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06,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綦组
增生
会钱
几社
官纲
班底
报名
变质
形式
血液
上级
茶纲
团体
兵工
编织
《漢語大詞典》:綦组(綦組)
(1).杂色丝带。韩非子·诡使:“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而綦组、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西京杂记卷二:“ 相如 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
(2).谓组织文辞。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其端严之德,肃穆之言,綦组之工,书翰文辞,咸高出儕辈。”
《國語辭典》:增生  拼音:zēng shēng
1.生物体某部分组织的细胞数目增加,体积扩大。如皮肤经长期摩擦后,上皮和结缔组织变厚的现象。也称为「增殖」。
2.增广生员的简称。参见「增广生员」条。
《國語辭典》:会钱(會錢)  拼音:huì qián
1.民间储蓄互助会等组织的成员,按期平均交纳的钱。如:「她打算把这次的会钱标到手,好买部机车。」也称为「会款」。
2.于饭馆、茶楼等处邂逅亲友,而代为付帐。《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叫道:『嫂子,会钱也未?』」也作「会帐」。
《國語辭典》:几社(幾社)  拼音:jī shè
一种明代文人的会社组织。为夏允彝、陈子龙等所结,社址在松江。主张文学作品主要在揭露政治的昏乱与民生的疾苦,与当时复社声势并盛。
分類:文社组织
《漢語大詞典》:官纲(官綱)
旧时官府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灵州 通远军 界诸蕃族剽略官纲,詔知 灵州 通远军 使 董遵诲 讨之。”
《國語辭典》:班底  拼音:bān dǐ
1.戏班中除名角以外的其他角色。
2.一组织中能分任各种工作的基本干部。如:「这个组织的班底不错!」
《國語辭典》:报名(報名)  拼音:bào míng
1.一种投考、应徵或参加各种活动时填写姓名及相关资料的手续。
2.报告自己的姓名。《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辞朝》:「投鸿胪寺报名,辞朝谢恩。」
《國語辭典》:变质(變質)  拼音:biàn zhí
1.事物的本质、原义或人的思想改变。如:「这瓶药水已经变质了。」
2.植物体的一部产生突变,改变固有的性质,称为「变质」。
《國語辭典》:形式  拼音:xíng shì
1.外观、外形。《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铢,所铸钱形式薄小,轮郭不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到各处工匠厂游览了一番,问明白了各种机器的形式,什么价钱,一一都记在手摺上。」
2.文学作品上指作品外在的体式。如诗、散文、小说等,都属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
3.抽象或具体的事物,其形态的直接表现或组成。
《國語辭典》:血液  拼音:xiě yè
在动物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的液体。由血浆和血球合成,红色,有黏性及咸味。它能运送养分、氧气给细胞,并输出二氧化碳等废物至排泄器官,并且调节体温,制造抗体以抵抗疾病。低等动物的血液或不具颜色,或不贮于血管内,与高等动物不同。
《國語辭典》:上级(上級)  拼音:shàng jí
同一组织、系统中,阶级较高的单位或个人。如:「请如期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
《国语辞典》:茶纲(茶纲)  拼音:chá gāng
旧时成批运送茶叶的组织。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二。谬误》:「自国门挽船而入,称『进奉茶纲』,有司不敢问。」
《國語辭典》:团体(團體)  拼音:tuán tǐ
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群所结合的集团,可以是三人以上的各式组织,包括家庭、宗族、球队、班级、职业、工会、性别、种族、族群、地方、国家到跨国组织等。
《國語辭典》:兵工  拼音:bīng gōng
负责维修兵械弹药等军防设备的军事人员。
《國語辭典》:编织(編織)  拼音:biān zhī
1.将丝线、柳条等细长的东西交错编排。如:「老奶奶躺在摇椅上编织毛衣。」
2.编辑、制作。如:「编织一场美梦」、「他把自己的遭遇,编织进故事的情节里。」