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鬻子  拼音:yù zǐ
1.商人。《墨子。经说下》:「若鬻子,贾尽也者,尽去其以不雠也。」
2.稚子。《诗经。豳风。鸱鸮》:「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汉。毛亨。传:「鬻,稚;闵,病也。稚子,成王也。」
3.书名。旧题周鬻熊撰,一卷。四库提要疑为唐人伪托,词旨肤浅。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篇述者,盖上古遗语,而〔战〕伐所托者也。至鬻熊知道,而文王咨询,馀文遗事,录为鬻子。」
《國語辭典》:无出(無出)  拼音:wú chū
1.不能胜过、超过。明。胡应麟《诗薮。杂篇。卷五。闰馀中。南度》:「大抵南宋古体当推朱元晦,近体无出陈去非。」
2.未生子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原来商小姐无出,有媵婢生得两个儿子,绝是幼小,全仗著商功父提拨行动。」
《國語辭典》:举子(舉子)  拼音:jǔ zǐ
1.生育小孩。《汉书。卷七二。王吉传》:「聘妻送女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后汉书。卷二六。侯霸传》:「民至乃戒乳妇勿得举子,侯君当去,必不能全。」
2.举荐自己的儿子。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于是乎举雠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
3.被举应试的士子。《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
4.明、清时俗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子」。
《國語辭典》:养子(養子)  拼音:yǎng zǐ
1.养育子女。《礼记。大学》:「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2.收养的儿子。《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养子嵩嗣,官至太尉。」
《漢語大詞典》:乳虎
(1).育子的母虎。汉书·酷吏传·义纵:“ 宁成 为 济南 都尉,其治如狼牧羊……号曰:‘寧见乳虎,无直 宁成 之怒。’” 颜师古 注:“猛兽产乳,养护其子,则搏噬过常,故以喻也。” 清 魏源 《筹海篇二》:“来如乳虎,败如鸟散,则骚在民。”
(2).初生的小虎。 汉 贾谊 新书·胎教:“无养乳虎,将伤天下。” 宋 陆游 《秋晚》诗:“老羆尚欲身当道,乳虎何疑气食牛。”《说岳全传》第五六回:“插下蔷薇有刺藤,养成乳虎自伤生。”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老年人如瘠午,少年人如乳虎。”
分類:初生育子
《漢語大詞典》:丰芑(豐芑)
(1).《诗·大雅·文王有声》:“ 丰水 有芑, 武王 岂不仕;詒厥孙谋,以燕翼子, 武王 烝哉。” 孔颖达 疏:“ 丰水 是无情之物,犹以润泽而生菜为己事,况 武王 岂不以功业为事乎。言实以功业为事,思得泽及后人,故遗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敬事之子孙。”后以“丰芑”指诗·大雅·文王有声。 宋 魏了翁 《安少保果州生祠记》:“ 周 自 文 、 武 、 成 、 康 以来,《棫模》《丰芑》《嵩高》《烝民》歌咏得人,本非一世之积。”
(2).指帝王慎选储君,教育子孙。用诗·大雅·文王有声典故。宋史·乐志十四:“ 丰 芑貽谋,建尔元子。” 清 顾汧 《玉牒赋》:“追 丰 芑而踵武,与 有邰 而共轂。”
(3).指帝王推衍教育子孙之泽于国人,广设学校,为国储才。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慨祖宗之立法,广学校以储材;非惟衍 丰 芑以貽后人,盖亦隆 汉 都而尊上国。” 元 柳贯 《处州路新修庙学碑铭》:“将令千里之民,均霑 丰 芑之泽,仁渐义渍,貽训远矣。” 明 张居正 《翰林院读书说》:“圣天子迺犹念倾 丰 芑,网罗草泽,特选尔诸士,登诸词苑。”
(4).指一般人对子孙的教育培养。 元 吴莱 《遣儿谔初就学》诗:“ 丰 芑务貽谋, 宋 苗寧揠长。” 明 章懋 《芙蓉书屋》诗:“回视昔年读书处,溪上芙蓉即 丰 芑;貽谋万卷书传香,更有凤毛为世瑞。”
(5).借指国家奠基之地。 明太祖 建都于 南京 , 成祖 北迁,仍建为 留都 。 明 代诗文时以“丰芑”指 南京 。 明 杨涟 《与熊操江书》:“ 丰 芑重地,鼎藉纪纲。眼明力定,识远机沉,中间葆护正人,肃清邪崇(祟),绥靖地方, 留都 宫殿山川,另是一番清明气色,固已社稷实式凭之。”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会 眉生 保举入 京 ,劾 杨武陵 ,并及 大鋮 妄画条陈,鼓煽 丰 芑, 大鋮 始阻丧,先生与 次尾 因草, 留都 防乱揭。”
《漢語大詞典》:食子
(1). 战国 时, 魏 将 乐羊 为表示忠于 魏国 ,而忍心吃了 中山国 烹其子所做的羹。事载《战国策·魏策三》《中山策》《韩非子·说林上》。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四:“ 乐羊 为 魏 将,食子殉军功,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2).混饭吃的人。 郁达夫 《遇释无邻知旧友某尚客金陵作此寄之》诗:“食子只今迷日月,铜人应更泣觚棱。”
(3).方言。食物。 克非 《春潮急》三七:“两旁田里,成群结队寻觅食子的八哥、棬果儿见人走过,惊得迎着朝阳扑扑乱飞。”
(1).用乳汁哺育子女。礼记·内则:“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 孔颖达 疏:“使其食子,须有乳汁。” 孙希旦 集解:“食子,使乳之也。”
(2).指奉祭祀、供养的人。左传·文公元年:“ 叔服 曰:‘ 穀 也食子, 难 也收子。 穀 也丰下,必有后於 鲁国 。’” 杜预 注:“食子,奉祭祀、供养者也。”
《漢語大詞典》:举息(舉息)
(1).借债付利息。《北史·苏绰传》:“富商大贾,缘兹射利,有者从之贵买,无者与之举息。” 宋 王安石 《上五事书》:“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
(2).生育子女。 宋 梅尧臣 《和答永叔洗儿歌》:“我惭暮年又举息,不可不令朋友知。”
《漢語大詞典》:乳狗
(1).育子的母狗。荀子·荣辱:“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淮南子·说林训》:“乳狗之噬虎也,伏鸡之搏狸也,恩之所加,不量其力。”
(2).幼狗。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二章:“副队长提回来两只肥肫肫的浅毛乳狗。”
分類:育子
《漢語大詞典》:乳兽(乳獸)
(1).育子的猛兽。猛兽在育子期间,凶猛胜过平日。 南朝 梁 张缵 《南征赋》:“採风謡于往昔,闻乳兽于 寧成 。” 唐 杜甫 《课伐木》诗:“空荒咆熊羆,乳兽待人肉。” 清 朱彝尊 《孟忠毅公神道碑铭》:“潜狙乳兽,争磨其牙。”
(2).幼兽。 宋 梅尧臣 《送许当职方通判泉州》:“乳鸟不远飞,乳兽不远游,异类尚有恋,人独安所求。”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引 狄遵度 诗:“佳城鬱鬱頽寒烟,孤雏乳兽号荒阡。”
《國語辭典》:天地君亲师(天地君親師)  拼音:tiān dì jūn qīn shī
儒家五种至尊的伦常。即天、地、国君、双亲、老师。
《國語辭典》:燕子衔食(燕子銜食)  拼音:yàn zi xián shí
比喻养育子女的艰辛。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且休说怀耽十月,只从小偎乾就湿,几口气抬举他偌大,恰便似燕子衔食。」
分類:育子艰辛
《漢語大詞典》:养儿防老(養兒防老)
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亦泛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依靠。《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断曹国舅公案传》:“养儿防老从来有,积穀防飢自古闻。” 林斤澜 《春雷》:“好吧,偏心眼就偏心眼吧。养儿防老,闺女早晚是人家的人。” 洪深 《女人女人》第一幕:“‘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有了孩子,一个人到老才有依靠。”《光明日报》1992.5.27:“‘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等妨碍计划生育的传统观念,遇到一个新的挑战者--计划生育保险。”参见“ 养儿防老,积穀防飢 ”。
《国语辞典》: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拼音:mèng mǔ sān qiān
形容家长为教育子女,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所花的苦心。参见「孟母择邻」条。
《国语辞典》:生男育女  拼音:shēng nán yù nǚ
生产并抚育子女。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每日价卧柳眠花,恋著那送旧迎新泼弟子,全不想生男育女旧娇娃。」《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夫妻两个过活,不曾生男育女,家道尽从容好过。」也作「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