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厥昭
虫名。即蟩蛁,蜻蛉虫的别称。列子·天瑞:“厥昭生乎溼。”
分類:虫名蜻蛉
《國語辭典》:油葫芦(油葫蘆)  拼音:yóu hú lú
1.动物名。一种节肢昆虫。昆虫纲直翅目。形似蟋蟀而大,黑褐色,有油光。
2.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为北曲套数中常用正曲之一。
《漢語大詞典》:竹佛子
虫名。竹虱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三·竹虱
分類:虫名
《漢語大詞典》:虴蛨
亦称“ 虴蜢 ”。 虫名。即蚱蜢。亦指螽斯。 清 王夫之 诗经稗疏·幽风“斯螽、莎鸡、蟋蟀”:“斯螽, 毛 传曰:‘蚣蝑也。’……《方言》广雅谓之舂黍。 郭璞 曰:‘ 江 东呼虴(蚱)蛨(蜢)。’今按,虴蛨似螳蜋,项稍短而无斧,六七月间好入人葛衣中, 闽 粤 人生啖之。”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説文:‘蝗,螽也。’今通言谓之蝗,或谓之蛨虴,或谓之虴蜢。”
《漢語大詞典》:蟱𧍪
虫名。即青蚨。又称鱼伯。
分類:虫名青蚨
《漢語大詞典》:螐蠋
亦作“ 乌蠋 ”。 虫名。
分類:虫名
《漢語大詞典》:碎车虫(碎車蟲)
虫名。又称没盐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碎车虫,状如唧聊,苍色,好栖高树上,其声如人吟啸, 终南 有之……别俗呼为没盐虫也。”
分類:虫名
《國語辭典》:松毛虫(松毛蟲)  拼音:sōng máo chóng
动物名。幼虫长条形,红褐色,杂有花斑,身体两侧有长毛,以松叶为食。成虫为鳞翅目的蛾子,灰褐色或褐色,于夜间行动。
《漢語大詞典》:天蛇
(1).星名,即腾蛇星。晋书·天文志上:“腾蛇二十二星,在营室北,天蛇也,主水虫。”
(2).毒虫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一吏为虫所毒,举身溃烂,有一医言能治,呼使视之,曰:‘此为天蛇所螫。’……然不知天蛇何物,或云‘草间黄花蜘蛛是也’。”
《漢語大詞典》:砑虫(砑蟲)
昆虫名。即蚜虫。农业害虫之一。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灯檠去虫》:“桃树生小虫,满枝黑如蚁。俗名砑虫。”参见“ 蚜虫 ”。
《國語辭典》:蚜虫(蚜蟲)  拼音:yá chó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身体作卵圆状,呈绿色、棕色或黄色,成虫多无翅。通常群体栖息于植物根、茎、叶上,以管状的口器吸取汁液维生,能使植物枯萎,被视为害虫。蚜虫会分泌蜜汁以养幼虫,蚂蚁亦喜食此蜜汁,故有外敌袭击蚜虫时,蚂蚁会保护蚜虫,赶走外敌,此即为蚜虫与蚂蚁的共生现象。蚜虫的种类繁多,通称为「腻虫」。
《國語辭典》:蚜虫(蚜蟲)  拼音:yá chó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身体作卵圆状,呈绿色、棕色或黄色,成虫多无翅。通常群体栖息于植物根、茎、叶上,以管状的口器吸取汁液维生,能使植物枯萎,被视为害虫。蚜虫会分泌蜜汁以养幼虫,蚂蚁亦喜食此蜜汁,故有外敌袭击蚜虫时,蚂蚁会保护蚜虫,赶走外敌,此即为蚜虫与蚂蚁的共生现象。蚜虫的种类繁多,通称为「腻虫」。
《漢語大詞典》:纺线娘(紡線娘)
昆虫名。即纺织娘。 明 袁宏道 瓶花斋集·畜促织:“又有一种,似蚱蜢而身肥大,京师人谓之聒聒,亦捕养之,南人谓之纺线娘,食丝瓜花及瓜穰,音声与促织相似,而清越过之。”参见“ 纺织娘 ”。
《國語辭典》:纺织娘(紡織娘)  拼音:fǎng zhī niáng
草螽的别名。参见「草螽」条。
《漢語大詞典》:黄贝(黄貝)
水虫名。山海经·西山经:“ 濛水 出焉,南流注于 洋水 ,其中多黄贝。” 郭璞 注:“贝,甲虫,肉如科斗,但有头尾耳。”山海经·中山经:“﹝ 宜苏之山 ﹞ 滽滽之水 出焉,而北流注于 河 ,是多黄贝。”
《漢語大詞典》:黄守瓜
昆虫名。成虫橙黄色,有硬壳,幼虫黄白色,身上有细毛。是瓜类的主要害虫,也吃果树和豆类植物的叶。也称瓜萤。
《漢語大詞典》:吉丁虫(吉丁蟲)
昆虫名。种类很多。成虫大小、形状因种类而异。体色一般甚美,具金属光泽。头较小,触角短,足短。幼虫体长而扁,乳白色,大多蛀食树木,亦有潜食于树叶中的,为林木、果木的重要害虫。本草纲目·虫三·蛗螽﹝附录﹞引 陈藏器 曰:“吉丁虫。甲虫也。背正緑,有翅在甲下。出 岭 南 宾 澄 诸州。人取带之,令人喜好相爱。媚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