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绳伎(繩伎)  拼音:shéng jì
一种杂技。由草原上牧人的套马技术和民间的跳绳游戏综合发展而成。
《國語辭典》:跳索  拼音:tiào suǒ
跳绳。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六月》:「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趯弄、跳索、相扑。」
分類:走索杂技
《漢語大詞典》:踏索
走索。杂技的一种,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又称踏绳。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元宵:“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餘里,击丸、蹴踘、踏索、上竿。” 宋 洪迈 《夷坚三志壬·张三店女子》:“我家本微薄,亦曾去从路岐为踏索之技,所以习熟。”文献通考·乐二十:“絙戏, 汉 世以大丝绳繫两柱头閒,相去数丈,两倡对舞,行於绳上,对面道逢,肩相切而不倾。 张衡 所谓‘跳丸劒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是也。 梁 三朝伎谓之高絙,或曰戏绳,今谓之踏索焉。” 许地山 《女儿心》:“她学会些江湖伎俩,如半截美人、高跷、踏索、过天桥等等。”
《漢語大詞典》:舞絙
走索技艺所用的粗绳。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 三国 吴 薛综 注:“索上,长绳,繫两头於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壹头上,交相度,所谓儛絙者也。”
分類:走索技艺
《漢語大詞典》:走绳子(走繩子)
即走绳。古称走索。传统杂技节目之一。 蒋和森 《风萧萧》十一:“不但有会唱的,还有会吹的,会画的,连会走绳子的、踩高竿儿的都有哩!”亦称“ 走绳索 ”。 凌力 《星星草》第九章:“还有几个卖艺,走绳索的姑娘。”参见“ 走索 ”。
《國語辭典》:走索  拼音:zǒu suǒ
一种古代的杂戏。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行走,并表演各种动作。《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也称为「走绳索」。
《國語辭典》:走钢丝(走鋼絲)  拼音:zǒu gāng sī
一种杂技。演员在悬空的钢丝上来回走动,并表演各种动作,为马戏团中常见的表演。
《國語辭典》:走索  拼音:zǒu suǒ
一种古代的杂戏。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行走,并表演各种动作。《文选。张衡。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走索上而相逢。」也称为「走绳索」。
《漢語大詞典》:高絙伎
亦作“ 高縆伎 ”。 指杂技中走索的艺人。通典·乐六:“高絙伎,盖今之戏绳者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高絙:“ 梁 有高絙伎云。今戏绳者,谓上索者是也,亦踏索之事云,非自 梁 始也。又有弄椀诸伎。 后汉 天子正旦受贺,以大绳繫两柱,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相逢比肩而不倾。”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曾见高縆伎,行绳若飞越。” 钱仲联 笺注引《续汉书·礼仪志》:“以两大丝绳繫两柱,中头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
《漢語大詞典》:高絙百尺
杂技名。即走索。魏书·乐志:“﹝ 天兴 ﹞六年冬,詔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伎,造五兵、角觝、麒麟、凤皇、仙人、长蛇、白象、白虎及诸畏兽、鱼龙、辟邪、鹿马仙车、高絙百尺。”参见“ 高絙伎 ”。
《漢語大詞典》:高絙伎
亦作“ 高縆伎 ”。 指杂技中走索的艺人。通典·乐六:“高絙伎,盖今之戏绳者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博弈嬉戏·高絙:“ 梁 有高絙伎云。今戏绳者,谓上索者是也,亦踏索之事云,非自 梁 始也。又有弄椀诸伎。 后汉 天子正旦受贺,以大绳繫两柱,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相逢比肩而不倾。” 清 黄遵宪 《春夜招乡人饮》诗:“曾见高縆伎,行绳若飞越。” 钱仲联 笺注引《续汉书·礼仪志》:“以两大丝绳繫两柱,中头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