。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大之,一字大光,淳安人。领至治三年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转龙兴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1361 【介绍】: 元杭州人,字元诚。文宗天历间擢中瑞司典簿,改广州路清远县尹,以廉慎,超授太史院判官。累迁建德路总管。至郡,视之如家,民亦视之如父母。升浙东道都元帅。有《山居新话》。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元诚,钱唐人。以篆学召见累官建德总管晚号山居道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6—1324 【介绍】: 元畏兀儿人,本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号酸斋,别号芦花道人。膂力绝人,能持槊跃上疾驰之马,越二跨三,运槊生风。又好读书,为文不蹈袭故常,善草、隶书。尤工散曲。初袭父职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以官职让其弟。仁宗即位,上疏条六事。拜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辞官归江南,寓钱塘,变诡姓名,易服色,卖药市中,人无有识之者。卒谥文靖。有《贯酸斋诗集》、《直解孝经》及与徐再思同撰之《酸甜乐府》。
元诗选
小云石海涯,畏兀儿人,阿里海涯之孙。父名贯只哥,云石遂以贯为氏,号酸斋。年十三,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驰,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挽彊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咸服其趫捷。稍长,折节读书。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永州,一日,解所绾黄金虎符,让弟忽都海涯佩之。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仁宗践祚,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乃称疾辞还江南,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赠集贤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酸斋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澹,草隶等书,变化古人,自成一家。其视死生若昼夜,绝不入念虑。临终有辞世诗云:「洞花幽草结良缘,被我瞒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月一般圆。」洞花、幽草,盖二妾名也。酸斋休官辞禄后,或隐屠沽,或侣樵牧,常于临安市中立碑额「货卖第一人间快活丸」,人有买者,展两手,一大笑示之,领其意者,亦笑而去。一日,钱唐数衣冠士人游虎跑泉,饮间赋诗,以「泉」字为韵,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忽一叟曳杖而至,应声曰:「泉泉泉,乱迸珍珠个个圆。玉斧斫开顽石髓,金钩搭出老龙涎。」众惊问曰:「公非贯酸斋乎?」曰:「然、然、然。」遂邀同饮,尽醉而去。其依隐玩世多类此。
词学图录
贯云石(1286-1324), 原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初号疏仙,后改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畏吾(今维吾尔族)人。卒,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能诗善书,尤工散曲。有《酸斋集》。存词二首。
释浦尚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浦尚。字希古。槜李人。母梦僧乘白马入门而娠。七岁。母授以孝经。一过即成诵。弗忘好佛书。十二岁。见紫微山惠力海公。白父母。愿从受业。许之。祝发为沙弥。既长。闻景岩福公。住崇德之尝乐。因往参焉。昼夜究华严观。公悦其颖悟曰。异日树教东南者。必尚也。及侍公于杭之高丽。代公教授。众心宾服。佥举为都讲。天历戊辰。领宣政院劄。住尝乐。尝乐自福公去。寺废已久。师葺而新之。学徒不远千里而至。至无所容。重纪至元四年。迁皋亭之崇先。益阐其秘。名闻于朝。有旨。赐号慈峰妙辩大师。阅七年退。处禦溪别峰兰若。至正十年。行省丞相。尊其道。遣使延之高丽。特授御制金襕袈裟。及张士诚据姑苏。累聘不应。疾亟起。索笔书偈曰。七十三年住世。只为佛祖出气。今朝打个散场。惊得虚空落地。掷笔而逝。二十二年秋九月也。茶毗。会者二万馀人。舍利千馀颗。颅骨舌本牙齿念珠不坏。焚地三夕。有光射天。人以为师淳行之符云。师状伟器宏。勇于进道。口转佛名不辍。客至剧谈。抵暮无倦色。探深抉秘。非得于语言文字之浅漏者。得师法传持名世者。不下数十人。学古海住崇先。滋泽翁住西湖妙心。二十最著。师晚年自号杂华道人。宗华严。志不忘也。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正字守中,分水人。至顺间应荐授山长,转宁都下河巡检。弃官,号云壑道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6—1370 【介绍】: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元诗选
维桢,字廉夫,会稽人。登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张士诚招之,不往,又忤达识丞相,自苏徙松。明洪武二年,召修礼乐书,维桢谢曰:岂有八十岁老妇,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邪!赋《老客妇词》以进。赐安车诣阙,留百二十日,以白衣乞骸骨,放还。卒年七十有五。廉夫尝居吴山铁冶岭,故号铁崖。过太湖,得莫邪铁笛,又称铁笛道人。筑室松江上,有小蓬壶、草玄阁诸胜。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屦,殆无虚日。玉山草堂之会,推主敦盘。笔墨横飞,铅粉狼藉,或戴华阳巾,披鹤氅,踞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坐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也。所著书数百卷,其《古乐府》尤盛行。张伯雨曰:《三百篇》而下,不失比兴之旨,惟《古乐府》为近。今代李季和、杨廉夫遂称作者。廉夫上法汉、魏,而出入少陵、二李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元诗之兴,始自遗山。中统、至元而后,时际承平,尽洗宋、金馀习,则松雪为之倡。延祐、天历间,文章鼎盛,希踪大家,则虞、杨、范、揭为之最。至正改元,人材辈出,标新领异,则廉夫为之雄。而元诗之变极矣!明初,袁海叟、杨眉庵辈皆出自铁门。钱牧斋谓铁体靡靡,久而未艾,斯言未足以服铁崖也。
词学图录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喜铁笛,故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 )枫桥全堂人。泰定四年(1327)进士。授天台县尹。明洪武二年,召至京师,议订各种仪礼法典。事成后,即请归,朱元璋命百官于京都西门外设宴欢送,不久逝。擅诗文、书法、戏曲。所创《西湖竹枝词》通俗清新,和者众多。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铁厓,会稽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7—1340 【介绍】: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元诗选
莱字立夫,浦江人。集贤学士直方之子。延祐间,贡举法行,有司以春秋荐,下第归。出游海东洲,历蛟门峡,过小白华山,登盘陀石,著《观日赋》以见志。还寓同县陈士贞家。与龙湫五泄邻,榛篁蒙密,似不类人世。日啸咏其中,畅然自得。御史行部,以茂才荐,署饶州路长芗书院山长,未行而疾作,卒年四十四。门生学子金华宋濂等议曰:先生经义玄深,非渊而何?文辞贞敏,非颖而何?私谥曰渊颖先生。先生与黄侍讲溍、柳待制贯,同出方韶父之门。身羸弱如不胜衣,双瞳碧色,烂烂如岩下电。人或以古文试之,察其辞气,即知为某代某人所作。一日于故人家,见几上堆剡纸数十番,戏为长歌,顷刻而尽,观者惊以为神。所著有《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乐府类编》、《楚汉正声》等书。其子士谔,裒次其遗文为十二卷,门人胡翰为之序。东阳胡助谓其如千兵万马,衔枚疾驰,而不闻其声。他人恒苦其浅陋,而立夫独患其宏博。黄侍讲尝谓人曰:立夫文崭绝雄深,类秦、汉间人所作。皆确论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0—1369 【介绍】: 元昆山人,一名德辉,又名阿瑛,字仲瑛,号金粟道人。年三十始折节读书。筑园池名玉山佳处,日夜与客置酒赋诗,四方学士咸至其家。园池亭榭之盛,图史之富,冠绝一时。尝举茂才,授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张士诚据吴,欲强以官,乃去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士诚再辟之,遂断发庐墓。洪武初,徙濠梁卒。有《玉山璞稿》。
元诗选
瑛一名阿瑛,别名德辉,字仲瑛,昆山人。世居界溪之上,轻财结客,年三十,始折节读书,购古书、名画、三代以来彝鼎秘玩,集录鉴赏无虚日。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年四十,以家产付其子元臣,卜筑玉山草堂,园池、亭榭、饩馆、声伎之盛,甲于天下。四方名士若张仲举、杨廉夫、柯九思、李孝光、郑明德、倪元镇,方外若张伯雨、于彦成、琦元璞辈,常主其家,日夜置酒赋诗。有二妓曰小璚花、南枝秀者,每遇宴会,辄命侑觞,一时风流文雅,著称东南焉。淮张据吴,避隐嘉兴之合溪。母丧归绰溪,张氏再辟之,断发庐墓,翻阅释典,自称「金粟道人」。至正末,元臣为水军副都万户,恩封武略将军、水军千户、飞骑尉、钱唐县男。洪武元年,以元臣为元故官,例徙临濠。二年三月卒,年六十。自为圹志,戒其子以纻衣、桐帽、棕鞋、布袜缠裹入土。尝自题其像曰:「儒衣僧帽道人鞋,天下青山骨可埋。若说向时豪侠兴,五陵鞍马洛阳街。」所著有《玉山璞稿》,会粹一时高人胜流分题宴集之作为《玉山名胜集》。又第其箧笥所藏,都为一集,曰《草堂雅集》。又有《玉山饯别寄赠诗》及《玉山纪游诗》,则汝阳袁华所编也。李一初曰:玉山草堂,良辰美景,士友群集,四方之能为文辞者,凡过苏必之焉。欢意浓浃,随兴所至。罗尊俎,陈砚席,列坐分题,无间宾主。仙翁释子,亦往往而在。长短杂体,靡所不有,可谓盛矣!壬申秋,余同犀月访大临于界溪,得上绰墩,寻玉山遗址,遥望山色湖光,而缅想当年草堂文酒之会,真吾家千载一佳话也。
词学图录
顾阿瑛(1310一1369) 一名德辉,一名瑛,字仲瑛。平江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世豪富,年三十,始读书。筑别业"玉山佳处",盛冠一时,四方文学士张翥、杨维桢、柯九思、李孝光,方外张雨等,咸主其家。有《玉山璞稿》,存词四首,在集中。
槜李诗系·卷五
瑛字仲瑛别名阿瑛自称金粟道人昆山人元季辟会稽教谕不就筑室茜泾曰玉山佳处园池声妓之盛甲于一时招致海内名士置酒赋诗张士诚入吴遂遁迹隐嘉兴之合溪营别业居之释来复有寄题合溪别业次韵诗云草堂合溪上云石静无氛春水鲈三尺秋风鹤一群行厨依竹见吹笛隔花闻最喜逃禅好蒲团拟共分不食诸侯禄閒居避俗氛岸花红作阵沙鸟白为群贝叶风前读菱歌月下闻清游难再得愁绝一江分陈基有寄仲瑛寓嘉兴诗云每忆吴门顾辟疆旧开池馆带沧浪绿波芳草盟鸥鹭锦瑟玉笙悲凤皇座客诗成谁最好故人酒后我多狂扁舟独往鸳湖上老到犹能赋草堂瑛以子元臣封钱塘县男明洪武元年徙临濠卒自为圹志戒其子以纻衣桐帽棕鞋布袜缠裹入土归葬绰墩按瑛所著诗曰玉山璞稿又辑交游诸公诗四十家曰草堂雅集有萃亭馆题咏曰玉山名胜集外又有玉山纪游集在合溪有暮云集今多遗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平阳人,字则诚,一说永嘉人,名明,以字行,号菜根道人。元顺帝至正五年进士。授处州录事,辟行省掾。方国珍据浙东,欲留置幕下,不就,旅寓鄞县栎社。明初,太祖闻其名,徵召之,以老疾辞。作《琵琶记》,为南曲名著。有《柔克斋集》。
元诗选
明字则诚,永嘉平阳人。至正五年,张士坚榜中第。长才硕学,为时名流。授处州录事,辟丞相掾。方谷真叛,省臣以温人知海滨事,择以自从。与幕府论事不合,谷真就抚,欲留置幕下。即日解官,旅寓鄞之栎社沈氏楼居,因作《琵琶记》。记成,时清夜按拍歌舞,几上蜡炬二枝,光忽交合,因名曰「瑞光楼」。明太祖闻其名召之,以老疾辞,还卒于家。所著有《柔克斋集》。词章斐然,东海赵汸称其学博而深,才高而赡云。
词学图录
高明,生卒年不详,其弟高旸生于大德十年(1306)左右,则高明生年当距此不久,卒年有至正十九年(1359)和明初两说。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因瑞安古属永嘉郡(亦称东嘉郡),故人称东嘉先生。出身书香门第,理学家黄潽弟子。至正五年中进士,先后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椽吏、浙东阃幕(统帅府)都事、福建行省都事等职,官声颇佳。晚年隐居宁波城东鄞县之栎社沈氏楼,以词曲自娱,作南戏传奇《琵琶记》,被称为"南曲之祖",另有《柔克斋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泉州晋江人,字恒白,号梦观道人。俗姓廖。得法于妙恩。博极群书,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顺帝至正中居泉州紫云寺。有《梦观集》。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妙恩禅师)其法嗣大圭颂曰。碧眼庞眉解魇人。容求单位笑欣欣。一朝添五百閒汉。大屋泼天开紫云。师将示寂。偈曰。不用剃头。不须澡浴。一堆红𦦨。千足万足。既火。舍利如雨而下。圭亦有行解。博极儒书。尝曰。不读东鲁论。不知西来意。为文简严古雅。诗尤有风致。自号梦观道人。著梦观集。及紫云开士传。纸贵一时。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大圭,字恒白,号梦观。姓廖氏,晋江人也。父曰休庵,家世儒学。圭初亦习帖括,苦志勤学。稍长,善属文,有声于时。父忽诏之曰:“吾为佛不果,吾以汝舍佛,汝其毋违。”圭乃礼开元广漩得度。凡三历职,而至分座秉拂,宣政院檄主承天,谢不起,客有劝之者,示以偈云:“几年学得舞腰肢,到处身将竿木随。底事逢场羞作戏,只愁笑倒邓禅师。”又云:“水牯还生水牯儿,入田不放鼻头低。秋来禾麦多成稗,空负先农一把犁。”乃相视一笑而罢。尝筑室开元之西,曰“梦观堂”。吟咏自怡,素性爽特,学博识端,为文似柳,为诗似陶。吴鉴称其为圆机之士,能贯儒释而一之,真知言哉。所著有《梦观集》、《紫云开士传》,今读其书,自唐迄元,传七十二人,以匡护始,以契祖终。祖之嗣曰始照,曰崇会,其行事皆有可传。而圭乃自记曰:“照,吾尝侍其旁,掌其记。会,吾尝分其坐,知之固甚详。然必为之传,则私而谀矣。故系其名于祖传,以俟作者传之。”于戏!可想见圭之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